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補習班》:為陳俊志而寫的後青春霓虹詩——訪導演藍正龍

專訪 | by  曾繼賢 | 2023-11-22

由臺北電影節的閉幕片,轉戰到香港亞洲電影節「影迷別注」單元的《成功補習班》,是為金鐘視帝藍正龍演而優則導,轉型導演的第二部長片作品。故事源自藍正龍14歲時遇上補習班老師,亦是後來成為著名男同性戀紀錄片導演的陳俊志,多年來亦師亦友的情誼,以及青蔥歲月的片段,引導他以真實改編的方式,記錄這些已然逝去、無法忘懷的人和事。早前藍正龍出席香港的放映場次與觀眾會面,事前接受訪問,分享關於同志題材、與陳俊志老師的往事,以及執導心得。


好多謝一天你改變了我


香港觀眾入場觀看《成功補習班》,相信隨即迎來一種親切感,因為開場便響起了張國榮的〈Monica〉。藍正龍表示一直渴望拍具跳舞元素的電影,於是他將〈Monica〉作為首尾呼應,在電影結束後放置彩蛋,邀請全體演員以一鏡到底的方式共舞,還原了以往補習班的青春快樂時光。


華納提供)


他與編劇王靖惇討論時,發現需要一首具時代意義,以及與愛情有關的歌曲烘托故事,編劇便推薦〈Monica〉,聽後覺得很是合適。雖則故事描述的是已逝去的愛情,歌詞卻表達出一種感謝的心情,「雖然已經say goodbye,但我想要keep the love in my film until the end」。要感謝的,都成就了今天的藍正龍,《成功補習班》要告別的是藍正龍的青春、在補習班所遇見的同學,還有「誰能代替你地位」的陳俊志老師。


藍正龍曾解釋〈Monica〉是80年代的潮流金曲,而張國榮「這位superstar讓我們了解到另一種姿態的美,所以這首歌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所謂「另一種姿態」,當然是指向張國榮的「姣靚型寸」,其不分男女的陰柔特質,以及他跨越性別界限的藝術追求。


《成功補習班》呈現了一部分90年代臺灣的同志運動,而對岸的香港也正值同志運動發展的重要階段,社會逐漸聽見同志的聲音。當時張國榮正處於洪流之中,我們會想起他與唐鶴德的故事,以及1997年與梁朝偉合演《春光乍洩》,令人驚覺同志關係本是純粹,只是回歸人類基本的情感需要。在訪問中,藍正龍繼而透露陳俊志十分欣賞張國榮,〈Monica〉也是他的愛曲,令這選曲除了貼合故事主題,也印證了兩地同志的奮鬥歷程,為電影添了多一層意義。


臺灣的霓虹奮鬥史


《成功補習班》似是一首後青春的霓虹詩,電影中三位青春正盛、準備聯考的高中生:張正恆(詹懷雲 飾)渴望與陳思(林奕嵐 飾)戀愛、程翔(邱以太 飾)與張是密友,後來發現對他有戀慕之情、和尚(巫建和 飾)則是受父親⾼壓管教下的易服者,後來萌生出變性的念頭。三人在補習班遇上小志老師(侯彥西 飾),在其栽培下探索性別的光譜,尋找自我,擁抱愛。張正恆在結尾後設地開始撰寫《成功補習班》的劇本,一如藍正龍回望這段年少的一場性別教育,以青春的動人側面反映了同志的時代掙扎。


(香港亞洲電影節提供)


電影中看似配角的小志老師,角色原型是著名男同性戀紀錄片的臺灣導演陳俊志,卻是藍正龍心目中的主角。陳俊志身為性別人權運動者,一生致力關注同志的生命故事,其作品《美麗少年》更於1999年成為臺灣首部在電影院放映的LGBTQ題材紀錄片,在臺灣同志運動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他曾形容陳俊志十分博學,似是賢者,「他會很活潑地跟你分享同志的生活與掙扎,令你不會覺得是一個很嚴肅的事情」,他表示見證老師參與運動,是一種「好奇、驚嚇、了解、吸收」的過程。在藍正龍眼中,以往人們以非黑即白的態度去把握事物,以致很多同性題材的電影都是悲劇式結局,也就是反映當時的真實。


陳俊志於2018年不幸因心因性休克於家中離世,令藍正龍失去了一位最為珍重的老師、朋友。奇妙且遺憾的是,在《美麗少年》首映廿年後,也是陳俊志離去的翌年,臺灣於2019年成為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隨後又產出《我的靈魂是愛做的》、《親愛的房客》、《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此等大熱同志電影,人們看待議題的觀感逐漸轉好,明白「性小眾需要被認同」,回歸互相尊重的倫理,同性題材在不同媒介上變得「多元、colourful、開放」。


藍正龍表示老師投身同志運動多年,「很可惜沒看到這一天。」被問及同性婚姻合法化是否開拍《成功補習班》的原因之一,藍正龍承認兩者有所關聯,劇本初稿中亦有同性婚姻的探討,「但是我們認為電影本身不能承載太多議題,而同性婚姻這個議題實在太大、太嚴肅了,所以想先處理個人情感、青春的題材。」


