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莉姿的短篇小說〈甚麼都沒做〉,隱約呼應了回歸前後陳冠中在《香港三部曲》裡的經典之作〈甚麼都沒有發生〉。那年香港人對歷史洪流的巨變,只覺得是「甚麼都沒有發生」,惟今日卻是一片「甚麼都沒做」的荒誕日常。 (閱讀更多)
今期《無形》特意邀請幾位優秀的青年作者,於災難時期以不同文體寫出屬於他們自己的文字。當中,新作家牛油小生寫下短篇小說〈疫中人〉,描寫疫情期間一場因隔離而出現的曖昧關係,或也是一種苦中作樂。 (閱讀更多)
「2068年,聯合國安理會各國簽訂了條約,與全球最大搜尋引擎公司出品的『虫語』(Protobug)合作開發遊戲。」尹文羽的短篇科幻小說〈Protobug〉以未來世界的「遊戲」為舞台,遊戲之中,在小孩子的視點裡,有Buff同時亦有Bug,或都藏著對社會的一些隱喻。 (閱讀更多)
在陳偉森的短篇小說〈微縮挫敗〉裡,夾公仔店與世紀疫情似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夾公仔店風潮的起落,又似乎正見證了這個城市的興衰。「街上陷入更深的沉寂,連以前經營至深宵的酒吧、遊戲機中心此刻都閉上了門。愈是黑的道路,待眼睛適應了後,還是要憑微弱的光線前行。」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