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24-03-27

終究有這樣的機緣,文學雜誌《無形》要來做詩的專題,恍如考牌。本期主題為「給敬而遠詩的人」,意在推廣詩的入門知識——編輯部中大部分人詩齡極淺,與讀者有同樣的入門心情。這是一個詩更面向大眾的機緣。一來是我們在網絡生態、學校書展與詩歌活動中都明顯感覺到詩的受眾增加,不少學生甚至會主動過來詢問詩集。編輯部估計這和社交媒體上推廣詩的專頁和IG增加、並具影響力有關,致令即使是本來對詩「敬而遠之」的人,都可能在各種渠道中接觸到詩。臉書專頁「每天為你讀一首詩」成員及聲韻詩社社長池荒懸的訪問,呈現了他們在這個時代如何透露各種形式與渠道來推廣詩,如何在向大眾推廣時思考深度與多元性,也讓讀者了解到詩的讀者是如何多起來的。由網絡的路徑入門,接下來是關於新詩的七個關鍵詞與五個常見謬誤,給詩的愛好者做觀念與論辯的工具箱。 (閱讀更多)

香港國際詩歌之夜2023——五月的玫瑰 阿根廷當代國寶級詩人迪亞娜.貝列西作嘉賓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10-31

今年香港詩歌節基金會主辦的第七屆「香港國際詩歌之夜2023——五月的玫瑰」,於10月15日至11月6日在北京、秦皇島、上海、杭州和香港舉行,廣邀海內外眾多詩人、學者、譯者、舞蹈家、音樂家、藝術家,參加朗誦、對談、舞蹈、音樂、影像和跨媒介藝術表演等形式的一系列節目,更邀來阿根廷的當代國寶級詩人迪亞娜.貝列西(Diana Bellessi)作為活動主要嘉賓,貝列西更為是次活動編選詩歌選集,中文版將由上海文藝出版社於 10 月推出。 (閱讀更多)

忘懷時代,但謹記時光──略記小說家王文興

其他 | by 崔舜華 | 2023-11-02

台灣女詩人崔舜華傳來王文興的悼文,想起他輩文青的現代文學啟蒙讀物,書單之中必然列有《家變》,而王文興的小說語法有「破中文」一說,令他得以忘掉70年代社會的勒喉令。文中也憶述了崔舜華於《聯合文學雜誌》和《文訊雜誌》任編輯的時光,關於《剪翼史》難忘的新書訪問,以及截稿日傳真機發出的嗶嗶聲。 (閱讀更多)

【虛詞・文學館在他方】馬華文學館的文化樞紐作用

其他 | by 陳慧寧 | 2023-10-30

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所成立的馬華文學館,致力於收藏及保存馬華作品及史料,成為現今東南亞華文研究資較為齊全的文學館。陳慧寧講述了馬華文學館與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純文藝期刊《蕉風》的關係,也分析了馬華文學館如何作為一個文化樞紐,講好文物文獻的故事。 (閱讀更多)

【新書】《一生一事:做書的日子》後記

書序 | by 李昕 | 2023-11-06

李昕曾於不同的出版社和大型書店任職高位,此次出版《一生一事:做書的日子》,回顧四十年的編輯生涯,不但述及與諸位名家在編輯過程中的交往,也從編輯層面抒發自己的心得與遺憾,是編書讀書愛書人的必讀之書,亦正如商務印書館副總編輯鄭勇所言:「是傳世可期的當代出版史」。 (閱讀更多)

76歲侯孝賢證實罹阿茲海默症 放下台灣新浪潮導演筒退休 新作《舒蘭河上》停擺 、《刺客聶隱娘》成終幕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10-27

時值76歲的台灣新浪潮電影先驅侯孝賢,於25日由家屬證實罹阿茲海默症,無奈宣佈退休,回歸平靜的家庭生活。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黛玉笑了〉:捻花而笑的林黛玉

其他 | by 余永曇 | 2025-07-03

編輯推介

放榜的那些事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7-16

「詩同讀·風格」 海自暗光中顯現,幽禁於琥珀中的顏面 ——讀曹疏影〈fragile〉、〈淡金路〉

其他 | by 畢如意, 季展伊, 張雅婷, 現三, 不與易, 謝曉陽, 李曼旎, 歐陽咻, 嘻嘻, 意寒 | 2025-07-20

2025書展活動推薦 獨立出版另起爐灶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16

Mackapär

小說 | by 徐竟勛 | 2025-07-12

離開拉斯維加斯

散文 | by ⿆卓穎 | 2025-07-12

慢慢游

散文 | by 小煬 | 2025-07-11

蛇美文蛇美人

散文 | by 惟得 | 2025-07-10

執拾遺傳症

小說 | by 彭慧瑜 | 2025-07-07

蘇苑姍詩三首

詩歌 | by 蘇苑姍 | 2025-07-04

散文 | by 俞宙 | 2025-07-04

一天

小說 | by Rudee |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