贈你一部看見彩色的攝錄機


《成功補習班》的主角張正恆有個攝影夢,小志老師除了灌輸他正面的性別觀念,更送了他一部攝錄機,這種啟蒙彷彿給了他一個看見彩色的棱鏡,一個觀看世界的全新角度,也鼓勵他去追夢。


(台北電影節提供)


在現實中,藍正龍在14歲遇見陳俊志,後來陳俊志從補習老師變成紀錄片導演,而藍正龍也在2019年推出首次執導的作品,從演員到導演,也是因為陳俊志。


他承認開拍《成功補習班》是勇敢的,因為它不像三幕劇,既不全面,也不商業,「比較算是我的個人觀點」,而這種「任性」的作風正是繼承自陳俊志老師:「在不傷害人的前提下,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然後勇敢去表達。」藍正龍對外表示此作是為了追悼先師,但從心底裡卻說:「其實我不想以任何方式去懷念他,我只想跟他聊天」,更見二人交情之深。


那還是社交平台未開發的年代,二人在電話互吐苦水,也會到訪對方家中。某年陳俊志從紐約返臺,騎著電單車與藍正龍遊盡臺北的大街小巷,說著要模仿王家衛的拍攝風格,當時風馳電掣的攝影經驗為年少的藍正龍帶來震撼,「我看見老師專注於攝影裡的快樂,讓我很羨慕,讓我覺得影像、拍電影的魅力是沒法阻止,似有種生命在攝影機裡面」。於是,他寫了「將某種生命力交付於一個迷惘的學生」的情節,重現自身生命與攝影連結的瞬間。


(翻攝自陳俊志臉書)


他們從相差十二年的師生關係走到摯友,再成為同行,一個幕前一個幕後,二人的話題有更多交集。藍正龍執導至今五年,交出兩部長片,自言幸運,卻更感受到老師當時「孤獨但勇敢的心境,因為紀錄片有時是橫衝直撞的,內心很易遍體鱗傷」。電影業行內有「攝影師是導演的左手,剪輯師是導演的右手」的說法,但陳俊志當年一人掌鏡操刀,逐格膠片剪下又貼上,更讓藍正龍心感佩服,也明白老師多年來的堅持,「只能說respect」。


自編自導自演 痛並快樂著


作為一個新晉導演,藍正龍仍在學習路上,他希望在每個部門都學一遍,「以後拍戲才不會有那麼多問號」。此次自編自導自演,一人分飾三角,他曾形容最大挑戰是籌集資金。他補充找編劇討論劇本也花了一年,然後嘗試過創投、公開募資,最後請求相熟好友及幾個前輩幫忙才成事,「有構思很容易,但用你的構思說服投資者是最難的,不是對方說句支持就行」。


他形容這段旅程是痛並快樂著,「集資的時候很痛苦,集到資就很快樂,拍攝的時候很痛苦,剪接就很快樂,與觀眾分享也很快樂,兩者一直並存。」談到剪接,就是忍痛剪去「枝節」,我們眼中的去蕪存菁,都是導演的忍痛割愛。他捨去了一些搞笑的、情感的、誇張的情節,「最後剪去了快30分鐘」,總是拍到超時的藍正龍,笑言自己比較適合拍影集。


(香港亞洲電影節提供)


某次散步,藍正龍頓時發現,走著走著,《成功補習班》這條路已然走了四年,很感恩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能夠好好告別青春。對於此次創作的滿意程度,他表示「後悔是一定會有的,但求下次無悔。我一直認為累積經驗很重要,世界很大,你永遠都可以發現『電影原來可以這樣拍』」。


演員與導演,幕前與幕後,藍正龍享受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工作模式之間游走。2015年,他憑《妹妹》奪下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但他不曾止步,換過崗位說:「導演是我目前沒有做得很好的事情,所以我還想學,還想做。」在席間可以感受到藍正龍強烈的分享慾,好像蘊藏了許多題材等待向觀眾一一揭示,「如果幸運完成下部電影的話,我還想翻拍小說」,他表示特別喜歡馬來西亞作家黎紫書的《流俗地》,讀畢後甚至找方法聯絡她。他續分享很欣賞香港導演陳可辛,認為他是個「浪漫的人」,而韓國《原罪犯》的希臘神話意味也很吸引他去學習。



談到未來計劃,藍正龍透露下部作品的初稿早於2003年構思,與親情、生命的奧妙有關。但他認為「創作的過程中必須有一個真空的階段,去進行自我對話」,而今年到處奔波的他,還需時間整理自身,好好審視初稿,盼望於明年年底籌好資金。但一想到下部作品又要走一個四年的話,他打趣說道「還是有點怕」。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曾繼賢

熱門文章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關於爸爸的兩位小演員〉

影評 | by 毛曄穎 | 2024-12-12

編輯推介

迪士尼刪除新作的跨性別元素

報導 | by 虛詞編輯室 | 2024-12-21

飲江詩兩首

詩歌 | by 飲江 | 2024-12-19

Fahren

散文 | by 言水 | 2024-12-19

被時間觸碰的光之羽

散文 | by 賴志豪 | 2024-12-14

張愛玲與宋淇談瓊瑤 也談亦舒

歷史 | by 馮睎乾 | 2024-12-12

法協記憶與逝水年華

散文 | by 箋箋 |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