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忘不鳥】鸚鵡

散文 | by  葉曉文 | 2021-02-17

這天夜裡降至攝氏八、九度,我家的小鸚鵡「嘈格」冷得瑟瑟發抖,卻還是有義氣地站在我肩膀上,為我整理頭髮、伴我寫稿。


小鸚鵡「嘈格」屬於和尚鸚鵡 Myiopsitta monachus ,是一種小型鸚鵡,背部為橄欖綠色,腹部灰白,胸部有一圈魚鱗狀的淺灰橫斑,拖著與身體等長的長型尾巴;原生地為巴西和阿根廷等亞熱帶區域,常棲息於海拔干燥開闊的林地、有荊棘的灌木叢區及熱帶稀樹草原。跟其他鸚鵡一樣,牠也是典型的攀禽,橙色鳥喙強勁有力,能夠剝開果實外殻,吃掉內裡的種子。


聰明的鸚鵡們天生擁有較強的社交傾向,在野外會彼此建立牢固的關係;但寵物鳥因為沒有同類可以交流,所以會嘗試和飼主進行互動,也就是說,在我的鸚鵡心中,我就是牠的同伴了。


鸚鵡智商比其他鳥類稍高,經訓練後常可做不同動作,而且因為舌頭較厚的關係,可發出比較複雜的音階,甚至能模仿人類言語。鸚鵡會模仿人類說話,甚至朗誦詩詞,秘密就在於它特殊的生理構造——鳴管和舌頭。鸚鵡的鳴管與人的聲帶構造很相近。至於牠的舌頭非常發達,圓滑而肥厚柔軟,形狀也與人的舌頭非常相似。正因為具備了這樣標準的發聲條件,鸚鵡便可以發出一些簡單但準確清晰的音節了。


鸚鵡也喜歡探索,對各種事物都感興趣,牠們喜歡不同質感的東西,當然也會到處破壞。我記得我在網上看過影片,葵花鳳頭鸚鵡懂得用牠的大鳥啄,將人類放在屋邊的有刺驅鳥器,逐塊逐塊地拆走,然後憤怒地掉在路上。


鸚鵡也常常表現出了驚人的認知能力。澳洲悉尼大學研究人員曾對悉尼市內的葵花鳳頭鸚鵡進行了多個月的觀察,發現在城市生活的鳳頭鸚鵡懂得找尋新的糧食資源,並且互相學習,漸漸形成為族群的文化:牠們會自行打開垃圾桶,甚至分工合作,把裝載食物的錫紙、膠袋和食物盒用丟到垃圾桶外,好讓其他同伴將袋撕開。還懂得利用公園的飲水器喝水,以身體壓在按鈕上,然後讓伙伴們喝噴出來的水。


一一一一一一


而在古代中國,早於《山海經》已出現鸚鵡艷麗的身影。〈西山經〉中提到:「又西百八十里,曰黃山……有鳥焉,其狀如鴞,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鸚䳇。」就是說,黃山有種鳥,樣子像貓頭鷹,青色羽毛紅色嘴,有人的舌頭能說話,名叫鸚鵡。


美國漢學家James M. Hargett 注意到,因為美麗繽紛的羽毛,及對人類情感的理解,鸚鵡在中國傳統文學中常常被大加讚美。作為一種能夠模仿人類語言的動物,在中古時代,佛教中的鸚鵡常充滿了教化的力量。


文獻中常將鸚鵡描述為一種善言而且具有智慧的鳥,其中韋皋於九世紀貞元年間所作的《西川鸚鵡舍利塔記》頗有意思,他試圖向讀者證明鸚鵡作為鳥類,也可以與人一樣,因「覺悟」得道。


一些唐宋民間故事亦賦予了鸚鵡們正義和忠誠的品德,王仁裕所作的 《開元天寶遺事》中就有這麼一則故事:從前在長安有個叫楊崇義的富豪,其妻劉氏貌美如花,卻與鄰居李弇私通,甚至想設計害死楊崇義。某天楊崇義酒醉回家,劉氏和姦夫將他殺害,並埋在枯井中。劉氏殺害丈夫以後佯裝不知情,派僕人四處尋找,並甚至膽大得到官府報案說丈夫失踪。府縣的官吏逮捕許多僕人,對他們嚴刑拷打,卻還是找不到任何線索。後來官吏去楊崇義家調查,堂前鸚鵡突然開始狂叫,遂問牠「誰是兇手」,便答是劉氏和李弇,最後真相水落石出。玄宗皇帝驚嘆鸚鵡的智慧,下詔封鸚鵡為「綠衣使者」,當時名士張說甚至作了《綠衣使者傳》,在京城廣為流傳。


由於鸚鵡聰明美麗又可愛,經常成為上流社會的寵兒,「鸚鵡粉」更包括女皇武則天;當然也不是無緣無故的 ,近代學者們認為,因為她的姓氏「武」與「鵡」諧音,武則天曾經嘗試通過操控鸚鵡的形象來使自己的政權合法化,讓鸚鵡成為象徵統治者的吉祥之鳥。她令侍從為佛教《大雲經》做注疏,書題為《大雲經神皇授記義疏》,注疏中除了認為孔子、神龍和天命都預言了新的統治者為女性,更指出「鸚鵡」照應了未來的聖人及女皇的姓氏,成為武則天政權合法性的文本基礎。


