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by 馮曉彤 | 2021-06-15

人們總是叮囑更生人士:「記得與人保持聯絡,不要脫離社會。」但如果社會並不美好,而人類是不信任的、攻擊性的、敵視的?馮曉彤從《東京蒼穹下》下看出了社會不公義和各種制度對人性的腐蝕。 (閱讀更多)

火,不止憤怒——淺析洪慧《借火》中的「火」

書評 | by 淑清 | 2021-06-13

從詩人洪慧的第二本詩集《借火》裡,淑清看出了「火」的不同意象。詩人「借火」燒「世間所有該燒之人」,「不用改革和火了/我們自己就是」,以「火」傳遞情感及理念。火既是雄性之火,同時也是更高層次的淨化之火、永恆之火。 (閱讀更多)

評舞台劇《時光》——劇場裡的皇帝炒飯

劇評 | by 新八 | 2021-06-11

早前在文化中心劇場上演的戲劇《時光》,原著劇本取自哈洛.品特,但新八卻認為期待並沒變成相應的滿足,正如《食神》中的皇帝炒飯,不論賣相如何金壁輝煌,用料如何上乘,最基本的還是:「要用隔夜飯炒呀。」 (閱讀更多)

女性的瑣碎時間——讀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

書評 | by 勞緯洛 | 2021-06-10

朱天文的〈世紀末的華麗〉以「瑣碎時間」(detail-times)作為書寫策略,是當代台灣文學中女性主義的重要面向。而勞緯洛形容,在朱天文筆下,台灣的世紀末,暗許女性意識得以邊緣姿態自居,作為在世紀的終點與開端間擺蕩的海市蜃樓。雖然〈世紀末的華麗〉避談政治,著意描寫細碎、感性的墮落與浮華,但以日常細節抗衡例外狀態(the State of Exception),正正擊中了時代的要害。 (閱讀更多)

【無形・致死難與抗爭,緬甸】東盟領導人會議之後,緬甸的未來

時評 | by 馮嘉誠  | 2021-06-11

緬甸自2月發生政變,暴力鎮壓持續,而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十國的政府首腦,早前在雅加達召開特別領導人會議,就緬甸危機達成五點共識,希望能夠為該國亂況帶來「破局」的曙光。但是,緬甸社會一直都是多元和多面向的,不同族群之間的恩怨情仇素來難以調解,無論是有軍隊撐腰的登盛政府,還是昂山素姬領導的全民盟政府,都嘗試推動民族和解,但緬族、若開族、羅興亞人之間的矛盾心結仍未化解。 (閱讀更多)

旁觀他人之痛——評《濁水漂流》

影評 | by 江俊豪 | 2021-06-09

《濁水漂流》是一群被標籤為社會垃圾的邊緣者故事,電影上映以來,喚起了大眾對社會低下階層的關顧,而江俊豪則以蘇珊.桑塔格1960年代圍繞比亞法拉饑荒所寫的《旁觀他人之痛苦》為對讀,社會對邊緣他者的標籤,是否真的會因為電影帶來的反省隨之而去?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2025書展活動推薦 獨立出版另起爐灶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16

編輯推介

放榜的那些事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7-16

「詩同讀·風格」 海自暗光中顯現,幽禁於琥珀中的顏面 ——讀曹疏影〈fragile〉、〈淡金路〉

其他 | by 畢如意, 季展伊, 張雅婷, 現三, 不與易, 謝曉陽, 李曼旎, 歐陽咻, 嘻嘻, 意寒 | 2025-07-20

Mackapär

小說 | by 徐竟勛 | 2025-07-12

離開拉斯維加斯

散文 | by ⿆卓穎 | 2025-07-12

慢慢游

散文 | by 小煬 | 2025-07-11

蛇美文蛇美人

散文 | by 惟得 |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