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邁克,能夠將邵氏港台明星如數家珍熟極如流,像閨蜜般的BITCH,又是文人的慈悲。這些老去的明星,邁克個個如心頭肉念茲在茲,連寫過她們的文字都信手拈來,西西在一眾女明星中驚鴻一瞥出場,風采半點不輸。 (閱讀更多)
楊焯雋傳來小說,書寫一場地震撼台灣,震央附近的「他」看似無恙,卻在餘震中迷失。遠離災區的「你」,與「他」共同準備二二八事件報告,卻發現「他」因「地震尚未結束」而未作任何準備。「他」提及聽不見的地鳴與餘震,甚至開啟直播,捕捉水杯中隱形的顫抖,只為證明地震尚未結束。 (閱讀更多)
適逢中秋,陸裕欣傳來散文,憶起十五歲那年中秋,一次因遲到引發的誤會,繼而與摯友W關係破裂,半年互不往來。直至一次與W母親的偶然,陸裕欣選擇送功課予W,使她們重歸於好。又一年中秋,兩人在麥當勞相聚再次共渡中秋,昔日的芥蒂已化作一笑置之的往事。 (閱讀更多)
蔡傳鎮傳來小說,書寫應屆高中畢業生陳榮軒,在圖書館的暑期工中,對將圖書排架至「處女座般」整齊的形式主義深感不解。這份重複耗力的工作,加速了他對社會價值觀和未來升學道路的巨大焦慮。他觀察同事們的「慢哲學」,並對看似油膩卻是心理學系畢業的上司梁永生產生複雜情緒。在辭職前的最後一天,陳榮軒壓抑住向梁永生傾訴自己對體制化、對成人世界困惑的衝動,將滿腔質疑化為一場無聲的心靈獨白。 (閱讀更多)
讀詩三首。鄭偉謙傳來〈樹〉,父親的植樹勞動與家族的死亡創傷為經緯,勾勒出愛與責任的延續;梁偉浩的〈某個瞬間就起了風〉藉海邊沙堡、漂流瓶,映照命運的驟變與人對「坦誠」的掙扎;李靈枝在〈到達組詩〉中,以列車與縫隙隱喻無法抵達的境界,探討跨越、消逝與書寫的勇氣,揭示存在與失落的邊界,又以AI將原詩進行修潤以翻譯,由此對比出人機在創作詩時有何差異。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