一一一一一一


至於香港,並沒有原生鸚鵡,在市區公園能見到的亞歷山大鸚鵡Psittacula eupatria及小葵花鳳頭鸚鵡Cacatua sulphurea均為外來品種。在香港動植物公園附近, 早晨與黃昏時間常可聽到不尋常的巨大鳥叫聲,那就是小葵花鳳頭鸚鵡的聲音。仔細一看,你或能在榕樹上看到牠舉起爪子,滋味地抓著榕果吃大餐。


小葵花鳳頭鸚鵡牠喜歡啄咬樹木,會在樹洞築巢、生蛋和育幼;一般一年只產二蛋。在其原居地印尼,由於全球寵物貿易引發的過度捕獵,以及原生棲地的喪失,牠們的數量正迅速下降,估計全球只剩下七千隻以下的野生族群。現時小葵花鳳頭鸚鵡於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皮書中被列為「極危」物種,現在生活於香港的族群約有二百隻,也算是亞洲區最大族群了。


至於身為外來種的牠們,為什麼會在香港落戶定居呢?我聽過一個未經證實的傳說故事;傳聞第一批來港的小葵花鳳頭鸚鵡是寵物,由英國高官飼養於兵頭花園(即現時動植物公園)附近,其後在二戰香港淪陷前夕,飼主不欲鸚鵡被沒收佔有,於是把籠子打開,讓小葵花鳳頭鸚鵡們獲得自由;其後牠們從此在港島區開支散葉,後代落戶繁衍至今。


中國古代當然也曾引進外來物種葵花鳳頭鸚鵡。《弇洲四部續稿》提及《北戶錄》稱:白者稍大⋯⋯冠有五羽若萱華,作輕黃色,怒則張,尾截於鴿,外粉內蜜⋯⋯靈慧秀俊,依人可憐」,無疑正在描述屬於鸚形目鳳頭鸚鵡科的「葵花鳳頭鸚鵡」。


歷史上最出名的白鸚鵡莫過於唐玄宗時的「雪衣娘」。雪衣娘正是一隻由嶺南進貢的白色鸚鵡,聰明伶俐,能說人話,備受寵愛。每當玄宗與他人下棋,處於下風時,楊貴妃只需向旁邊的雪衣娘打個眼色,牠便馬上前來把棋局搗亂「護駕」,相當「識做」。可惜雪衣娘最後死於蒼鷹的尖喙下。貴妃鄭重將牠埋葬,立「鸚鵡塚」悼念之。


一一一一一一


記得數年前一次澳洲生態之旅,讓我遇見人生最大群的玫瑰葵花鸚鵡。事實上,澳洲是許多市面上熱門鸚鵡如吸蜜鸚鵡、葵花鸚鵡和椎尾鸚鵡的原產地。


在乾燥的停車場沙地上,有人剛洗完車,地上留下一大攤水,倒映著澳洲晴朗的黃昏天色,忽然天邊一片啼噪,數百隻玫瑰葵花鸚鵡在頭頂盤旋,隨即降落在我面前的大水溝,大口大口地喝水,或是揚起水花洗澡。


我不禁覺得有點好笑,在香港,購買一隻玫瑰葵花鸚鵡約需二萬元至二萬五千元,價格不低,因此不少飼主以擁有一隻玫瑰葵花鸚鵡為榮;然而在彼邦澳洲,牠們數量竟多如鴿子一一也由於鸚鵡多半是群棲鳥類,又善於啃食果實、種子等作物,澳洲的鸚鵡甚至被視為農業上的「害鳥」云云。


我幻想,假如我是一位玫瑰葵花鸚鵡的主人,面對澳洲遍地的玫瑰葵花鸚鵡,可會如小王子藐視地批評遍地的玫瑰,說:「妳們是美麗的,但妳們也如此空洞。沒有人願意為妳們而死。」並且堅實地信誓旦旦地指出:「當然一個路人可能會覺得妳們和我的玫瑰是一樣的,但是對我而言,我的玫瑰比妳們更重要。」


【無形.忘不鳥】冬鳥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破.地獄》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編輯推介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1

略談香港中文考試之存廢及其他

時評 | by 淺白 | 2025-01-21

樂諾的番茄炒蛋煲

小說 | by 梁曉聆  | 2025-01-18

悼邵家臻

詩歌 | by 李金鳳 | 2025-01-17

美國著名導演大衛連治逝世 享年78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6

獨力湊仔兩日談

散文 | by 曾繁裕 | 2025-01-16

東尼瀧谷——貪戀村上春樹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1-15

《爸爸》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2

【2024年香港書店面貌變化小匯總】

現象 | by 漫遊香港書店 | 2025-01-07

「作者」的復活

教育侏羅紀 | by 任弘毅 | 2025-01-07

詩三首:〈阿修羅時間〉、〈意義〉、〈瀉湖〉

詩歌 | by 王兆基,王崢,王培智 | 2025-01-05

【2024回顧】告別逝去的人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他們想,反正我不作惡都改變不了世界

影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