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Time Folds」——編者話

其他 | by  方圓編輯部 | 2021-12-14

不論文字聲色,時間旅行、平行時空等等題材大行其道,越是絢爛的狂想越能折射人心慾望——正因現實時間的進程無以挽回,此刻的遺憾驅使我們渴求對過去的補償或由未來開啟的可能。《方圓》每四期根據一個大方向錨定題目,從今期開始,將為時間大做文章。作為新系列前鋒,「Time Folds」立意跳脫線性常規,探究時間為何、如何摺疊變形,人的執念千變萬化,對時間的想像亦衍生紛繁形狀與動態。

今期跨領域對談充滿火花,鄧小樺與物理學家余海峯、影評人張偉雄、作家譚劍討論多部涉及時間的科幻作品,主觀情感、想像與科學原理時而相撞,時而合流。何嘉俊的專題論述聚焦於作為科幻文學內在悖論的「時間折疊」,並從郝景芳的〈北京折疊〉管窺當代中國知識份子的社會意識。創作部份,曾繁裕〈狂人野史〉中的長生怪人食肉換皮,從華夏神話到肺炎數字的千古中國在其身上死去活來,唯有情與慾虛妄如一,難怪小說大膽羅織民國作家的風流韻事。有別於前者架空歷史的戲謔,熒惑的長詩〈巴別〉以深沉意象描繪自然時間與人間歷史的廢墟,限期與永恆之間的蒼涼張力彷若一種沉默的語言。江康泉的《虛擬離騷》系列漫畫以哀豔色彩刺穿古代與未來的界線,人與機器之辯試探存在的真相或擬像。

今期散策評論版有幸刊載陳冠中寫給戴晴《在如來佛掌中:張東蓀和他的時代》增訂版的序文。此書早至17年已有出版消息,卻延宕至今,文內文外皆見歷史的陰霾,因此戴晴在重重資訊限制下推敲真相的努力更具價值,陳冠中亦藉張歷君的新近研究重申張東蓀的思想遺產。陳錦輝視角獨到,從三本大眾小說洞見日本戰後郊區與都市角力糾纏下的生命形態的「虛構性」,卻也從中捕捉生命時間的多樣能動性。兩位新晉小說作者亮相創作版:周丹楓敘述一個濕熱夏天的實習經驗,借人物之口談論世俗與理想、壓迫與反抗;吳俊賢則著力打磨肥皂意象,一段摻雜戀父情結的婚外情終於化作泡影。鄭政恆的鈎沉從李漢俊與芥川龍之介的交際談起,翻尋這位中共創黨成員把表現主義引介到中國的貢獻。學術版先有陳煒舜即將出版的清末舊體詩人研究的結語,從十位詩人的創作歷程考察歷史變動中的身份認同,嚴瀚欽則從共同體理論切入顧城的晚期人生與創作,指出其「童話世界」的權力結構注定了烏/惡托邦的悲劇。

我們記得朱天文《荒人手記》的名句:「時間是不可逆的,生命是不可逆的,然則書寫的時候,一切不可逆者皆可逆。」人世的嚴酷不由自主,但如果我們願意把生命結晶為文字、為圖畫,一支緊緊握住的筆至少可以重繪時間的地圖。


《方圓》編輯部
2021年9月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台北之旅藝術有感

藝評 | by 胡夢未 | 2024-03-18

《新活日常》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3-14

殖民地的語言

散文 | by 王崢 | 2024-03-08

驚蟄

小說 | by 盧卓倫 | 2024-03-08

《無邪之境》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