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了一份SBA功課,一批改便後悔了。
首先甚麼是SBA?它叫校本評核,是DSE分數的一部分。NSS以前,學生要升讀大學,須經過CE和AL兩次公開試。現在只有DSE一次,考評局話唔想一試定生死,何況學習本應是一個過程,於是將部分公開試的分數,以及評改的責任,連帶登分、上載樣本等工作,交回給學校。
而收考試費的是他們。我們是義工嗎?若是義工,像學生完成了OLE社會服務,主辧機構也會致函學校,向統籌老師言謝。若是義工,像那次我同事入錯了分,考評局就不會發給本校一封言辭不甚客氣的信件,鄭重提醒此事攸關學生前途,可大可小。
「隱藏欄目」與橫向比較 魔鬼就在細節處
SBA有三個分數,每個分數又各自由不同的細項組成。兩個選修單元,每單元有「進展性評估」和「總結性評估」兩份功課,每份千言以上。而閱讀又分「質」和「量」兩組得分︰「質」是學生於高中三年不同時段撰寫的長篇閱讀報告若干,「量」是海量的短篇閱讀報告。以上所有均須批改,而你亦得鼓勵他們多讀,然後再批改多一些。
最後我們會使用EXCEL中「隱藏欄目」的功能,得出每個學生三個簡單的分數。上述那位同事因年資較深,不擅電腦,入錯了細項的欄目。我被學務主任照了一點的肺,提出了兩個信中要求「防止類似事件發生」的措施,保證類似事件不會發生。
考評局要求我們把每個學生的分數逐一輸入每個格子內。無法使用剪貼功能,就是要強迫老師小心。三個分數輸入近百個格子,近兩年有老花的我也漸感吃力。分數上載後,考評局就會開始進行一系列神秘的換算。的確原始分數是不能信任的,每間學校的題目不同、給分標準不同、學生水平也不同。同樣十分,差距可以很大。於是,考評局必須找到一個可資每間學校能橫向比較的點,作為量度參考,而這又肯定會回歸到學校的等級以及學生個別的DSE成績。
經過一系列調整、「加權」後,學生的SBA分數,基本上與他們的DSE成績,其實大致上是一致的。而這分數亦不會獨立顯示,只會隱藏在卷三的等第裡,因此亦無從稽考。但大概可以這麼斷言︰叻的學生SBA自然會叻些,水皮的就自然水皮些,其實並無意外。
在此不再談其次NSS、OLE是甚麼。許多事正如BCA、CEG、DLG之類,其實學生也無需要知道。
還是回到那份SBA功課,一批改便後悔了。
題目:以中國文化中「天命」的概念,分析《虬髯客傳》中虬髯客放棄逐鹿中原的行為。
擬題是有點私心的。自小我就很喜歡汪辟疆那本《唐人小說》。《虬髯客傳》、《補江總白猿傳》、《崑崙奴》等,均精彩異常,我總不時看了又看。從前課程沒那麼緊湊,我總額外加教一篇《虬傳》。這也是時代的反映︰十多年前的學生會聽得十分投入,也會明白這是老師多付的心意和苦功。近十年八載,學生開始變得勢利,與考試無關的便不太願聽,部分乖的目無表情,大膽的會露出一臉煩悶的態度。教他們學習不能這麼短視,漸漸也自覺多餘。也不必等到心灰意冷,不知自何時起,這幾年的課時已變成了追趕進度的遊戲,而似乎我是愈老愈追不上。至於《虬傳》,這兩年已順理成章不再教,以至遺忘了也不覺得甚麼可惜。
我開始教書的時候,中文已由兩卷增加至五卷,現在又從五卷縮減至四卷,卷三卷五結合為一卷。學習中文,若沒有游刃和沉澱的時間,貪多務得,又怎會學得好,何況還有其他科目不斷補課,與你搶奪時間。而說穿了,聆聽說話和綜合的設置,大概九成只是為了讓學生畢業後,可立即進入商業社會服務,做個文員,最好像個一出生便會游泳的鴨子。我常想,這種對中文科無止境的「增值」,是一種不道德的僭建。
