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可否不要走》:愛之深,父之痛

影評 | by  紅眼 | 2023-01-31

父子間的心理情仇,大抵在弗洛伊德論述問世打後,已成為了許多作品的母題。倒也湊巧,剛過去的幾個月便看過幾部細訴父子關係的電影作品,香港這邊有曾慶宏執導的《過時.過節》以及劉國瑞的《白日青春》,都是年輕新導演的首部劇情片。看遠一點,則有 Steven Spielberg 自編自導,描述年輕時與父親因何疏遠、貌合神離的半自傳作品《法貝曼:造夢大師》(The Fabelmans),以及今年初悄悄地上映,由 Florian Zeller 執導的《兒子可否不要走》(The Son)。


《兒子可否不要走》這個港譯片名,教人會心一笑。因為導演的前作就是《爸爸可否不要老》(The Father)。當時年屆四十的 Florian Zeller 已不年輕,但初次執導就表現了成熟而大膽的電影風格,男主角 Anthony Hopkins 憑此片贏下奧斯卡影帝之外,本身是小說家、劇作家的 Florian Zeller 更可謂一鳴驚人,以作品題材而言,我覺得是繼 Xavier Dolan 後另一名不可多得的才子導演 —— 當然,在 Xavier Dolan 揚名影壇的年紀,Florian Zeller 已是贏過不少重要文學獎的小說家。


作為《爸爸》的延續,《兒子》同樣雲集一眾資深演員,Hugh Jackman、Laura Dern、Vanessa Kirby,當然還有再度客串演出的 Anthony Hopkins,如此陣容,近年 Mavel 英雄大片以外實屬罕見,可想而知這名法國才子在荷里活有多受歡迎。


要比較《爸爸》和《兒子》的話,個人認為《爸爸》勝在劇本精彩、別出心裁,以電影鏡頭調度營造劇場空間的處理,確實令人眼前一亮。《兒子》則相對平實淡然,但並不是處理手法比較遜色,而是珠玉在前,《兒子》反而展露了導演不止一招,能夠以兩種不同風格去駕馭題材相似的作品。常言道,若要衡量一個創作人的實力,要看他的第二部作品。或者,《兒子》能預見 Florian Zeller 的電影之路將會走得很遠。


《爸爸》和《兒子》有著相似的故事主題,都圍繞親情和疾病,關於如何無條件忍受,照顧無法正常生活的親人。前者故事主人公是一名患有失憶症的老父親,後者則描述深受情緒病困擾,有逃學和自殘傾向的兒子。然而,兩部電影的佈局及氛圍顯得南轅北轍,《爸爸》呈現了失憶父親的主觀視點,由於記憶錯漏,情節似是而非,對白前後矛盾,連角色都面目模糊,鏡頭一轉,便由不同演員去飾演同一角色。電影運用了許多戲中戲和敘事詭計,讓一個倫理溫情故事變得懸疑奇詭。


《兒子》卻很簡潔,一對離婚夫妻與他們的情緒病兒子,俯拾皆是的破碎家庭,司空見慣的成長問題。電影主題雖圍繞「兒子」,其實著墨更多的是為父之難,也並非只寫 Hugh Jackman 和 Zen McGrath 所飾演的一對父子關係,而是交織出三代父子的複雜感情。由 Hugh Jackman 飾演的父親 Peter Miller,事實上也是 Anthony Hopkins 飾演的老父親 Anthony Miller 的兒子(算是延續《爸爸》的彩蛋吧)。儘管婚姻失敗,Peter Miller 卻非常自覺要成為一個好父親,當前妻告知兒子有情緒病和逃學問題,便索性接他到自己的新家庭生活,給他家庭溫暖,要用愛感化他、醫治他,更不惜犧牲自己的事業,放棄大好仕途,能夠為兒子做到的一切,都願意付出。但始終不明白,自己付出了無條件的愛,為何兒子無法感受,甚至覺得討厭?


