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香港Art Basel核心外圍的本地創作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3-27

Art Basel香港2023正式開幕,今次展覽為2019年後最大規模,展示了來自32個國家和地區,共177家藝廊的精彩作品。網上眾多媒體已搶先報導一系列國際名家大作,列出吸睛看點,固然引人入勝,但虛詞編輯部卻希望走進核心外圍,介紹Art Basel場館的本地作品,藉此機會了解來自本地藝廊與機構,同樣值得注目的創作。


介紹之前,不妨先講講今年的新氣象。首先,在俄烏戰爭、美國和瑞士銀行破產、中國房屋問題等各種因素下,據稱今年銷售額緩慢,有數間畫廊都表示未能吸納太多新客戶,只能抓住一些回頭客以防流失。其次,流行藝術與社交媒體互相助燃,展覽的「神壇」地位不再,相對以往的神秘面紗,打卡位明顯增多,很多畫廊與機構都依賴KOL或主流媒體以爭取曝光,展覽內容亦多以最安全大眾的消費主義為主題,甚少牽涉政治,最多只以一些隱喻踩踩紅線。事實上,Art Basel也經歷了一次大洗牌,雖然相較往年,今年匯聚到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但與此同時,許多本地藝術家已然離港,過往熟悉的面孔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新興的藝術家,以及新加入的持份者。如近年新建的M+、翻新過後的香港藝術館,還有很多新興畫廊,在疫情期間一直蓄勢待發,今年都各自舉辦不少活動,在這次Art Basel中正式登場。


這幾年世界大變,香港亦不一樣。在種種不再如常的情況下,讓我們看看這些本地創作呈現出怎樣的香港面貌。


1) 亞洲藝術文獻庫:「等未等身:香港藝術的另一種肖像」

藝術家:C&G、梁志和、白雙全、黃慧妍、楊秀卓及楊嘉輝


fecb15d2-546b-4753-9aa2-a69e214d42f7 2


亞洲藝術文獻庫創辦於2000年,旨在保存亞洲近代藝術的多重歷史,促進相關資源的流通,去年翻新後新增的香港特藏室,更收藏了逾2萬份有關香港的藝術檔案。是次參展的六位藝術家分別利用了亞洲藝術文獻庫藏品,為他們自選的藝術家創作「肖像」,以此打開香港藝術歷史的討論。


6e994060-5bd6-40ac-ac5c-ce33a19c90986fc716ad-939a-478c-8468-ed6c27145e83


藝術家白雙全以近日於地鐵刊登清潔廣告,一直身體力行從事藝術創作的程展緯作為創作起點。他邀請負責打掃文獻庫的清潔工Riya,從有關程展緯的書刊中選出三本,拍攝成為作品。另一方面,其實白雙全的母親也是一位清潔工,靠打工養大了他這一個藝術家,不禁讓人想起,前陣子被活化成畫廊,轉眼卻被無情清拆的葵涌邨垃圾房,這些在邊界以外的藝術,又或者程展緯的行為創作,都考驗著我們書寫香港藝術歷史的方式。


【文藝follow me】 「母體錯誤」:荒謬都市下的時間——訪問程展緯


d3f963c9-7afa-4912-a858-e5cfb4336c06 27cf2b87a-6079-48ee-a2b0-caa4960549bc

藝術家梁志和挑選的,是一位「不想被記住」的藝術家。1988年,梁志和曾以口述歷史的方式訪問了二十八位香港藝術家。二十多年後,當他希望把訪談整理出版時,卻遭其中一位受訪者盧壹麟婉拒,彷彿是要取消自身存在的痕跡一樣。於是梁志和選擇拍下這盒密封的採訪資料,以別樣的方式記錄了這位藝術家。不禁讓人想起卡夫卡曾托朋友在他死後燒光所有作品,最後卻被公開,甚至連他的肖像,都被印在世界各地書店出版的書籍封面。個體能否控制自己被歷史紀錄或遺忘?文獻資料的存在意義又是甚麼?


bf29a4d2-a0ad-4d9b-94f5-ec8e1a014589eb003495-2b5e-4bce-bef3-7d1a9a14a351


藝術組合C&G選擇了他們的良師益友王純杰進行創作,將其相關書籍堆疊在他於1997年有份創辦的牛棚藝術公社舊址門外。藝術家之間的牽絆與友誼,可能比藝術作品本身更具珍藏意義的回憶,都超越了文獻的邏輯,又一再令人思考呈現藝術家以及藝術歷史全貌的方法。


2 Gallery Exit 安全口

藝術家:君士坦丁、陳惠立、陳翊朗、鄭虹、鄭婷婷、智海、周俊輝、周紫羚、韓幸霖、鄭潤慶、簡喬倩、鄺詠君、李寧、​林穴、呂振光、曼樂婷、倪鷺露、沈軍翰、鄧啟耀、黃進曦、胡愷昕


Gallery Exit 今年有不少藝術家參展,當中一些作品都與香港息息相關。如智海的《九龍車站》及《等海》、周俊輝參考《臥虎藏龍》的油畫、李寧的《同枱食飯》等,都以不同方式回應著如今的香港。而鄧啟耀的《中山紀念公園》畫作,是承接去年《中山公園》的作品,前者由香港政府設立,後者由中華民國擁護者設立,同樣是紀念,卻因近年的政治局勢變化而有大相逕庭的遭遇。畫中可見公園變成露營營地,紀念碑上更似是搭上一件衣物,讓人反思失去紀念價值的紀念碑到底是甚麼。小編也不禁想起米蘭昆德拉在《可笑的愛》裡寫的〈舊鬼讓位給新鬼〉,故事中的老婦人因忘記續約先夫墓地的租金,其墓地便轉租給其他死者,令其先生「死了第二次」,當中紀念碑亦與自我的身分有關,同樣探問著紀念碑的意義。


