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行.倫敦/巴黎】賞墳

字遊行 | by  廖子豐  | 2024-03-27

中學有幸跟隨老師和校外導師出外考察,自此愛上參加導賞團,因為這種學習模式更適合我。畢業後有幸當過導賞員,亦成了導賞團常客,特別是墳場和死亡相關的導賞。


朋友經常問我:「為何假日和旅行都要抽時間行墳場?不會太沉重嗎?」


有三個原因:


一、我怕熱。正午墳場比較陰涼,且光影實在優美。可以觀賞樹木被陽光淋下,然後餘輝再灑落地上的美。


二、我怕人,尤其是虛偽的人,包括自己。墳場人較少,節奏較慢,情感也較為真實。


三、我怕悶。我們這些活著的,很多早就死了。試問有甚麼比這更沉重?有時候,親臨墓地帶給我的啟發和感受比現實生活還要多,更「活」。是生,是死,分得清?


更何況是墳場導賞呢?


近年參加了英國倫敦海格特墓地導賞團(Highgate Cemetery Walking Tour,由Jude導賞)和法國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Cimetière du Père-Lachaise Walking Tour,由Vic導賞),分別令我對生死和導賞都有所反思。同樣是當地最有名的墳場,但導賞員的選材和講解給我兩個截然不同的感受。


兩個導賞員都由死亡觀說起。先淺談西方宗教和死亡的關係,解釋何謂有尊嚴的善終(Good Death)和死亡是禁忌(Death as Taboo)的起源。再談人口膨脹後,葬教堂墓地所衍生的衛生和保安問題,以及應對的方法。其中,Vic更分享當時拉雪茲神父公墓落成時(巴黎市首個公共墓地),政府用了甚麼營銷手法吸引平民百姓到墳場下葬。例如:把一些名人在教堂墓地的墳改葬到此地。原來落葬也講明星效應。


22262866032060735

(Cimetière du Père-Lachaise Édith Piaf)


其後,她們都在導賞期間分享了些普遍的賞墳知識。Jude主要分享了墓碑常見圖象和墓園設計的象徵意義;Vic 側著重各民族拜祭的習俗,亦解釋了為何有些名人會被後人用某種方式紀念。例如:為何Édith Piaf的墓碑前是滿滿的一仙硬幣、為何女士們都在Oscar Wilde的墓送上唇印等。


但最精彩都並非這些,而是她們花在挑選先人故事時的心思。一般較小的墓地,導賞員要先看有甚麼可以講,再設計路線和構思主題。相反,這種規模的墳場名人多不勝數,故此導賞員的品味至關重要。帶「明星」團,固然容易籌備,大眾又開心,但其實不負責任,因為導賞員不應只是維基百科。若講解欠記憶點,團友興奮過後甚麼也帶不走。同時,導賞員又不能太貪心。若只一直如數家珍那般逐一講解,忽略了聽者的喜好和感受,要他們受罪,罪過更大。就此,她們處理得恰到好處。


9268295130875515

Highgate Cemetry)


Jude先完美示範取難不取易。Highgate Cemetery最有名的墓碑,莫過於Karl Marx和Catherine Dickens(Charles Dickens的妻子)。然而,她通通不去。因為網上資料觸手可及,加上學會了賞墳的基本知識,參加者應該有能力欣賞。有見及此,她帶了我們去拜訪一些已被後世遺忘了的人,一些維多利亞時期顯赫一時的人。有當時全英最著名的騎師,他曾有一場騎賽是十九世紀最大型的賭博;有當時英國街知巷聞的馬戲團團長,許多人因為他才能在生前一賭獅子、大象;有首個登上國際舞台的英國拳手,他的拳賽曾令黑白兩道打成一片。她不但用這些故事解釋了當時英國人的生活文化和世界觀,更給了我一場震撼教育。眼看四周,無盡的墓碑【1】,沒有一個是平凡人等,但我沒有一個認識。彷彿跟我說:你總有一天被遺忘,你還在追甚麼?


4603639790521519

Highgate Cemetry 拳手)


7606407823765116

(Highgate Cemetry 馬戲團團長)


而Vic用了個比較妙的編排。她深知參加者不見Frédéric Chopin和Jim Morrison的墓碑會死不暝目,所以仍保留幾個「明星」,但也特意加插幾個在法國文化史中有重要地位的人。有令法國人重新愛上且認真烹調馬鈴薯的農夫;有法國人家傳戶曉的寓言故事書作者;有因口才了得扶助了不少印象派畫家,使Pablo Picasso成名的女作家。她不但借機令遊客了解法國文化多一點(是英語團,所以全是遊客 ,否則她的處理照顧不到本地人),亦用一個主題貫穿所有名人 —— 苦。不論是本地名人,抑或是國際巨星,她選的先人無一命途不坎坷。因同性戀受盡社會歧視、情人因自己巧遇空難、因熱愛創作被教會唾棄、因意見不合跟父母斷絕聯繫...... 應有盡有。然後令我開始想:對,他們都只是人,都在經歷跟我們類近的痛苦,甚或更大的挑戰。命,或許未能改變,苦或許不能躲避,但我們如何面對和轉化痛苦可以選擇。他們的故事我聽了,我又要如何編寫自己的呢?


兩位導賞員把持同一個原則,但處理方法和帶出的主題迥然不同。同時又殊途同歸,同樣在問我:你希望如何活著?


所謂原則,也就是導遊和導賞員的分別。前者是提供資訊和娛樂,後者要給參加者一個新的角度看世界。導的,可以是社區,可以是概念,可以是種生活態度,只要再不一樣。


【1】「無盡的墓碑」並沒有誇張。因為Highgate Cemetery 的園藝設計師特意令所有通道看不到盡頭,象徵永恆(Eternity)。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破.地獄》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編輯推介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1

略談香港中文考試之存廢及其他

時評 | by 淺白 | 2025-01-21

樂諾的番茄炒蛋煲

小說 | by 梁曉聆  | 2025-01-18

悼邵家臻

詩歌 | by 李金鳳 | 2025-01-17

美國著名導演大衛連治逝世 享年78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6

獨力湊仔兩日談

散文 | by 曾繁裕 | 2025-01-16

東尼瀧谷——貪戀村上春樹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1-15

《爸爸》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2

【2024年香港書店面貌變化小匯總】

現象 | by 漫遊香港書店 | 2025-01-07

「作者」的復活

教育侏羅紀 | by 任弘毅 | 2025-01-07

詩三首:〈阿修羅時間〉、〈意義〉、〈瀉湖〉

詩歌 | by 王兆基,王崢,王培智 | 2025-01-05

【2024回顧】告別逝去的人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他們想,反正我不作惡都改變不了世界

影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