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艺鵠 ACO:卡夫卡也要新包裝

其他 | by  李顥謙 | 2018-09-02

艺鵠書店的名字,是從英文ACO(全寫是 Art and Culture Outreach)音譯過來。有著天鵝形態、藝術之鳥的意思。至於為何選用這個「艺」字而非繁體「藝」字,創辦人May Fung 馮美華笑說:「沒甚麼原因,純粹想表現書店的與別不同。」


艺鵠開業的時候,坊間已有序言、樂文等售賣中文書的獨立書店。「那時是2008年,馬國明的曙光書店剛剛結業,我接收了他的書藉。當時1樓有一個租戶搬走,我們便進駐那單位,開英文書店,賣一些主流沒有的、以人文理論與文化研究為主的書。」2014年,艺鵠搬往14樓的現址,佔了全層兩個單位:一邊是素色綠牆,清幽恬淡的辦公室;另一邊則是四、五百呎的店面範圍。單位之間以趟門分隔,具空間感;而店內只有少量的書桌書架,可以容納六七十人走動。空間如此明闊,艺鵠給人的感覺,並不像一般的樓上書店。


紅酒箱當書架 卡夫卡也要新包裝


May Fung 從事影像創作出身,亦涉獵劇場等媒介,關注各種以藝術為本位的論述。因此在艺鵠店內,讀者必能找到大量的藝術與學術書籍。如斯洛文尼亞學者齊澤克(Slavoj Žižek)的選集;而近門口的角落,則擺放著富德樓團體的出版物,像本土研究社的《棕跡》。


店內最顯眼的,是十數個由紅酒木箱變裝成的書架,簡樸而不失典雅味。而除了理論與研究著作,艺鵠也會售賣當代文學書籍。「很多哲人、作家都是歷久不衰的。即使一百年後再讀他們的作品,地位也是不會改變的。問題是,我們怎樣做好新的包裝。」May Fung 便舉出了卡夫卡(Franz Kafka)作例子。書店中的卡夫卡小說選集,就以更藝術性的設計吸引讀者。只是買英文書的顧客還是外國人較多;本地大學生,好像對英文書不抱太大興趣。


面對局限,艺鵠不得不像卡夫卡的小說一樣,轉形蛻變。三年前開始,艺鵠售賣華文文學書籍;去年更嘗試獨立出版,策劃璇筠的詩集《自由之夏》。「我們覺得這作者、詩集有selling point,便去做。從排版、分銷、找台灣宣傳,一切都是學習的過程。」May Fung 亦預計,將來會有版畫故事集、甚至本地文學作品的出版推出。


DSC_0562


DSCF1056


DSC_0596


DSC_0565


香港最缺乏藝文空間


艺鵠另一個重要角色,就是管理富德樓業權的慈善藝術團體。自2003年起,May Fung便在業主「達微慈善基金」的支持下,廉價地出租單位作藝術家、文化人基地之用。過往的采風、藝術地圖甚至黑紙都曾經在富德樓落戶。直到今天,艺鵠已經管理著20個藝術團體單位。「其實在新加坡,八十年代已經有Art House的出現。香港偏偏就沒有這種地方。我運用在油街、牛棚的經驗,放在富德樓,組織不同的藝術單位,讓團體自行發酵。」


香港最缺乏藝文空間,而艺鵠也扮演近乎帶領者的角色。它就像一棵大樹,提供資源養分,串連不同的群體,讓彼此互動交流,「我們是變色龍,既會在書店賣書,也會將書店變成活動場地,透過不同活動傳播知識。所以書店多不多書,賣了多少書,不是我們最關注的事」。像「我要讀書 I Wanna Read」。活動中,艺鵠會邀請不同媒介的創作人會成為書本的「代言人」,談談書本對自己創作的影響。電影人黃飛鵬、戲劇導演馮程程等都是讀書會上的嘉賓。May Fung 說,這是富德精神:「共享」、「分享主義(Sharism)」的體現。因此,不同界別的單位、藝術家都在艺鵠舉辦過展覽。像璇筠《自由之夏》的詩畫展;馬琼珠「時間曾經打一個摺」個展;九十後社會紀實的年初一相展等等。


