影評 | by 黃美甄 | 2020-09-01

戲院重開,《幻愛》延續強勢,黃美甄的這篇電影評論,探討鏡頭作為電影語言如何配合電影主題,以純愛揭示彼此的殘破。是救贖,抑或幻滅? (閱讀更多)

【復刻出版】強悍的虛擬世界──再談崑南《天堂舞哉足下》

書評 | by 勞緯洛 | 2020-08-27

鄭政恆曾評論《天堂》道:「從倒置中,在破壞傳統與擺脫命運的同時,人便得到一個嶄新的境界與視域。」我認為此話是準確的。正如崑南在書裡明示:「我在我思或我思我在,最後應是我變了另一個從未思維過從未存在過的我。」《天堂》裡展現出其強悍的書寫意志,是為了積極地尋求逃亡路線(ligne de fuite),始終以書寫持行流動變向的姿態,而奮力抗衡於現實社會結構與文化常態的惘惘威脅。故此,何游始終否定他是在逃避,而是在尋覓新的可能,猶如尋覓新的武器對抗時間的壓迫。的確,時間的焦慮亦是《天堂》的一大命題。正如德勒茲指出的,存有緊握其生之本能,則非直面時間不可,時間有兩面:一面是現存之活,一面是預定之死。而所謂的活跟死並非作為按線性時間先後發生的獨立事件,而是在活的時間啟動之際,它就共時地包含並揭開了(另一個)死的時間。如此,何游/何戲的精神分裂狀態,似乎就是在對應多個時間流同時並存的(嶄新的)可能性。 (閱讀更多)

要記住這是我們的選擇——談《天氣之子》角色曲線的發展和影像意義

影評 | by 麥敬暉 | 2020-08-26

帆高最後的告白更是讓人深刻體會到這份愛的重量,願為了深愛的人而放棄晴天,其故事意念尤其浪漫。 (閱讀更多)

【法蘭岑】從愛鳥說起一位小說家的現實關懷

書評 | by 彭依仁 | 2020-08-26

當你深愛一個人的時候,你會切實地關心甚麼才是對他好,甚麼會毀了他,而愛鳥或愛動物亦應基於同樣原理。 (閱讀更多)

【陳木勝病逝】回到原點:悼陳木勝導演

其他 | by 失・逃 | 2020-08-26

陳木勝雖是動作片大導,卻不拘泥於特定形式,而是回歸根本的場面調度和官感刺激。 (閱讀更多)

【美國總統大選】我要「真普選」?美國選舉人團制度

時評 | by 山下茂樹 | 2020-08-24

況且「選舉」並不是民主制度的全部——勝出者被賦予行政權力,也會受國會與司法所制衡。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2025書展活動推薦 獨立出版另起爐灶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16

編輯推介

表達空白

散文 | by 釅釅 | 2025-07-25

粵劇音樂設計怎樣取得平衡

其他 | by 王勝泉 | 2025-07-27

放榜的那些事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7-16

「詩同讀·風格」 海自暗光中顯現,幽禁於琥珀中的顏面 ——讀曹疏影〈fragile〉、〈淡金路〉

其他 | by 畢如意, 季展伊, 張雅婷, 現三, 不與易, 謝曉陽, 李曼旎, 歐陽咻, 嘻嘻, 意寒 | 2025-07-20

Mackapär

小說 | by 徐竟勛 | 2025-07-12

離開拉斯維加斯

散文 | by ⿆卓穎 | 2025-07-12

慢慢游

散文 | by 小煬 | 2025-07-11

蛇美文蛇美人

散文 | by 惟得 |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