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香港設計師陳濬人(Adonian)第三次參與香港年度設計盛事 deTour的策展。deTour每屆都會由策展人選定一個主題,並圍繞着這個主題挑選展品和設計活動。Adonian參與策展的主題從2020年的「設計本源」、2021年的「有(冇)用」,到今年的「擁有→存有:內在的設計」,可以見到Adonian一直以來思考的脈絡都與設計的本質與作用有關。而今年,他特此聚焦在設計的作用,可以如何與人的內在世界產生關係,繼而相互影響。
「擁有」與「存有」這對概念來自於哲學家和心理學家埃里希 · 弗洛姆(Erich Fromm)的著作《佔有還是存有》,他認為在生產模式日益進步的當代下,物質的豐裕程度漸漸超過人們日常所需。此語境下,「擁有」不過為滿足慾望所服務。弗洛姆認為,現代社會往往以個人擁有的多寡來判斷其人的價值,但真正的價值並非在於擁有的物品,而在於個人的內在本質,即他所提出的「存有」。
「設計中的確有很大部分強調觀感,但設計又是不是單純地只圍繞觀感呢?例如樂器設計,自從有了樂器這個發明,人們就多了一個途徑去用聲音做一個表達,去傳遞彼此腦海裡面的世界。」設計不只是一個為了滿足日常生活的工具,它更是人在「擁有」與「存有」之間的過渡。
主題展覽《Capturing Qi (氣)》- Yoojin Chung
「就好像有些人去挑戰一座山,他的出發點可能是為了征服,登頂時他便擁有了這座山。但我們可以這樣看,在登山的過程,他會經歷很多細微的感覺,如山上氣候的變化、大自然的景色,這些經驗完全是內在的,是屬於『存有』的一個部分。你的出發點可以是擁有,但如果對這個過程有意識的話,它就可以變為『存有』。」對Adonian而言,「擁有」與「存有」並不是涇渭分明、非黑即白的兩個對立面。相反,它們更像是相互遙遙呼應的兩個狀態,如河的兩岸,人可以透過設計之物的映射,從「擁有」抵達「存有」。
以設計滋養人的深層本質
Adonian認為,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價值系統,但未必每個人都可以意識、理解自己的價值系統是什麼。「有些價值系統是被灌輸的、有些價值系統是約定俗成的、有些價值系統則是透過自己的思索而形成的。我認為它們各自之間是有分別的。而一些體驗、感覺是可以讓人進入安靜、沉思的狀態,而設計則是一個好的工具,去引發這個提醒。」
提到沉思,下意識地會想起人面對大哉問、大議題時肅穆以待的表情。但Adonian說,那樣的狀態並不一定是嚴肅,也可以與玩樂有關。「譬如一張彈床,為什麼彈床可以這麼好玩呢?其實就是因為它改變了我們平時的動作。我們有一個被日常生活所形塑的身體動作,如何行走、如何休息,你會見到不同人之間都有高度的相似性。但我們一去到彈床,我們就無法控制自己的動作,它顛覆了我們生活中的『常規』。」
主題展覽 《Passage to the Lake 》- Moon Seop Seo
沉思的前提在於抽離:抽離重複的日常,更抽離由重複日常所賦予的慣性。因為唯有在這種抽離的語境下,我們才可以以身外身的身分去重新審視生活中種種微細的感覺,亦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所經歷的一切才不會外在於我們,而因我們的意識、覺察,繼而理解它們與自己內在的關聯。Adonian提到一位今次參與deTour 2024的韓國設計師Moon Seop Seo的作品《Passage to the Lake》,「這個設計看起來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小水池,水滴會從頂部墜落至水池中。但它會讓人有種安靜下來的感覺,因為你可以從中觀察到一些平日難以察覺的細節,例如水珠的型態、滴落時泛起的漣漪。」
主題展覽 《Passage to the Lake 》- Moon Seop Seo
透過實質的擁有去理解人的存在
與形而上的抽離不同,deTour 2024展覽先是強調物的「擁有」,那是一種實際的空間、實際的物質,當中反映的,是作為人的實際慾念與需求。「對我來說,要達至無慾無求是不實際的。我相信人是需要物質的,重點是怎樣在需要物質的前提下又不依附於它。」
物質上的設計天然承載了人的慾望:因由想要達成的目的、發揮的功能、具備的特質,所以才會應運而生。這種設計的邏輯尤其見於建築之中。「你看尖沙嘴的聖安德烈堂,它的設計角度坐東向西,即是說無論你日出日落,太陽光線都一定會穿過玻璃濾鏡。這完全就是一種設計上的考量,它以實在的存在形式,去讓我們感受、反思一些形而上的事物。」
