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色瞳」現象主要是來自名叫虹膜異色症的基因異變,雖然此病變對人體幾乎無害,但人對於賴以視物的眼睛一直附帶許多迷信與想像,而「異色瞳」之獨特,從亞歷山大帝的英雄神格、女巫的邪惡之眼,以至近代樂壇變色龍大衛寶兒的不對稱異色眼眸,都在人類社會千百年間產生了大量關乎美感、靈性、超自然的神話式猜想。 (閱讀更多)
有些人,活了一段日子之後,已經在「無何有」同時「有何無」之處,那現實時空之外的某個地方佔據了他/她的位置。朗天悼念一代電影巨人高達的離去,深信許多年之後,我們腦海仍久不久便閃現《十二月自畫像》、《電影史》、《愛之頌》以至隔離短片裡的高達,仍然是那副臉容,那種語調,向我們問好,提醒我們,理想的界域,可以在那裡。無論我們是否喜歡,是否欣賞,他們都在那裡,盤坐如石,不可動搖。 (閱讀更多)
三宅一生猝然離世,對時裝界和文化界都是一大悲號。林喜兒回想認識三宅一生這個名字,很可能是來自軟硬天師,1991年的〈川保久齡大戰山本耀司〉。歌詞背得滾瓜爛熟,一個又一個設計師的名字琅琅上口。學生時代被流行文化熏陶,大概是貪慕虛榮的因子開始發作,漸漸也被時尚雜誌吸引。但三宅一生的實驗性與藝術性超越了時代。藝術就是改變甚至顛覆社會某些既定看法,84歲的三宅一生告別人間,透過門生、透過追隨者,透過建築、他的DNA 永留人間。 (閱讀更多)
三宅一生的離世,令不少其時裝設計的追隨者大感婉惜。楊華慶細數三宅一生如何從一名年輕設計師開創事業,貫穿東西、超越流派,成為引領潮流的人,並以非凡的想像力追求融合傳統的創新。我們當然無法簡單以服裝設計概括形容他的一生,而三宅一生以及其品牌的成功,更是因為他一段令人驚嘆的試驗、研究及超越之旅,一次又一次帶給大家無盡的驚喜及啟發,帶來了源自衣著而發展出來的哲學、藝術以及技術。 (閱讀更多)
作為資深編輯,許迪鏘認為編輯其實也是一種服務行業,但編輯的權力很大,絕對權力帶來絕對自大,絕大部分編輯都有一個職業病,就是愛改別人的東西,但不同作者有不同文字風格,有的作者故意讓文字顯得彆扭,你改順了就抹殺了個人風格。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