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籠裡的戲景:論張愛玲《桂花蒸.阿小悲秋》

書評 | by  江俊豪 | 2021-05-31

一、簡介


去年是張愛玲誕生一百週年,學界對祖師奶奶的想念,從未停止。讓張愛玲成為傳奇的《傳奇》研究,過去多集中在〈紅玫瑰與白玫瑰〉、〈金鎖記〉、〈傾城之戀〉、〈沉香屑〉等諸篇,大上海下的一眾女生相,過了近一個世紀仍然眾聲喧嘩不絕。

《傳奇》令張愛玲一夜成名,1946年11月出版《傳奇增訂本》才加上的〈桂花蒸.阿小悲秋〉(下簡稱〈桂花蒸〉),她在「傳奇再版自序〉中,曾引在上海與一位太太看蹦蹦戲的一段,把她小說裡的女性角色分成三類: 一、等待與小將軍兒子相認的北方窮少女李三娘(原型為《白兔記》的〈井臺會〉),二、謀殺親夫的蕩婦闊太,三、蠻荒世界裡得勢的女人。第二、三類女性在張的作品中屢見不鮮,古典傳奇固然有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被負心漢始亂終棄的交際名媛,同時也有每天擦身而過,讓人過目即忘的低下階層,〈桂花蒸〉可說是《傳奇》的一道獨特風景。

張愛玲於1944年〈論寫作〉一文中,提及:

要迎合讀者的心理,辦法不外這兩條:(一)說人家所要說的,(二)說人家所要聽的。說人家所要說的,是代群眾訴冤出氣,弄得好,不難一唱一和……那麼,說人家所要聽的罷。大家願意聽些什麼呢……家傳戶曉的也不是「香艷熱情」的而是那溫婉,感傷,小市民道德的愛情故事。

在另一散文〈童言無忌〉中說大眾「是最可愛的僱主,不那麼反覆無常」。這裡的「群眾」、「小市民」、「大眾」相信不會是一眾張系的「小資」女主角,而是她所說的勞苦大眾,而〈桂花蒸〉中的丁阿小,正是她口中的「群眾」和「小市民」。阿小在如蒸籠般酷熱的舞台下,為群眾演出有代表性的蹦蹦戲景。

張愛玲在另一篇〈自己的文章〉寫到:「文學史上素撲地歌詠人生的安穩作品很少,倒是強調人生的飛揚的作品多,但好的作品,還是在於它是以人生的安穩做底子來描寫人生的飛揚的。」〈桂花蒸〉正是一個低下層求安穩的故事。

即使生活是平凡的,張仍「喜歡參差對照的寫法,因為它是較接近事實的。」在〈桂花蒸〉裡,我們看到環境的參差、物與人的參差及人與人的參差。


二、蒸籠下環境的參差


張愛玲在小說的起首如攝影師帶領讀者看到「城市成了曠野」、「蒼蒼的無數的紅的灰的屋脊」、「連天也背過臉去」。這是一個外表繁華,實際荒涼的都市。鏡頭一轉,「下面浮起許多聲音,各樣的車,拍打打地毯,學校嘡嘡鈴…….但都恍惚得很……只是耳邊風」—聲音喧鬧,卻無人理會。鏡頭由廣角再拉近,戲景由城市轉到公寓,再轉到陽台。室內跟室外溫差對比,熱感與味覺的對比: 天氣與粥,人在悶熱下變得渺小。「阿小熱得恍恍惚惚…一陣陣刺痛冒汗…衫上的汗味陣陣上升,像西瓜剖開來清新的腥氣。」(頁136) 熱氣、氣味混雜。

許多人注意張愛玲小說月亮的意象,其實太陽影響也有不少,在〈桂花蒸〉尤甚。陽光本應給人溫暖,在〈流言.私語〉中多次提到「下午的陽光照到那麼白了的舊梳妝台上」,那「滿地密條的陽光」、「霧一樣的陽光」—「有太陽的地方使人瞌睡」、「在那陽光中裡只有昏睡」(頁148-150),她是在「當頭的烈日下」明白母親的家不復是柔和的了。(頁155)從陽光到晚上的冰冷,讀者再次被圈在這蒼涼的城市下,呼應炎櫻的起題詩: 在悶熱的廚房裡,吹起不和諧的簫調。熱、熟、清、濕都是感覺; 顏色、聲音、感覺、比對,遍佈整篇小說。「這時候出現了一點太陽」(頁133)—桂花時節,天氣仍然炎熱。太陽、熱一直出現在小說內,讓人感到角色們的鬱悶。戲景再次拉遠:「高樓外,正午的太陽下,蒼淡的大城市更其像曠野。」這是第二次〈桂花蒸〉在大城市下出現曠野,然後再回到陽台下,陽光完全逝去。

陽光所揮發的「熱、熟」場景過去了,接著是「清、濕」的雨,正好跟小說起首炎櫻的詩作引題。雨越下越大:「塵世上的一切都驚惶遁逃……痛楚的青、白、紫、一亮一亮,照進小廚裡。」誰說月下才見荒涼? 當我們把跟〈流言.燼餘錄〉裡對讀時,發現「淡淡的太陽」和在電車裡面「也是太陽」,同樣「有一種原始的荒涼」。


