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自己玩的空間,遊樂場連繫社區——訪《香港抽象遊戲地景》樊樂怡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2-24

遊樂場常常予人感覺單一,設計概念千篇一律,從事城市研究和藝術策劃的樊樂怡(Helen),卻花上長達五年時間的考察、搜集文獻與訪問,重新整理本地遊樂場的發展脈絡,期間接受過不少文化媒體的訪問,嘗試讓大眾更加了解遊樂場的歷史價值。去年輯錄成書,分成兩冊限量出版的《香港抽象遊戲地景》瞬間售完,是Helen這趟遊樂場探索研究之旅的成果,也為街坊重新提供連結社區的契機,讓本來沒有交集的陌生人,藉著對遊樂場的共同回憶,重新連繫。


IMG_2299



「以設計藝術品的心態來設計遊樂場」


訪問相約在坪石邨遊樂場進行,這裡是書中提及的抽象遊樂地景之一。見面訪談前,Helen多番強調,相約地點是「坪石邨遊樂場」而非「坪石遊樂場」,原來短短幾分鐘的步程,已有兩個設計截然不同的遊樂場,Helen亦由此談到兩者之間抽象與具象的概念。「坪石邨遊樂場比較抽象,甚至屬大人口味,像我們看到的廢墟裝置,其實是很多塊方型板塊的交錯,很architectual;坪石遊樂場則預設了恐龍主題,裡面的化石、恐龍蛋都很具象,顏色也很繽紛。六七十年代流行比較抽象的設計概念,設計師認為太具象會限制小朋友想像,幾何形狀的設計,卻可以想像成任何東西,也沒所謂預設的玩法。我又覺得沒有哪種較好,純屬兩種趣味。」


IMG_2256



在《香港抽象遊戲地景》收錄的例子,主要橫跨1960至80年代,雖然建築設計並非浮誇張揚,但有種獨特的美感,這些「平凡卻很用心」的設計細節,以及當中的巧妙平衡,讓Helen相當著迷,也令她發現遊樂場並非想像般單一。「原來遊樂場可以先有概念,例如希望小朋友得到甚麼經驗,想他們成為怎樣的人,然後再去設計。一般在香港見開的遊樂場,都侷限採用了某種形態,買回來的組件來來去去幾款,本身亦已有其玩法,著重的是product design;但世上原來還有其他類型,例如歷奇遊樂場就完全是另一種概念,無須刻意設計給細路仔,他們手執甚麼都可以砌成遊樂場,著眼點是創造空間給自己玩的過程。」


其中一個最常被大眾談論的例子,是於1969年落成的石籬遊樂場。作為香港首片抽象遊戲地景,其前衛而富藝術感的設計概念,激發Helen潛藏的好奇心,繼而梳理多個本地遊樂場設計構造的來龍去脈,過程中也為街坊提供了一個連結社區的契機。「一開始看到遊樂場的相片,覺得很震撼,然後發現點解咁大件事冇人講?於是就問大家有否相關資訊,神奇地很多人都有記憶,只是之前一直沒有契機,但其實在他們心底裡很重要,而我自覺也做了件不錯的事情,讓很多本來沒甚麼關係的人,在網上聚起來分享彼此的共同回憶。」


Middle level_My Watch Band and giant mural at the back

(受訪者提供,照片由Paul Selinger拍攝)



石籬遊樂場的吸引之處,在於它一層一層的園境設計,這種「以設計藝術品的心態來設計遊樂場」的想法,Helen亦應用在書籍設計之上。特意分成Book A、B兩冊,除了嘗試打破圖文並茂的慣常做法,也希望此書的出版「非只懷石籬遊樂場的舊」,而是讓讀者透過相片與文字,看待本地遊樂場的整體發展歷史。「我唯一的要求,是將大家熟悉的石籬形象推後,想有種半學術的感覺,也不會讓大眾卻步。設計師看過我的稿件,想到以Paul Selinger設計遊樂場的心態來呈現,將文字與相片分成兩冊,一大一細拼起來,就如石籬遊樂場的landscape。」Book A內文以時序排列,Book B相輯則按主題分類,旨在為讀者提供兩種閱讀遊樂場的方法。「當我們思考如何結合兩冊,覺得文件夾的設計方式,很適合營造archive的感覺,兩個洞口也可讓讀者自行發揮想像,串起甚麼都可以,打開書冊,又是另一層的landscape。」


印量八百,出版後轉眼售罄,令Helen覺得驚喜的是,這本書除了廣受香港讀者歡迎,還收到不少海外讀者的查詢,而她亦把自己的心血結晶,寄送到外國有心人的手上。「台灣有個『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是由家長義工組成,目標推動全台灣的遊樂場改革,另外也有身在英國的朋友,想在當地建立小型圖書館,收藏與香港相關的書籍,我都有分別給他們寄書。」逐步探索本地遊樂場的發展歷史,也令Helen發現香港原來亦有不少同路人,一直在各自的範疇努力推動。「例如(《香港遊戲環境設計初探》作者)陳汝達,他憑一己之力寫了一大本書,不為甚麼,只為自己興趣又例如倡議兒童遊戲權利的組織『Playright』,他們都給我很大幫忙,雖然著眼點不同,卻在各自的範疇各自努力,中間有些連結是可以衍生其他東西。」

