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藝術】香港人在越後妻有大地祭

好想藝術 | by  好想藝術 | 2018-08-07

文︰鄧小樺


為甚麼感覺好像現在所有人都去了日本?也許他們都去了「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這是全球最大型的三年一度國際戶外藝術節在七至九月的盛夏期間舉行,倡舉「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之理念,也著重傳達地方獨有的特色和故事,建立人與社區的連繫。越後妻有分六個地區︰川西、十日町、中里、松代、松之山、津南;合起來整個地區面積大概近於新界。三百八十多件作品分佈在越後妻有的不同地方,參加者可沿著日本最長的河流「信濃川」的河岸路線上溯游覽,也可以從山間路線進發,體會歷史文化與地域特色。今年香港的藝術家也有參加,並在日本新潟縣中魚沼津南町建立一座「香港部屋」,香港的藝術家、農夫、藝團都會駐留參與。


在地創作

越後妻有地區本以農業為主,近年出現人口老化、年輕勞動力流失等問題。大地藝術祭則邀請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來創作,希望起到以藝術帶動人回流此地的作用。藝術祭總監北村先生表示,越後妻有的降雪量是世界第一,亦時有洪水災害,但這裡同時生產日本最好的米。居民們面對困難但沒有放棄,依然希望發展農業。北村希望前來駐留的藝術家能感受這個地方的美好與魅力,再將他們的感受轉化成藝術作品。十日町巿巿長關口芳史表示,大地祭不止在深山舉行的藝術祭,同時可感受到居民的親切和風景;天氣是熱一點,但可找到某些曾經遺忘的感覺。


香港人李穎文(Joey)是大地藝術祭的工作人員,負責製作統籌,以及與當地村民溝通。津南的「香港部屋」,由建築師團隊葉晉亨、吳鎮麟、許崇正、劉駿達、李烈君、劉業斐及游超婷設計,Joey則要統籌興建,安排藝術家入住、創作,還有社區廚房。「這是一個結合了居住、製作與展覽的永久設施。作為香港人能負責這個項目都幾開心。」


以藝術介入社區,建立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有很多方法。藝術家梁志和、黃志恒在「香港部屋」展出的是「津南遺失博物館」,他們花了長時間在津南地區做探訪,看居民的舊相簿、聽居民講故事,然後在相簿中尋找陌生路人背影,以真人扮演重現,再曬成七張真人大小的照片展出。他們花了時間研究相片的時代背景,為相片譜寫半真實、半虛構的照片故事。黃志恒說,這個研究讓她了解了很多日本文化政治經濟背景的東西。梁志和則強調,這不是扮演角色而是經驗一個瞬間。「去到遺失博物館,人們可以找到記憶中遺失了的人。」


與土地連繫的藝術

越後妻有大地祭裡有許多作品都是因應地域特色而創作,比如這裡有許多山,山中有隧道,於是就有許多關於隧道的作品,如清津峽隧道作品《光洞》。通過作品,人們會重新發現風景。同樣,因為青年人口流失,越後妻有存在不少空置學校及建築,至藝術祭它們就化身展覽場地。例如田島征三的「繪本和果實美術館」,就是把荒廢小學改建成七彩繽紛的立體繪本空間,像童話仙境一樣。在這些藝術世界裡,也傳達著人與萬物平等、反對人類中心主義等等思考。


香港農夫也到越後妻有田地上耕種林自立(James)的「大地予我」是個結合農業耕種、教育與藝術的計劃。他和關注復康人士的機構合作「薯頭薯舞」,將108個陶製薯蛋人代替稻草人。「也會當地農夫一齊下田試種米想與人分享香港農夫的自然永恆法無農藥,無化肥人,植物,昆蟲都有得吃。」農夫阿手則覺得農民是藝術家,這裡美麗的梯田,根本就是地景藝術與自然相處,時常需要學習一些觀念。這群香港農夫,很著重思考「在大自然中拿走甚麼,又把甚麼還給大自然」。


大地與人其中一個很直接的連繫是食物,在越後妻有大地祭這也是重要的主題。統籌李穎文說,食物讓人容易投入,容易講到地方的故事。「藝術家在這裡吃到的是,當地媽媽的家常菜,客人覺得好吃開心,也會讓當地人自豪於地域和自己的廚藝。」李穎文說,越後妻有最讓她喜歡的,還是藍天、青綠田原,還有就是「人們為了一件事好努力去生存。」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好想藝術》(本集於8月5日播放),逢星期日晚上10時在港台電視31及31A播映;逢星期三晚上6時在無綫電視翡翠台提供節目重溫;港台網站tv.rthk.hk及流動程式RTHK Screen視像直播及提供節目重溫。)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好想藝術

香港電台與香港藝術發展局攜手製作——演藝文化雜誌式節目《好想藝術》,以輕鬆、幽默方式,介紹各種藝術知識和軼事趣聞,希望觀眾從繃緊的生活中釋放出來,清空自己,享受藝術,Make A Change。

熱門文章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關於爸爸的兩位小演員〉

影評 | by 毛曄穎 | 2024-12-12

編輯推介

迪士尼刪除新作的跨性別元素

報導 | by 虛詞編輯室 | 2024-12-21

飲江詩兩首

詩歌 | by 飲江 | 2024-12-19

Fahren

散文 | by 言水 | 2024-12-19

被時間觸碰的光之羽

散文 | by 賴志豪 | 2024-12-14

張愛玲與宋淇談瓊瑤 也談亦舒

歷史 | by 馮睎乾 | 2024-12-12

法協記憶與逝水年華

散文 | by 箋箋 |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