無獨有偶,這次的公開招募也邀請到由建築師張駿翔與趙曉旭經營的營城計畫 (URBAN PROJECTION)所帶來的作品《內外之間》。
deTour 2024 獲選作品《内外之間》- 創作單位營城計畫張駿翔、趙曉旭
《內外之間》是一個空間裝置,原型是一面區隔內部與外部空間的U型牆。從外部看,裝置看起來如一座雕塑,多面體的構造在不同角度、不同距離都呈現出不同的型態。內部空間窄小,只可容納一人在內,進入以後會在鏡中的折射中見到一抹綠植的倒影。
deTour 2024 獲選作品《内外之間》- 營城計畫
張駿翔說,「這個裝置的內外空間都是對存在的隱喻。在外面時你身處在一個公共空間之中,我們都有很多不同身分,不同的人會用不同的視角去看你。但在裡面,只有你自己一個,和面前鏡子中植物的影像。一些關於自己存在的想法很自然會流露出來。」
感受自己的存在,面前的影像卻不是自己,而是一株植物。趙曉旭說,因為植物的存在形式是很純粹的。「人的存在有很多慾望,想擁有這些那些,並通過擁有的物質去定義自己。但植物沒有這樣的思維,它的存在很純粹,它所要的只是陽光、空氣與水。它的存在就是為了它的生長,它的生長就僅是為了它的存在。」
以作品與人對話,透過創作理解自己
「存在」這個形而上的概念,透過實際的物——兩塊鏡子、一株綠植——在折射中將這種感覺帶到觀者面前。問及這個概念是如何誕生的,張駿翔說源自於沙特的短篇小說《牆》,故事講述在西班牙內戰期間,戰俘面臨著即將受槍決的命運。在這個戰俘不得不想像死亡會如何降臨時,他想到,「我想,到那時我一定想往牆里鑽,我會使盡全身的力氣用背脊去鑽那道牆,牆頂著我,我鑽不進去,就像在噩夢中那樣。」最後一刻,唯一可以支撐到人的存在的,就是背後那面牆。人是如何進入牆內的呢?這個想法一致縈繞張駿翔的腦海,於是他便決定要做一面牆,讓人可以進入裡面。
deTour 2024 獲選作品《内外之間》- 營城計畫
牆內的空間又有什麼呢?趙曉旭想起自己以前在中國的園林裡,空間深邃而暗沈,外面沒有鮮豔的陽光,但她卻能看到很明顯的綠意。「那一刻的我覺得很孤獨,但又很安全。自己的存在似乎開始消隱,但又感覺到當中有種平靜。」她說,那一刻好像《聖經》裡說,宇宙混沌初開,慢慢有了光、有了生命。
一切都源自於過往的經歷與記憶,即便是建築物的輪廓與材質亦然。《內外之間》採用了木作為建築材料,沒有刻意遮掩木質本身的紋路和觸感,透過層層堆疊形成宛如無限空間的型態。「這種想法源自於我的夢境,我常會夢到那樣的空間。醒來後便以炭筆畫記錄下來。夢境中總會有一瞬間讓你覺得既奇怪又合理。所有元素都是你知道的、你熟悉的,但你的感覺、你的感知又會讓你覺得很陌生。」
個人的私密經驗透過實際的物、實際的空間體驗,與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對話。
張駿翔說,在介紹他們的設計時,總需要講得很有邏輯、很有理性。但他們亦坦然,創作時其實一切都不是這麼明晰,甚至到作品完成後,他們亦有許多模糊的地方。「像一開始我很想做一個鑽入牆內的空間,但它具體是什麼呢?我一直都不太知道。反而在做的過程,我們慢慢尋找、理解自己的形象是什麼,才有了這樣具體的物質空間。但即便在完成之後,有許多的感受、對這個作品的理解,反而是在與人溝通的時候,聽別人的回饋才想到,噢原來是這樣的。」
不僅單一作品,或者整個展覽亦是。Adonian自己回想前兩次參與策展的deTour 設計節,許多人、甚至一些行內的設計師看完以後都會跟他說,看不明白。「認識自己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過程。是因為有不理解的地方,才會一直想要探索。我認為,一個展覽中有不理解的部分是重要的,那些不理解的地方,才是沉思的開始。」
deTour 2024 – design festival 設計節
Having → Being: Designing Inner Worlds
擁有 → 存有:內在的設計
日期 Date|2024.11.29 - 12.15
時間 Time|11:00 - 20:00
地點 Venue|PMQ元創方 @pmqhkdesign
詳情 Detail |http://detour.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