IMG_2295


最繽紛的屋邨遊樂過:讀 《邨越時光── 一種屋邨情懷》



遊戲的流傳,記憶的重現


對於遊樂場的個人回憶,Helen坦言「從來未到熱愛的程度」,所以當她聽到街坊們憶述在遊樂場的歲月,也很羨慕他們竟能記得如此清晰。「我對遊樂場的記憶很模糊,會記得它的質感、觸感,甚至設計,但沒甚麼特別可提,有些老一輩卻會記得瀡滑梯好高、馬騮架好玩,讓我覺得幾羨慕,大家好像真的在遊樂場內有個快樂時光。」這些在遊樂場的經歷,也構建成社區的集體回憶,事隔多年,隨著這本書的出版,讓昔日街坊得以連結,Helen說是意料之外的收穫。「遊樂場像是代表著整個社區很重要的記憶,有些石籬街坊,即使相隔幾十年仍對此念念不忘,這對我來說很陌生,因為我沒有牽掛任何一個遊樂場,但看到他們的留言仍很感動,也沒想過創造了很多網上重遇的moment。」


然而,這種遊樂場與社區之間的連繫,來到今時今日已逐漸變得少見,Helen認為箇中原因,是從前的遊樂場形象比較獨特,很容易可以變成一個積累記憶的地方。「當你可以記得它的樣貌,就比較容易變成一個地方,有種地方感可以積累記憶。現在很多遊樂場都是組合式,每個之間分別不大,沒有了地方的感覺,自然很難累積些甚麼。」對比從前Paul設計石籬遊樂場的年代,當下講究規矩流程,大環境亦變得更複雜,然而Helen卻不認為新建的遊樂場,因而就無法為小朋友提供想像空間。「這幾年有些新設計,形象又出返嚟,所以未必是新舊的問題,而是該設計會否有種強烈的形象,是否能予人特別空間的感覺。」Helen隨之分享建築師友人的見聞,提及有關當局最近就翻新遊樂場著手研究,其中一個考察場地,是塘尾道兒童遊樂場。「所有到該處玩樂的小朋友,都會口耳相傳一種叫『大白鯊』的遊戲,規則很複雜,卻都與遊樂場設施有關,即使歷時多年,遊樂場本身也沒甚麼特別,該處的小朋友依然在玩同一個遊戲,所以並非新建的就完全沒有故事累積,只是比較難對該地方產生感情。」


在重塑遊樂場原型面貌的過程,Helen嘗試將其設計構造再現眼前,但礙於所得的照片與資訊有限,當中也遇到不少困難,好像後來於網上廣泛流傳的石籬遊樂場,亦只能藉助設計師留低的模型相片,以及街坊口耳相傳的描述來推斷重組。「在搜集資料的過程,我們發現並非每個遊樂場,政府都有保留最原先的紀錄,就著石籬遊樂場,我們問過康文署與建築署,但只得近年安裝與拆除組件的資訊,沒有任何圖相被保留到。」另一收錄於書中的沙角邨遊樂場,Helen說亦曾因手頭資料不齊全,加上政府架構的不斷重組,搜集過程歷盡迂迴與漫長的等待。「我們須透過中央電郵向房委會查詢,等一個月才收到回覆,但第一次問,也是甚麼都找不到。事隔兩三年,剛好我訪問過某位前房委會高層,他又設計過很多沙田區的屋邨,就嘗試問他,對方找來現任同事的幫忙,總算比較迂迴地找到相關資料。」


_DSC_RL_068

(受訪者提供)


為了更具象地表達本地遊樂場的發展歷史,Helen找來志同道合的團隊製作實體模型,早前亦於兆基創意書院舉行展覽,反應不俗。對本地遊樂場進行過深入研究,問到Helen心目中的理想遊樂場,應該具備甚麼元素,她說希望能為不同年紀的街坊,都可提供一個舒服而又用得到的空間。「現在的遊樂場通常有年齡限制,彷彿長大了就不會再走進去,也覺得那個地方不再屬於自己。如果可以設計得予人感覺很welcoming,即使大人在裡面都有設施可以享用,就很不錯。」


透過這本書的出版,整理本地遊樂場的發展脈絡,Helen希望隨著社會對保育的關注度有所提升,公眾參與能夠成為常態,共建社區對遊樂場的未來想像。「我覺得這本書的貢獻,是將整個歷史和當中的創新案例作分享,讓大家有個知識基礎加添下去。以往有個死結,只會不停翻看舊相,但近年開始看到有所轉變,大家開始進化,不止於說新不如舊,除咗鬧,原來還有其他可能性,有些東西可以參與。雖然過程很慢,但我也希望能夠連結新與舊的發展,正如我在書中最後所提到的,對舊物可以嘗試保育,新的也可嘗試參與,希望將來可以推動更多相關討論。」

IMG_2290


留住這時光,修復舊物舊情舊香港:訪林曉敏《香港遺美——香港老店紀錄》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黃思朗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著名作家瓊瑤今午去世 享年86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2-04

重讀《安提戈涅》

書評 | by 趙遠 | 2024-12-02

隱世生活不隱世

書評 | by 亞C | 2024-12-02

方方與新寫實小説

書評 | by 黃子平 | 2024-12-02

投資學

散文 | by 雷根 | 2024-11-29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