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5-06

位於荷蘭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長期收藏其多幅珍貴作品,近日館方作出一個極為罕見且前衛的舉動,對三件林布蘭畫作進行了全面檢驗,並親自宣布其中兩幅為複製品,一幅則尚未得出定論。館方特別策劃了名為《林布蘭?》的專題展覽,並首次公開展示這三件飽經爭議的畫作,分別為《戴著頸甲的林布蘭肖像》、《老人特羅尼》及《老人習作》,供觀眾一同欣賞。 (閱讀更多)

艾未未新作《迷彩》將登陸紐約四自由公園 引觀眾思考全球暴力衝突影響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5-02

藝術不僅能觸動人心,還能以其獨特的呈現方式,引導觀眾反思社會議題。近日,中國當代藝術家艾未未將在紐約羅斯福島的富蘭克林·D·羅斯福四自由公園推出全新大型裝置藝術作品《迷彩》(Camouflage),探討社會正義與自由等重要主題,並希望引發觀眾思考「脆弱與保護、真相與隱瞞,以及全球暴力衝突的深遠影響」。 (閱讀更多)

奧斯卡推重大改革!強制成員須觀畢所有提名作品才能投票 放寛難民電影製作人參選資格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4-30

奧斯卡作為國際影壇盛事,一直吸引無數電影製作人夢想登台領獎。美國影藝學院(AMPAS)近日公布了2026年奧斯卡的新規定,涵蓋多項措施,包括投票人必須觀看所屬類別的所有提名電影方能投票、規範AI在電影製作中的使用,以及放寬「最佳國際電影」的提交資格等,旨在提升頒獎禮的公平性與專業性。 (閱讀更多)

Netflix CEO Sarandos直言電影業已過時?串流平台以特有方式拯救荷里活?「真正令我擔憂的是人們停止製作優秀電影」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4-29

Netflix、Disney+等串流平台的出現,令人不禁質疑他們正在摧毀以荷里活為首的電影產業,使其逐漸式微。早前在 TIME100 峰會上,Netflix CEO Ted Sarandos直言Netflix 並未摧毀荷里活,反而是在拯救它們,並通過其創新模式為整個荷里活保留了原先會消失的觀眾。Sarandos 指出現時電影產業正處於轉型期,認為讓陌生人在影院哭泣、場場爆滿,甚至多位導演所追求的戲院「共鳴體驗」,已是過時的觀念。 (閱讀更多)

【金像獎2025】《九龍城寨之圍城》成大贏家 劉青雲四度榮登影帝寶座 影后衛詩雅:「難得上咗呢程車,就唔好擔心自己幾時落車」(附完整得獎名單)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4-28

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在昨晚(27日)續於香港文化中心舉辦。去年破億票房的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共獲得九個獎項,成為今屆大贏家。今屆在賽前備受矚目的「最佳男主角」獎項,由劉青雲憑《爸爸》第四次獲得,並在致辭時表示:「我要特別特別感謝爸爸,多謝嗰一位『爸爸』。」首度榮膺金像獎影后的衛詩雅獲獎時十分激動,感激金像獎給予她鼓勵,並特別感謝導演陳茂賢,表示他「在我自己都要放棄時,你無放棄我。」 (閱讀更多)

禁忌文物?英博物館展出由殺人犯皮膚製成「人皮書」展品被批令人作嘔及羞辱人性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4-25

對書迷而言,看到一本設計精美的書封相信都會挑起購買慾。不過若然看到一本由人皮製成的書,又會有甚麼感覺呢?近日,英國莫伊斯會館博物館展出了一本由英國惡名昭彰的殺人犯William Corder皮膚製成的書,更視其為了解歷史的重要工具。不過自展出期間,著有《恐怖的歷史》的作者Terry Deary對展品表達出強烈反感,直言展品是「進一步對人性的羞辱」。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樺加沙日記(擬淮遠三則)

散文 | by Greenly, 羊格, 麥景琪  | 2025-10-01

光之帝國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9-26

詩三首:〈念尼泊爾〉、〈失控練習〉 、〈臺北寫真〉

詩歌 | by 王培智, 俊奇, 徐竟勛 | 2025-09-26

靈感獵人

小說 | by 勞國安 | 2025-09-26

計劃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09-23

藍移吧!

小說 | by 黎喜 | 2025-09-19

當代的某些關係

小說 | by 苦橙蒿 | 2025-09-19

智慧腐蛀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