於是鐘擺又回到這邊。近年卷一、卷二、卷四、以至卷三都清楚要求學生認識文化,擬題亦趨近文學。對學生而言,就更是多上加深。因此《虬傳》的擬題,既切實際需要,又能鼓勵學生透過獨立的思考和研習,以應付DSE的要求。題目的確較深,學生拿捏不準是意料中事,只要看得出他們曾經下過苦功,嘗試辭由己出,我已打算從寬給分。
理念性的教學總是陽奉陰違
而剛巧2017年DSE出了李翱的《命解》,靈機一動,想到利用「天命」的概念去解虬髯,可供學生論述的角度、題材和資料無數。作為題目,我深信這是上乘的設計,但作為給學生的題目,那是自尋煩惱的開端。
其實我大可出一道孝道或婚姻的處境題,師生大家好做。痛苦正是從這裡開始,是我不相信學生的懶,已不是我的期待所能改變。他們沒有認真完成這份習作,給他們一個月完成,仍舊是前一天才開始做,胡亂在網上拼湊一堆資料。結果是百篇一律的低級錯誤,但我仍必須逐份認真批改,因我們老師都深知道,這份習作攸關學生的前途,豈容疏忽。
而事實上,為公平起見,每次SBA,全級的習作都交給擬題老師一人批改。我們全級百二十人,每份習作千五百字,即對於那些百篇一律的低級錯誤,須反反覆覆讀它總共十八萬字,才能改完整級,而且每篇下評。
能下甚麼評語。至於評分準則就更加多餘。改卷老師就是擬題老師,準則當然在我腹中。但因須向考評局負責,又必須把它寫出來。
下者,至少能讀通文本,知悉藩鎮割據的寫作背景,以及「天命歸唐」的主旨。中者,能洞察虬髯的形象,實乃李世民本人,因此李得天下,乃天命無疑。上者,能確切了解天命的含義,並用以評騭虬髯。
如此評分準則,由基本的努力開始,進而理解,終於比較運用。所謂學習階梯,可謂全矣。我接受一切言之成理的答案,不論角度立場。我希望學生覺得題目有趣具挑戰性,更希望他們會努力做好自己的功課。這份功課就是他們的公開試成績,他們須懂得為自己的將來負責。
在我收到的答案中,以這句最為有趣︰「雖然虬髯放棄逐鹿中原,但他卻以海盜的身份,為李世民驅逐南夷外族,可見其君子處世之道。」
百二十份卷中,有百份是不遑多讓。
失望的事不贅,本身學生亦只需要知道分數。評語不必細下,但仍然下了,我仍希望他們會認真看看。也不必作課堂回饋,反正課時已是這麼緊絀,但我還是忍不住說。
你們在說甚麼?虬髯知悉李世民為真命天子,放棄逐鹿便叫知命?便是君子?是誰說過李世民是真命天子?是不是耶穌?就憑道士法眼?放棄半生的大略、志向與夢想,就叫做君子?你道李世民創造盛世是真命天子,那是倒果為因,低級錯誤。
這份功課不是配對,不是非此即彼。你可以不同意作者的說法,你可以思考。
天命都是無能為力的人說的。他們無法改變現實,但往往會在艱難的限制中不斷努力。當我們甚麼都做不來,我們至少可以保守自己的良知和理性,懂得獨立思考,判斷是非,不作愚昧的幫兇,此所謂窮則獨善。
因此儒家首重這種個體努力所展現的光輝,否則我們便不會讀《論四端》,明白四端在於己身的一切可能性。這種對每一個人的價值的尊重,乃一切民主思想的根本。因此我十分敬仰唐君毅、牟宗三等新儒家先哲,在那個只講共性、把人量化為數字的多難之世,肩負繼絕的使命。
你可以不同意,你可以思考。你們是年輕人,你們的思想應該是自由的。在你們的世界,沒甚麼不可改變。
25-9-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