與此同時,作為兒子的 Peter Miller,卻被老父親一語道破。因為這些都不算愛,他只是想證明自己並非他所鄙視的,那個曾為工作事業拋棄家庭妻子的老父親。對兒子一廂情願的愛與犧牲,都來自他自己的成長創傷,他對自己父親的怨恨。「你不覺得一個五十幾歲的男人還放不低自己的童年創傷,是很丟臉的事情嗎?」老父親就是那麼冷漠毒舌,卻完全看穿了兒子的心事。他要醫好兒子的情緒病,都可能出於某程度上的自私念頭,其實是要成為一個比自己父親稱職出色的父親,驗證「我並不會成為另一個你」。隨著劇情發展,那才明白電影標題「兒子」同時暗示了兩個角色。每個為人父親的,都曾經是另一個父親的兒子,都在上一段父子關係中受過創傷,然後遺傳到下一段父子關係。


《爸爸》和《兒子》本身都是 Florian Zeller 所執筆的劇場作品,外界估計,他的下一部電影作品很有可能是同系列的第三部《媽媽》(The Mother)。應該說,是第一部才對,因為《爸爸》和《兒子》的原著劇本分別寫於 2012 和 2018 年,在這之前 Florian Zeller 已在 2010 年完成《媽媽》,作品曾經先後在法國、英國和美國劇場公演,找到一些網上簡介,是以非線性敘事手法,描述母親看著兒子死去之後,一直獨自活在痛苦之中。觀乎創作年份,跟《爸爸》的佈局較相似,或者 Florian Zeller 不願自我重複,也未必真的想改編成電影。


最後,不得不提 Hugh Jackman 在《兒子》裡眉宇間盡見為父之痛的精湛演出。但傳聞甚囂塵上,他又準備操練肌肉,即將回歸 Marvel 經典角色狼人 Wolverine。許多媒體形容是驚喜,但個人覺得是一則非常遺憾的壞消息。我也很懷念 Wolverine 這個角色,很喜歡其中幾部 Wolverine 系列電影,但實在非常浪費 Hugh Jackman。很多主流觀眾眼中,或者 Hugh Jackman 就是肌肉型男,甚至把他等同於 Wolverine。但其實,Wolverine 不完全能代表 Hugh Jackman,他憑著自己的演員名氣及(同場較量亦不比 Anthony Hopkins 遜色的)演技,從 Mavel 電影世界「引退」後一直嘗試拉近題材嚴肅的文藝電影與主流觀眾的距離,《兒子可否不要走》就是其中之一。當然,知名演員有選擇作品的權利,同時有許多考慮因素,記得 Benedict Cumberbatch 早前也一度感慨,坦言自己拍了那麼多年超級英雄電影,可能抹殺了小眾藝術電影的生存空間,於是近年他轉而用較多時間接拍冷門題材作品,《犬山記》的成就便遠超他所飾演的奇異博士作品了。但願狼人和奇異博士可以早日淡出,脫下超級英雄戲服。他們的離開,是為了成為更好的演員,成就更多出色的電影。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紅眼

寫電影、電視劇、流行文化。寫小說。文章散見明報、立場新聞、商台903、端傳媒、虛詞、週刊編集、天下獨評、Madame Figaro 等。曾獲香港中文文學創作獎冠軍、青年文學獎。已出版長篇小說包括《毒氣團》、《廢氣團》、《沼氣團》、《小霸王》、《赤神傳》及短篇小說集《壞掉的 愛情》、《極短篇:青春一晌》、《紙烏鴉》、《獅人鳳》。

熱門文章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編輯推介

著名作家瓊瑤今午去世 享年86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2-04

重讀《安提戈涅》

書評 | by 趙遠 | 2024-12-02

隱世生活不隱世

書評 | by 亞C | 2024-12-02

方方與新寫實小説

書評 | by 黃子平 | 2024-12-09

投資學

散文 | by 雷根 | 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