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表演與政治話術——評朱凱廸、何君堯港台《視點31》訪談

時評 | by  吳凡 | 2021-10-05

近日很多人轉發圖片說何君堯參加港台《視點31》訪談,說不過人、拍枱敗走。事實上如果看完整個節目,你會發現,何君堯不僅不是敗走,相反幾乎主導了對話。如果我們假設朱是真理與正義的一方,而何是歪理與邪惡的一方,那麼局面相當危險,如果這個假設反過來,那何簡直是大獲全勝。二人孰正孰邪,明眼人自有判斷,這裡不談,我想說的是為甚麼何能主導對話,榨盡機會,讓自己的聲音壓倒式的充斥於媒體。

先說理論。在舞台表演上,有一種台位叫open up,就是直面觀眾。這種台位有很多功能,其中一種就是直接和觀眾對話(獨白也經常open up,但並非和觀眾對話,而是讓觀眾窺探,這是另一種功能,本文不談),這能帶來一些效果,比如1)拉近和觀眾的距離。因為是和觀眾直接交流,因此不論是要讓觀眾覺得親切還是覺得恐懼,力度都很足。2)也因此這種台位會成為焦點所在。所有的演員還在戲中,只要有一位從戲裡跳出來,直接和觀眾對話,不論他是站在台中還是台邊,都能立馬抓住觀眾的眼光。3)運用在電視媒體上,這種台位技巧可以劫持觀眾的力量。因為觀眾不在現場,說話者一旦open up,就彷彿他和觀眾建立某種聯繫,不論實際上觀眾買不買他的帳,當下的效果是,他的話語彷彿得到了觀眾的認可,一旦轉為質問,則這個質問就彷彿來自鏡頭前無數的觀眾,力量瞬間激增,說話者也就能顯得義正詞嚴。4)這種台位的言說方式也能形成公正客觀的印象(假象)。因為說話者能從容的跳出跳入,他會為觀眾交代當下的情況,哪怕是別人質問他,他只要接過問題,然後open up,和觀眾介紹一下這個問題在問甚麼,再以第三人稱回答,明明對話者就在面前,但不稱你,而對著鏡頭稱「他」。彷彿他置身事外,是最持平的第三者。5)也因此,這種台位還能削弱對話者的力量。記者會上為甚麼官員不論提問如何尖銳,他們都能彷彿氣定神閒的回應?因為焦點被轉移了,不和提問者對話,而和想像中的整個受眾交代。一旦和提問者對話,會陷入糾纏,情緒也容易波動,若演變成吵架,則就顯得失禮不得體了。(利君雅其中一個出色之處正是逼得你非得和我對話,所以林鄭破功了,冒出了一句「哈,我以為我回答了」。)

善用open up搶回焦點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何君堯在整個節目中的表現,他所採用的正是這種直面觀眾的言說姿態,並且靈活的跳入跳出。從座位來看,他有先天之利,坐在正中,一旦open up,他不但是焦點,而且氣勢也會加強。但請注意,這不是港台偏頗,因為電視媒體不一樣,只要鏡頭一拉近,無所謂你坐在哪一邊,你都能成焦點,只要朱凱廸或主持人也同樣善用鏡頭,那麼隨時可以把焦點拉回來。但顯然二人在這方面經驗較淺,因此一來鏡頭不會一直拉近,總有展示全貌的時候,何在電視上便依然霸氣側漏;二來現場對話者本身還是會感受到何居中發言的威懾氣勢。網友或許會說,攝影師不給他鏡頭不就好了?此言差矣,這麼做有違專業。專業的攝影師要做的事情就是捕捉現場的焦點。鏡頭當然也可以製造焦點,但攝影師不是導演,這也不是拍電影,他的職責在捕捉。從另一個角度說,鏡頭就是攝影師的眼睛,當有人望向你,你的本能反應就是回望。(哪怕你要躲避,首先也是先感知那道眼光,從感知到躲避,人眼或許能做到不動聲色,鏡頭做來可能十分尷尬。)專業的攝影師和鏡頭應該能建立這樣一種類似本能的關係。所以看起來似乎是港台的攝影師給了何很多焦點,實際上這些焦點是何搶來的,攝影師很專業的記錄了。

節目的後半段,何更是典型的利用open up的姿態,劫持觀眾,不斷要求朱公開呼籲停止一切光復運動,並藉機宣示自己的主張,香港應停止一切遊行。他一邊拍著朱的肩膀,和他直接對話,轉而又立刻轉向鏡頭,大方的要把焦點讓給他,讓朱去面對觀眾。對朱而言,這相當險惡,不面對觀眾,似乎自己不佔理,面對觀眾又被何限制了話題。無可奈何之下,朱只好重複五點訴求,指政府不回應的話民間不可能冷靜。話還沒說完,何如獲至寶,「你鼓吹暴力!」並且面向鏡頭,彷彿向觀眾介紹,「就是他了!」而後何就拍案而起了。要注意,他最後的這個動作也是面向觀眾的,居中而坐,兩手抬高,如要重捶。照道理他的怒氣是向著朱的,之前已然側身單手拍枱,再手指對方,大喝了一句,但仍要open up做一次,方才起身走人。因為前者是與人吵架,後者則是一種宣示,彷彿正義凜然。

怎麼辦?三人行必有我師,不論對方甚麼貨色,總有你可以學習的地方。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你喜歡open up,我陪你。節目中,朱總是面向主持,這當然很禮貌,很尊重節目,但要懂得跳出來。當何面對鏡頭不斷的扣帽子時,朱不妨也可面對觀眾,向大眾介紹這位先生的「片甲不留」論、和白衣人握手稱賀的場景,提供關鍵詞讓觀眾上網去查,直接看看片段(觀點不要怕重複,聲線要能抑揚頓挫,用詞要能雅俗多變,節奏要能時快時慢,可參黃毓民)。通常到這樣的境地,雙方互搶鏡頭,節目幾乎進行不下去了,則主持人也可跳出來提高聲線open up:「我的兩位嘉賓已經失控了,他們在爭吵的是……」,拿下焦點,對著鏡頭交代現況。有點基本禮貌的來賓,聽到主持這麼講,通常也就停下來了,這時再重新進入訪談。回到文首的假設,假如這裡有一方是正義與真理,有一方是邪惡與歪理,如何讓著兩者真正對決?千萬別覺得掌握真理就天下無敵,怎麼掌握,怎麼表達是一個技術活。也不要以為這都是小人的雕蟲小技,是伎倆還是技術,要看怎麼用。避免被技術擊倒,只能是技術相當,迫得雙方赤裸相見,真理與歪理,正義與邪惡,方能對照現形。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虛詞.無形」及香港文學館的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破.地獄》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編輯推介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1

略談香港中文考試之存廢及其他

時評 | by 淺白 | 2025-01-21

樂諾的番茄炒蛋煲

小說 | by 梁曉聆  | 2025-01-18

悼邵家臻

詩歌 | by 李金鳳 | 2025-01-17

美國著名導演大衛連治逝世 享年78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6

獨力湊仔兩日談

散文 | by 曾繁裕 | 2025-01-16

東尼瀧谷——貪戀村上春樹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1-15

《爸爸》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2

【2024年香港書店面貌變化小匯總】

現象 | by 漫遊香港書店 | 2025-01-07

「作者」的復活

教育侏羅紀 | by 任弘毅 | 2025-01-07

詩三首:〈阿修羅時間〉、〈意義〉、〈瀉湖〉

詩歌 | by 王兆基,王崢,王培智 | 2025-01-05

【2024回顧】告別逝去的人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他們想,反正我不作惡都改變不了世界

影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