在剛過去的「『夜未央』馬玉江個展」,艺鵠就出租了六樓的展覽空間,讓策劃人朗天替藝術家舉辦馬玉江展覽。過程中,他們連結到房慧真、白雙全、盧燕珊,並分別以講座、對談、評論回應的方式,實現兩岸三地文化人的對話,凝聚到小眾的藝術家社群。


書業黃昏下 另一種聲音


因為艺鵠不斷的嘗試與堅持,使得各樣獨立與小眾的文化活動得以誕生,引起迴響。今年七月,艺鵠就在會展之外,聯同一眾獨立出版商舉辦為期一周的迷你書展。May Fung 認為,對應在會展舉辦的主流書展,迷你書展形成了「另一種聲音」。


店長阿洋就笑言:「除了合作單位皆在社交網絡宣傳書展,也因為明報A2版面的報導,令到不同年齡層的人來臨光顧。」經理Susi 就統計,迷你書展共賣出了近二百本參展商的書、二百多本艺鵠售賣的書。當中暢銷書有《農人之野望》、《我愛Art Basel》、《行出一小步——從我到我們的社區實驗》、《家在街:香港自建社區》與《九十後社會紀實:年初一紀事》。以獨立書店與出版社來說,算是十分鼓舞的成績。


未來,艺鵠亦會嘗試更多伸展性的、在富德樓以外的計劃,將富德精神傳播得更遠。「艺鵠與富德樓的藝團,一直都在『陽光之下做事』。」May Fung 的這句說話,在日暮途遠的香港,更顯難能可貴。


DSC_0138


DSC_0141


DSC_0142


_________


後記:


艺鵠書海無邊,實在有不少值得介紹的書籍。有見及此,筆者邀請了阿洋、Susi 與副經理Mimi 推介他們注意到的好書。


阿洋 |


《Hong Kong Soft Power (Hardcover) Art Practices in the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2005–2014

Frank Vigneron 著

|作者是中文大學藝術系教授及系主任,剖析和整理香港藝術從2005年至2014年間的發展、與社會的關係。內容涵蓋香港藝術生態、本地藝術家風格的潮流與特徵甚至水墨藝術在香港的傳承變奏,是了解香港近十多年藝術發展的重要讀物。


我不要在孤獨中死去》

珍珠末 著,含蓄 插畫

|作者關注情緒問題、孤獨與生死的意義,卻沒有刻意對應時下的自殺浪潮;反之鼓勵讀者思考「重新選擇生命」的意義,亦探討社會化與保留個人自我之間的矛盾。|


Susi |



《初代懷中妖怪圖卷》

洪忠傑 著

|洪忠傑是九十後創作人。他利用了日本動漫寵物小精靈(Pokemon)的小精靈角色,繪製一本本地的妖怪圖卷,創意十足。在他的筆下,比卡超、水箭龜、噴火龍都被想像成有趣親切的地道妖怪。|


《Sleep》

Onion Peterman 著

|Onion Peterman 畢業於浸會大學,是十分具風格、才華的藝術家。她的書作無論是切割、質感都十分獨特,插畫亦閃現靈光。《Sleep》就描寫城市人整夜失眠,在床上玩電話消磨時間的孤獨無聊。|


Mimi|


《Outloud Too》

Vaughan Rapatahana, Kate Rogers, Madeleine Slavick 編著

|「Outloud」香港歷史悠久的朗誦會。而這本《Outloud Too》,就展現出本地英語詩人的面貌。|


《Narrow Distance》

謝嘉敏 著

|一本呈現香港LGBT族群的親密空間、如何在狹窄城市中互動關係的攝影集。透過節制、冷靜、恰到好處的照片,謝嘉敏展現出常被主流人忽視的少眾日常、情事光影。|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李顥謙

太多阻擋,太多粉碎。

熱門文章

關於爸爸的兩位小演員

影評 | by 毛曄穎 | 2024-12-24

張愛玲與宋淇談瓊瑤 也談亦舒

歷史 | by 馮睎乾 | 2024-12-12

編輯推介

迪士尼刪除新作的跨性別元素

報導 | by 虛詞編輯室 | 2024-12-21

飲江詩兩首

詩歌 | by 飲江 | 2024-12-19

Fahren

散文 | by 言水 | 2024-12-19

被時間觸碰的光之羽

散文 | by 賴志豪 | 2024-12-14

法協記憶與逝水年華

散文 | by 箋箋 |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