34536500-bdda-49c2-a86a-16c548b76203

鄧啟耀《中山紀念公園》


537d3f31-1096-486f-b591-18fc18435f1b

智海《等海》


abhk2023d_origchow-chun-fai-2023-oil-on-canvas-120-x-180-cm_orig

李寧《同枱食飯》與周俊輝參考《臥虎藏龍》的油畫


3 Blindspot Gallery 刺點畫廊

藝術家:陳維、鄭燕垠、何兆南、廖逸君、陸浩明、Kristian Mondrup、徐世琪、楊沛鏗、王拓、楊東龍


Yeung-Tong-Lung-Night-Shift-2022-Oil-on-canvas-200-x-260-cm-min

楊東龍《夜間工作》


South-Ho-Siu-Nam-After-Every-Daily-I-2023-water-color-on-archival-inkjet-print-80-x-100-cm-image-size-91-x-112cm-paper-size-36-x-44-inch-min-1South-Ho-After-Every-Daily-II-2023-80-x-100-cm_framed-min

何兆南《後平日常I》及《後平日常II》


Trevor-Yeung-Mr

楊沛鏗《屋簷下的擁抱先生》(2022)


刺點畫廊今年參展的藝術家亦來自各個界別,其中楊東龍的《夜間工作》相當耐人尋味,描繪了一位立於道路工程中央的「電車先生」。他頂著一頭粉色龐克髮型,身穿一件斑斕背心,戴上口罩,望向畫布以外的遠方。維修進行到一半,後景卻有著被遮擋的香港字眼,以及被馬路牌擋住的綠色電車。在這作品中,彷彿一切都被掩蓋,但電車先生卻堅毅地直視前方。另外何兆南的作品《後平日常I》及《後平日常II》,以他2019年拍攝的黑白攝影系列為背景,在被塗抹的城市中,以彩色方格填滿僅餘的天空。格子的手繪過程非常冗長耗時,但這是他自2013年起為悼念亡父而進行的創作,盛載著多層的意義。至於楊沛鏗的《屋簷下的擁抱先生》,以2018年的颱風「山竹」為靈感,以13棵凝在半空被捆綁的發財樹,彷彿象徵著動彈不得、身不由己的狀態。


四十年後仍然繪畫——訪楊東龍:「繪畫與我同在」


4 Para Site 藝術空間

藝術家:IV Chan


DSC_8503-1800x12006bbed536-c5fd-4252-afcb-2bcb85e80efc


IV Chan的創作大多與身體有關。今年與Parasite合作,作品《溺星泄月》以小朋友的排泄物為主題,在雙層床的裝置中,一堆排泄物傾瀉而出,彷彿象徵了小孩子對尿床的恐懼以及對大小便的想像。展覽牆上則掛著兒時的塗鴉畫板,裡頭置入小朋友幻想的排泄物怪獸,例如以內褲製作出可愛的小怪獸,充滿奇想。IV Chan更特意在內褲上將尿跡繡成玩具珠子,將原本羞恥的罪證變成可玩之物,甚至被讚揚般被貼堂,彷彿是要借此去除我們對身體製造的污穢之標籤。


5 1a space 1a空間

藝術家:阿三、鄭凱殷、張景威、周睿宏、傅至雅、馮倚天、林昕彤、林海怡、勞麗麗、莫頌靈、梅愷盈、魏素芬、岑愷怡、Harrison WONG、黃康迪、黃麗貞、楊樂瑤


1a space今年以Growing Art為主題,與不同領域的藝文工作者一起栽種藝術。在以植物種子製成的紙上,印上了各個藝術家名稱與作品,讓觀眾拿回家種植成向日葵、薰衣草等美麗的花朵,以別樣的方法,鼓勵觀眾尋找適合的土壤,將藝術家的創作延續下去,好好栽培,好讓它開花結果,由此引申出關於環保、成長、藝術等議題。


40db06a7-5bb7-4862-a853-d8f0d1e8c9086e26bd9b-bce5-4fd2-9e11-2f9a1d1d61b7


78967aea-9509-4cf1-9e7e-313e70ea1afece489a60-8851-4731-9492-b199081ade43

莫頌靈與勞麗麗的作品


在這些畫廊以外,Hong Kong Open Printshop(香港版畫工作室)、Grotto Fine Art(嘉圖現代藝術)、香港藝術中心等都展出了非常優秀的作品,希望在Art Basel期間觀眾可以認識一下本地的藝術家,在展覽過後繼續支持本地創作。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2024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詛咒

時評 | by Àlex Vicente(翻譯:印卡) | 2024-10-11

還有什麼能療癒你

影評 | by 鄧小樺 | 2024-10-10

不丹,並不簡單

影評 | by 穆純 | 2024-10-07

家訪

散文 | by 孫樂欣 | 2024-10-02

黑吧敬酒

書評 | by 惟得 | 2024-10-02

張愛玲金句,有時比周星馳更好笑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