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舞台劇《時光》導演潘惠森——捕捉靜默真意,不被文字的枷鎖綑綁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6-04

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英國戲劇大師哈洛.品特(Harold Pinter),劇作往往運用大量的停頓與靜默,這種獨特風格更曾被收錄於《牛津英語詞典》,以「Pinteresque(品特式)」一詞作歸納。當品特的名作《時光》(Old Times),落到風格同樣獨樹一幟的鬼才編劇潘惠森手上,為此劇擔任翻譯與導演的他,反覆閱讀並推敲品特的文字,以捕捉隱晦與靜默背後的真意,一方面旨在讓觀眾品嘗主流以外的戲種,另一方面也希望藉此嘗試發掘語言的更多可能性。


諾貝爾雙響:朵卡萩的宇宙.漢德克的創傷



「通過表面嗰層,發掘下面嗰層」


繼四年前為香港話劇團翻譯哈洛.品特的《回歸》(The Homecoming)後,潘惠森再獲「進劇場」邀請,為這位英國戲劇大師的名作《時光》(Old Times)翻譯,同時身兼此劇導演。在品特的劇中,角色之間看似互不相關的對話,以及那些欲言又止的交流、停頓、沉默,裡面都蘊含不同層次的意義,如何捕捉品特文字的真意,潘惠森認為這次是個很好的契機,自己在過程中亦有很大得著。「平時閱讀品特的劇本,一氣呵成,沒有鑽得太深,以為自己明白理解,但當我將品特的文字轉換過來,裡面原來還有很多不同層次的意義;再到後來實際排戲,如何通過演員與舞台各方面的配合去呈現,就更需要清楚了解品特的劇本想分享甚麼,也不再停留於閱讀上的理解,是個很好的實踐過程,了解品特是個怎樣的劇作家。」


潘惠森過去創作的劇本無數,這次在翻譯《時光》的過程裡,他亦得以透過自己創作劇本時的敏感,逐句推敲品特存在於語言中的模稜兩可與隱晦,並嘗試挖掘其中的奧妙與底蘊。「雖然我看過的品特劇本有限,只有《The Homecoming》、《Betrayal》、《Birthday Party》,但他的劇本從來也非「有嗰句講嗰句」,而是通過表面嗰層,發掘下面嗰層。品特在語言運用上有他自己的方式,語言並非只作為交代意思的工具,而是發掘人物更深層次的心理活動,這是他最厲害的地方。」品特劇本的精妙之處,還在於很多細節都藏於靜默的潛台詞裡,觀眾在欣賞的過程,需要細心地主動發掘並解釋它。這種留白,潘惠森認為也是好作品須具備的條件。「任何好作品都不會填滿,也無須甚麼都講出來,品嘗這類作品並沒趣味。甚麼東西需要講,甚麼不需要,這些都因人而異,我的樂趣是從中找到品特的作風,亦更加明白要講乜嘢,唔講乜嘢,當中有很多技巧。」


IMG_1959


諾貝爾文學獎曾對品特如此評價:「在劇作中暗藏的險峻危機,強行探入人性壓抑面的閉鎖空間。」《時光》的故事背景,亦在於探究人性內心深處的複雜情意結,其中很大的程度是講佔有慾,裡面的核心矛盾,潘惠森覺得放諸任何年代皆可成立。「品特作品給我的感覺,是從不局限於某特定時代,也不會太過黑白分明,而是很隱晦地將此呈現,令你有空間去思考想像,去作自己的回應。以《時光》為例,裡面的丈夫害怕無法保住自己在太太生命裡,那個『屬於我』的status,這種佔有慾,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關係,任何年代都會存在,因此亦無須刻意尋找它與當下的關係。」在排戲的過程裡,潘惠森嘗試保留原作的所有靜默,並將其呈現於舞台,增添演出的戲劇張力。「每個靜默都有很多可能性,為何這裡需要靜默,為何不會直接講,也會啟發觀眾的思考,對我來說,重點並非如何呈現靜默,最有趣的地方,是他們如何來到這個point,呼應前面說的甚麼事,故事又會如何接下去呢?生活裡面本來就有很多靜默,平淡之中,卻有很多subtle的東西正在進行,品特捕捉了這些元素,變成他很獨特的觸覺,也open up我們對語言,對文字,甚至何謂戲劇的想像。」



