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在食.鄉愁】來,我們擁抱粥粉麵飯

字在食 | by  林喜兒 | 2018-11-25


為甚麼想吃一碗飯


有一回在法國親友家中作客,幾乎每天都被法國媽媽的親手做餵飽,又美味又夠溫暖,可是心裡還是感到不自在和不踏實。回到家裡,第一時間煮了一碗出前一丁,吃過一碗熱騰騰的麵,很滿足很舒暢。其實那一刻想吃的是魚旦粉,當然最好是能有碗白飯加碟小菜,不過手到拿來,一解相思的,自然是出前一丁。


有些人可以一包走天下,歐遊兩個月沒難度。自問沒有這種本事,不只是因為貪吃饞嘴,而是水土不服。即使享受異國情調,味蕾還是未能適應,總有點點不舒暢。曾經跟一個日本朋友談到歐洲旅行,說得興高采烈,說著說著法國意大利這樣那樣的美食。然後,他說不知怎樣,雖然很喜歡意大利菜,但旅途上有時也想吃一碗日本拉麵。那一刻,突然感到大家是同路人,說著同一種語言。


東西方飲食文化最大的差異,主要是來自主食的不同。亞洲人是米飯或者麵食,西方人則是麵包。雖然地道法國住家菜與公仔麵的確是有高低之分。唯有喜歡吃,把飲食放到一個重要位置,再加上思鄉之情,像土相星座這類人,走到天涯海角,還是會思念家中那一碗飯,那些稱為comfort food的食物,我稱之為「嚐盡世間美食,還是懷念故鄉滋味。」


這的確是文化差異。



為甚麼沒有comfort food


鄉愁食物、療傷食物,舒適食物,哪個才是「comfort food」 恰當的中文翻譯。「comfort food」最初出現1966年美國報章Palm Beach Post 一篇文章中,概括來說,是至指一些與童年回憶,成長有關的家常食物,吃了令你感到身心安慰,有療癒身心的作用。今天的牛津字典也找到這個詞彙,可是在中文世界裡,似乎沒有恰當的翻譯,大概是我們文化裡沒有這個概念。過去數十年,亞洲華人社會,從追求溫飽到探索外來口味,從匱乏到忙於超英趕美,那有閒暇去回味屬於自己的味道。


於是乎,去到歐美,如果想吃碗麵食吃碗飯,少不免遭人白眼,感覺很沒出色,沒見過世面,也不夠西化。當然不論是深度地說體驗文化,或是膚淺地旅行就是食買玩,看別人的吃別國的也是理所當然。只是人在異鄉,日子久了,味蕾雖滿足,脾胃卻騙不了人。在香港長大的人,口味也很國際化。當我們以為自己很西化,能說流利英語,熟悉西方文化,然而你的脾胃其實一直與你同生共死。comfort food 不就是mother togue?相信放洋留學,移民海外的人最是明白。


可是很多人不敢宣之於口,總覺得嚷著吃米飯是次一等,吃西餐有種文化優越感,根深蒂固的概念讓自己也迷失當中。或許直至近十年,台灣才出現很多鄉愁食物的描寫,記錄兒時的滋味,消失於城市裡的味道。也許,真正騙不了人的,其實是當你到了某個年紀,才會懂得回看自身擁有的一切,不只是純粹的懷舊,也是有足夠的自信去擁抱自己的文化。



甚麼是吃地道的


我明白,去旅行當然要吃地道。很多時候,如果在歐美地方吃中餐亞洲餐,總覺得都是騙人,所謂的「呃鬼佬」。好了,當自家文化遇上全球化,你知道全世界最好吃的越南粉,可能在巴黎。溫哥華的燒味和點心,原來才是我們小時候的味道。是以,在曼谷可以找到對位的法國菜,在紐約可以找到正宗的韓燒,在洛杉磯可以尋回台灣媽媽的味道。全球化的年代,連鎖食店分店遍佈全世界,食物隨著人的遷徙流動。甚麼是最地道,原來不在乎那國那城,其實是關於人。


近日跟居於海外的朋友閒聊,說到美國近年好像出現了很多泰國餐廳,原來都不是偶然。泰國政府早於十多年前已積極把泰國菜推廣至全世界,培訓人才幫助企業在海外開設餐館。南韓的文化政策成效如何,大家有目共睹。泰國的「冬蔭功」戰略也就不能少看。


張愛玲在《色戒》不是說過:「通往男人心的是胃。」


吃進口裡的東西,真不容易戒掉。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林喜兒

曾任職副刊記者及編輯,從時裝潮流到旅遊玩樂,從藝術文化到人物專訪。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努力書寫香港,記住香港。 著有《七層足印-李鄭屋徙置區口述歷史》一書。

熱門文章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關於爸爸的兩位小演員〉

影評 | by 毛曄穎 | 2024-12-12

編輯推介

迪士尼刪除新作的跨性別元素

報導 | by 虛詞編輯室 | 2024-12-21

飲江詩兩首

詩歌 | by 飲江 | 2024-12-19

Fahren

散文 | by 言水 | 2024-12-19

被時間觸碰的光之羽

散文 | by 賴志豪 | 2024-12-14

張愛玲與宋淇談瓊瑤 也談亦舒

歷史 | by 馮睎乾 | 2024-12-12

法協記憶與逝水年華

散文 | by 箋箋 |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