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6-21

來到國際同志驕傲月(Pride Month),泰國同婚合法化終於在參議院會上通過,成為亞洲第三國家承認同性婚姻,而香港今年的同志力量愈趨壯大,香港逸東酒店今年以「星體圓缺」這種天文現象為靈感,「擁抱圓缺 Eclipsed Bodies, Embraced Pride」作為主題,也響應7月的「身心障礙驕傲月」,舉辦30項多元化活動,包括座談、派對、工作坊、展覽、放映、彩虹雞尾酒和佳宿體驗等,希望反映性/別小眾及身心障礙社群被順性別異性戀霸權,及健全主義所遮蔽的身體和生活經驗,挑戰主流社會上對完美和殘缺的身體二元分類,鼓勵他們走出社會建構的陰影。 (閱讀更多)

西西《哀悼乳房》英譯出版 旋即引來外國文學界關注 費正華:希望西西看見作品在英語世界產生新共鳴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6-20

西西的文學成就及影響力,跨地域亦跨文化,繼《我城》德譯獲獎後,近日美國漢學家Jennifer Feeley(費正華)英譯了西西於1992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哀悼乳房》(Mourning a Breast),譯本由美國著名期刊《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Books出版,旋即引來外國作家注意,並撰寫書評,繼續回應西西的偉大文字。 (閱讀更多)

等某天,共同望銀河那時——訪《月明星稀》演員彭珮嵐、黃衍仁

專訪 | by 曾繼賢 | 2024-06-20

香港的離散故事,始於香港,卻不必終於他方,把故事拓展開去,在幾千公里以外,有條無形的線,跨越不同時區,牽引著離開的人與留下來的人;在香港已成日常的離散,線就交織成網,看似脆弱但堅韌。近日,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將上演全新劇作《月明星稀》,由藝術總監陳炳釗擔任編劇,走訪倫敦、柏林、基朗拿和愛爾蘭莫赫懸崖,編織出多重故事線構成的網,將時空的拉扯收攏在劇場之中,其中演員彭珮嵐(Ivy)和黃衍仁正是手執線頭的人,演繹著香港人的離散故事,嘗試找尋更多連結。 (閱讀更多)

從枝繁葉茂的香港到花果飄零的生命 陳寧:時代無好壞,每個當下都是選擇

專訪 | by 鄧烱榕 | 2024-06-19

若果把香港的發展史想像成一棵樹,那麼八九十年代或許就是這棵樹最為枝繁葉茂的時候。因為那時處處都有機會,人人都有希望,個個都相信自己能攀上這棵樹的高處,摘下絢麗的花收獲豐嫩的果。而事實上,只要你願意乖乖沿階梯向上爬,慢慢還是能抵達那個永續繁榮之地。但不跟大隊走的人,則註定會被雨打風吹去。「但最慘的,卻是那些夾了在中間,高不成低不就的人。本該大熟大勇,最終卻無勇無謀,一事無成⋯⋯他們都被所謂的希望困住了。」 《枝繁葉茂》也是陳寧的首本長篇小說,她以主角葉小路的成長故事出發,描述了那個美好的八九十年代,更記下了那些沒法成為主流、被卡住了的生命。然而,書裡的時代已然逝去,但現在讀起來竟也是你我似曾相識的經歷? (閱讀更多)

人機之亂! 真.無頭紅鶴圖參加AI攝影賽 獲獎後被取消資格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6-18

自從生成式人工智能(AI)面世以來,人機對抗的局面逐漸變得一面倒,但外國攝影師Miles Astray決心維護人類眼球所捕捉的畫面,在1839 彩色攝影比賽 (1839 Color Photography Awards)的「AI 照片組」以一張超現實的紅鶴真實照片,脫穎而出奪得第三名,同時獲得大眾投票獎。但被發現作品並非AI生成後,Astray被取消得獎資格,這行為藝術仍證明人類的藝術沒有在演算法橫行的世道失去影響力。 (閱讀更多)

【新書】《末日練習》序──「後來」的香港故事

書序 | by 王德威 | 2024-06-17

睽違二十年,廖偉棠繼《十八條小巷的戰爭遊戲》後再度推出短篇小說集,《末日練習》集結2005年至近期的創作十六篇,王德威在序中指他的小說構思奇詭,形式多變,難以歸類,以詩人之筆敘述故事,「果然別具一格。」小說集充滿各種有關終末的情境,出入科幻和玄妙之間,甚至從AI生成或轉譯詩歌,用為情節的接駁。當中以香港為主題的作品雖然很少,卻經常在有意無意時,「點」到香港一鱗半爪,廖偉棠流露的情懷更讓王德威聯想到唐君毅讀《水滸傳》的心得。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黛玉笑了〉:捻花而笑的林黛玉

其他 | by 余永曇 | 2025-07-03

一天

小說 | by Rudee | 2025-06-30

詩三首:〈石身〉、〈春天〉、〈無題〉

詩歌 | by 王兆基, 黎喜, 潘國亨 | 2025-06-28

唐格朗(Tangerang)女子

小說 | by 悇愉 | 2025-06-28

科幻小說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6-20

回憶的內在意識

散文 | by 黎喜 | 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