翻譯絕非等如,意思必須轉化


跟潘惠森翻譯的前作《回歸》相比,《時光》同樣利用了大量人物的回憶去建構故事。然而,這次在翻譯與導戲的過程裡,當他反覆推敲著品特劇本的精煉文字,同一句說話,同一個段落,排練時每每找到不同的方式呈現。「故事裡面,每個人拿著回憶來加強他們對某事情的觀點,說服對方,令自己更具權威性,並以此來支撐他們的status。」以回憶的元素來建構故事,潘惠森在翻譯時,對以下的台詞尤其深刻:「有啲人嘅記憶裡面,會出現一啲從來冇發生過嘅嘢。我會記得一啲從來冇發生過嘅嘢但係因為我記得所以佢地就有發生過。(There are some things one remembers even though they may never have happened. There are things I remember which may never have happened but as I recall them so they take place.)。有啲嘢可能冇發生過,但如果記憶有就係真實,這幾句說話對我很有共鳴。回想自己對世界的理解,一路以來接觸很多東西,形成某種觀念,慢慢我們認為有啲嘢係咁樣,然而它是否真的發生過,其實很難考究,只要你認為佢係就係,這句話很真實。」


忠於原著,盡量保留劇作所有的靜默,但潘惠森認為「翻譯絕對並非等如」,一切翻譯在某個意義上都算是改編,分別只是改編程度的多寡。在這次翻譯的《時光》裡,潘惠森就將原作的所有地域名稱拿走,將其變得更加中性、自然。「裡面提到英國倫敦的很多地方,我只隨便給它們安插新名,跟原著也沒甚麼連繫,因為它純粹是個關於人的故事,而非關於倫敦或香港的故事。」即使在地方名稱上「洗咗底」,但如果將英國人說話的方式直接翻譯,仍會顯得相當奇怪,因此必須找回香港人的說話方式來演繹,避免尷尬的舞台效果,潘惠森由此舉出一例引申。「劇本裡有一句:『你唔鍾意就走啦,你去倫敦又好,去另一個地方都好』,我將句子裡的兩個城市,改成了『北極』與『赤道』。其實原著完全並非這回事,但正是我提及必須轉化的意思。原文的地方名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角色說話時的語氣,你去邊度我都唔care。如果只用另外兩個地方名,例如香港、新加坡取代,則會顯得相當奇怪,所以我索性找兩個南轅北轍的地方取代。翻譯過程並非只是找兩個對應地方,而是要找出真正的核心意思,當拿到文字著重的核心,翻譯是容許有個自由度去選擇語言上的取代品,也無須再被文字的枷鎖綁住。」


5D__1333re


在《時光》進入劇場之前,潘惠森曾在稍前的月份,帶領演員演讀翻譯的劇作,與觀眾分享蘊含其中的意義,共同發掘語言的可能性。這種一邊讀戲一邊評論劇本的模式,潘惠森說是源自之前翻譯品特另一劇作《回歸》而衍生。「上次香港話劇團找我翻譯後,演戲家族想搞活動,我就提議找來尚未演出的劇本作公開圍讀,香港話劇團對此也很支持。品特的戲並不容易明白,一邊讀戲一邊停低解釋,可以跟觀眾分享整個劇本的脈絡,也可當成是排戲演出前的熱身。」這類比較非主流的戲劇,潘惠森坦言並非甚麼新嘗試,只是香港較少人做,透過舞台劇《時光》的演出,他希望能讓觀眾品嘗更多戲種。「比起主流戲劇,觀眾容易入口和消化,品特的劇目對觀眾會有少許挑戰,大量訊息都蘊含在劇本之中,就看觀眾最後能夠拿到幾多。」


《時光Old Times》演出詳情

翻譯及導演:潘惠森
演出:鄭綺釵、劉守正、陳麗珠
時間:4-5.6.2021(Fri-Sat)8pm;5-6.6.2021(Sat-Sun)3:30pm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黃思朗

熱門文章

關於爸爸的兩位小演員

影評 | by 毛曄穎 | 2024-12-24

張愛玲與宋淇談瓊瑤 也談亦舒

歷史 | by 馮睎乾 | 2024-12-12

編輯推介

迪士尼刪除新作的跨性別元素

報導 | by 虛詞編輯室 | 2024-12-21

飲江詩兩首

詩歌 | by 飲江 | 2024-12-19

Fahren

散文 | by 言水 | 2024-12-19

被時間觸碰的光之羽

散文 | by 賴志豪 | 202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