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婉蘭的第二部作品《島之肉》,像封面那顆以羽毛、樹木與人臉縫起來的心臟,把零散的血肉結集成詩,詩句之中總帶著一些佛學殘影,如思考愛情幻象,輪迥,痛苦與執迷的無明,基督教的聖潔、罪性等。沒有某種堅定信仰的人,幾乎無法在這樣的時代裡繼續寫作,余婉蘭自言不是揚起抗爭旗幟的詩人,因此,無論寫作還是信仰,都是她生命中難以擺脫的考驗。「你知道有些傷口永遠不會癒合,會在作品不時閃跳這些很深的傷口,你嘗試透過書寫去望清楚,但更多時候是別過臉,有時是不夠勇氣,也沒有思考清楚。」 (閱讀更多)
因《撒旦詩篇》而被伊斯蘭組織懸紅追殺三十多年的印裔英國作家薩爾曼.魯西迪(Salman Rushdie),日前於美國紐約州的一場演講活動中遇襲,包括頸部、臉部在內嚴重受傷,被刺至少十刀,手臂神經被切斷,一隻眼睛可能永久失明。事件震驚國際,被視為對言論自由的一次血腥打擊。更諷刺的是,魯西迪這次演講的主題,就是美國如何成為全球被迫害作家與藝術家的避難所。 (閱讀更多)
香港浸會大學學院華語作家創作坊今年邀請馬來西亞作家賀淑芳擔任「華語駐校作家」,並舉行線上公開講座,主題為「何以需要講故事?棲居地方,或如旅人」。楓柴受其講座啟發,尤其當新聞無法而把當中最深層次的事情和問題挖出來時,這時便需要文學。而創作人就是透過文學參與事件,把虛構世界延伸到相關議題。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