三、蒸籠下物與人的參差


在〈流言.自己的文章〉張愛玲提到:「我喜歡素樸,可是我只能從描寫現代人的機智與裝飾中去襯出人生的素樸底子」,跟傳奇的其他女性不同,阿小是甘於素樸而沒有張「愛錢」的典型,但在浮華世界,人的物化還是隨處可見的:

「房裡…床頭有無線電,畫報雜誌…北京紅藍小地毯,宮燈式的字紙簍。…牆角掛一隻京戲的鬼臉子。…房間裡充塞著小趣味,有點像上等白俄妓女的妝閣」

都市的現代、古典混雜。現代與古典的界限在曠野下被模糊。「牆上用銀子鑲著洋酒廣告,暗影裡橫著個紅頭髮白身子,長大得可驚的裸體顯著一城裡最好的」,語帶相關。然後是仔細描繪那裸體美人的姿態、肌膚、身材、性徵各部分。張愛玲很直接地把廣告物化女性成「不樂也不淫,好像小孩穿了新衣拍照…如同時裝模特兒把店裡的衣服穿給顧客看」。阿小避開那裸體廣告,不是因為道德的不潔,而是「不願顯得她們是鄉下來的,大驚小怪」。都市的淫穢正在歷史潮流下不住腐蝕群眾。


四、蒸籠下人與人的參差


〈桂花蒸〉上層與底層的對比強烈,其中僱主哥兒達與阿小是最明顯的例子,另一是阿小樓上的家庭。這看來讓阿小憧憬的夫婦外表富裕,又以西方禮儀結婚(頁137),這是阿小對婚姻的投射。張其後把這美好打碎: 看似美好的家庭,實際是家暴的場所。(頁147) 阿小以「誰叫她生了勞碌命」,「就是明媒正娶一樣也可以不養活她。」自嘲。她所憧憬的婚姻,伴隨「你打我了…你打死我吧」的吵鬧聲而落幕。那時,在戲景背後,「廚房裡緊小的團圓暖熱裡生出兩隻蒼蠅來,在頭上嗡嗡飛著。」

同樣在〈流言.自己的文章〉裡,她總結:「我寫作的題材便是這麼一個時代,我以為用參差的對照的手法是比較適宜的。我用這手法描寫人類在一切時代之中生活下來的記憶,而以此給予周圍的現實一個啟示。」時代的啟示,正是張愛玲在華美的都市蒼涼下,透露對活在蒸籠下的群眾關懷。在一眾《傳奇》的篇章裡,〈桂花蒸〉未必是張愛玲作品中有名氣的代表,但卻符合她祈盼帶給讀者「那溫婉,感傷,小市民的道德愛情故事。」

誰說愛錢的女人不可以有同情心? 百年女人心,在廿一世紀下回望,看張派作家的傳承,看她們的早期作品,同樣地不乏人文關懷。



參考書目

一 中文

(一) 專著

1. 張愛玲,《張愛玲短篇小說集》,(皇冠出版社,1979年)

2. 林幸謙,《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麥田出版,2000年)

3. 林幸謙,《千迥萬轉: 張愛玲學重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4. 王臣,《世間孤獨,都是剛好—張愛玲傳》,(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9年)

5. 胡蘭成,《今生今世》,(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

6. 于青,《張愛玲未完》,(花城出版社,2016年)

(二) 論文

1. 張小虹,文本裡有蹦蹦戲花旦嗎? 中外文學48卷3期,2019年

2. 張小虹,張愛玲的“姘”字練習:《桂花蒸.阿小悲秋》的文學實驗,人文中國學報29期,2020年

3. 毛麗珠,讀張愛玲《桂花蒸.阿小悲秋》—巴爾特語碼讀文學法的應用,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25、26期,2013年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江俊豪

四十歲的中佬學人重返校園,重拾書本才發覺多麼不容易。乜都唔識上面授做論文現在又要上ZOOM,最後發覺原來文學其實沒離開過自己。

熱門文章

《破.地獄》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編輯推介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1

略談香港中文考試之存廢及其他

時評 | by 淺白 | 2025-01-21

樂諾的番茄炒蛋煲

小說 | by 梁曉聆  | 2025-01-18

悼邵家臻

詩歌 | by 李金鳳 | 2025-01-17

美國著名導演大衛連治逝世 享年78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6

獨力湊仔兩日談

散文 | by 曾繁裕 | 2025-01-16

東尼瀧谷——貪戀村上春樹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1-15

《爸爸》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2

【2024年香港書店面貌變化小匯總】

現象 | by 漫遊香港書店 | 2025-01-07

「作者」的復活

教育侏羅紀 | by 任弘毅 | 2025-01-07

詩三首:〈阿修羅時間〉、〈意義〉、〈瀉湖〉

詩歌 | by 王兆基,王崢,王培智 | 2025-01-05

【2024回顧】告別逝去的人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他們想,反正我不作惡都改變不了世界

影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