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10-13

由香港建築師學會雙年展基金會主辦,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規劃師學會及香港設計師協會共同協辦的本地建築界盛事「港深城市 \ 建築雙城雙年展(香港)」,今屆香港的四個展覽場地選址北角(東)渡輪碼頭、中環街市、中環與尖沙咀的天星碼頭進行,並以「集籽種城」作為主題,集合五十多個探討城市、建築及建構環境議題的參展單位,共同探索我城未來的方向。今屆策展團隊的其中四位成員何尚衡、盧韻淇、徐卓華與龍文菁,除了分享在碼頭舉辦「雙年展」的原因,也從「Resilience」蘊含的意義,談及今屆參展作品如何體現城市的韌性。 (閱讀更多)

香港文學特藏二十周年展:水曲悠悠無盡時,回眸香港文學的身世

報導 | by 鄧皓天 | 2022-10-17

正於中文大學圖書館舉行的「香港文學特藏二十周年展」,展覽不一味以書籍為主題,同時希望給大眾展現作家的更多面向。回顧當初文學資料庫成立的初衷,黃念欣教授笑言香港文學資料庫在有心人的悉心整理和作家們的慷慨捐贈下變得愈來愈豐富,館方希望能夠提供予大眾有系統,方便且詳細的資料庫,讓人們有興趣時可自發查找香港的文學作品,甚於以積極的姿態推廣香港文學。 (閱讀更多)

專訪作詞人潘源良:我不懷舊,只向前看,人生下半場在台回望香港,繼續探索創作空間

專訪 | by 張詠然 | 2022-10-27

在香港有「浪子詞人」之稱的潘源良,作詞逾千,其中最為人熟悉的代表作有《愛情陷阱》、《誰明浪子心》、《情已逝》等,均是八、九十年代炙手可熱的男歌手走紅的歌曲。早於1983年初次訪台,對他來說,台灣毫不陌生,卻沒想過這裡成為了人生下半場探索創作空間的地方。他如何看台港兩地發展?回溯大半生香港經驗,他又如何看廣東歌及香港文化? (閱讀更多)

【新書】《自由詩魂 孟浪詩全集》序——中國快槍手(上)

書序 | by 徐敬亞 | 2023-04-26

作為一位縱貫三十多年的詩歌寫作者,孟浪一生清苦、奔波。他素然地把冰與火集於一身。幾十年順從於命運,漂泊的生存,淡漠的寫作……他內心的火焰總是以苛刻的角度噴放。在最近出版的《自由詩魂 孟浪詩全集》,常被其黃金句子打動的徐敬亞,以「中國快槍手」為題寫序,《虛詞》將分成上、下兩篇轉載全文,讓讀者藉此了解更多關於孟浪的詩歌美學。 (閱讀更多)

永憶江湖歸白髮,欲迴天地入扁舟——藝文界悼作家李怡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10-08

著名作家、評論人李怡於台北病逝,享年 86 歲。李怡早年創辦《七十年代》《九十年代》雜誌,成為一代公共知識份子的思想啟蒙,後來他轉而批判左派陣營,支持民主運動和獎掖後進的態度,為他留下「青年導師」的美名。李怡生前向友人表示最掛心香港,令不少書迷亦期待他生前在社交平台連載的《失敗者回憶錄》出版傳世。「虛詞」編輯部摘錄幾位文人雅士為李怡撰寫的悼念文字,重溫作家一生的足印。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黛玉笑了〉:捻花而笑的林黛玉

其他 | by 余永曇 | 2025-07-03

編輯推介

慢慢游

散文 | by 小煬 | 2025-07-11

蛇美文蛇美人

散文 | by 惟得 | 2025-07-10

執拾遺傳症

小說 | by 彭慧瑜 | 2025-07-07

蘇苑姍詩三首

詩歌 | by 蘇苑姍 | 2025-07-04

散文 | by 俞宙 | 2025-07-04

一天

小說 | by Rudee | 2025-06-30

詩三首:〈石身〉、〈春天〉、〈無題〉

詩歌 | by 王兆基, 黎喜, 潘國亨 | 2025-06-28

唐格朗(Tangerang)女子

小說 | by 悇愉 | 202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