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by 易山 | 2022-01-24

《流氓皇帝》於1981首播,比《阿甘正傳》(Forrest Gump)上映還早了13年,但易山形容,流氓皇帝朱錦春就是Forrest Gump的分身靈,Forrest Gump就是朱錦春的寄生魂。兩個被城市人俗稱「低低地」的人物,介入了一連串歷史大事件,而傻痴痴地堅守白人保守主義並從一而終等待情人Jenny的阿甘,正好對照了朱錦春所代表的華人保守主義。 (閱讀更多)

《心靈築動》:成爲父親,成爲母親

影評 | by 趙遠 | 2022-01-24

自1950年代開始,不少現代建築大師都在印第安納州的小鎮哥倫布,留下了他們的作品。趙遠分享他看過一部攝於當地的電影《心靈築動》,除了看到事業與家庭、名聲與寧靜,這種不可調和的矛盾,也因身處該地,彷彿一切都變得息息相關。 (閱讀更多)

「本土」不復存在,人類主宰自然——評拉圖《著陸何處》

書評 | by 彭礪青 | 2022-01-19

法國哲學家暨科學人類學家拉圖的近作《著陸何處》,主要針對特朗普退出氣候體制的決定,抨擊這種不負責任、只顧躲在牆內幻想自己偉大起來的態度,彭礪青這篇書評認為,比起各種政治意識形態的針鋒相對,拉圖希望人類打開腦袋的窗口,終止批判。 (閱讀更多)

電影雜談:《第一爐香》、《馬達・蓮娜》、《梅艷芳》

影評 | by 仰山 | 2022-01-17

儘管戲院需要全面防疫停業,但關於近期上映的華語片,仍吸引不少影迷參與討論。仰山便串連《第一爐香》、《馬達・蓮娜》及《梅艷芳》三部電影作短評,以愛情為題,說香港的故事。 (閱讀更多)

紅白玫瑰事也虛――「誤讀」舞劇《#1314》

劇評 | by 陳煒舜 | 2022-01-12

綠葉劇團依據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改編的舞劇《#1314》,陳煒舜認為,創作者與演繹者們以獨特的方式為原詩抽絲剝繭,作註解、語譯、詮釋、對話,從而產生多邊的互文關聯,到最後伴舞者們一個個脫下七彩繽紛的外套,以肉色內衣在臺上立臥奔走,儼然隱喻著詩歌形式的終極鬆綁,繁華落盡見真淳。 (閱讀更多)

蛭子的前世今生——論董啟章的《香港字》

書評 | by 江俊豪 | 2022-01-11

董啟章的小說《香港字》,以主角賴晨輝書寫遺書尋找失去的記憶為經,透過靈魂經歷 「活字降靈」和重寫祖宗的《復生六記》為緯,書寫城市與個體的靈肉相連。江俊豪形容,字靈,或者說是香港字本身,其實也是香港故事的縮影。字既等於故事,也是世界。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黛玉笑了〉:捻花而笑的林黛玉

其他 | by 余永曇 | 2025-07-03

編輯推介

放榜的那些事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7-16

「詩同讀·風格」 海自暗光中顯現,幽禁於琥珀中的顏面 ——讀曹疏影〈fragile〉、〈淡金路〉

其他 | by 畢如意, 季展伊, 張雅婷, 現三, 不與易, 謝曉陽, 李曼旎, 歐陽咻, 嘻嘻, 意寒 | 2025-07-16

2025書展活動推薦 獨立出版另起爐灶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16

Mackapär

小說 | by 徐竟勛 | 2025-07-12

離開拉斯維加斯

散文 | by ⿆卓穎 | 2025-07-12

慢慢游

散文 | by 小煬 | 2025-07-11

蛇美文蛇美人

散文 | by 惟得 | 2025-07-10

執拾遺傳症

小說 | by 彭慧瑜 | 2025-07-07

蘇苑姍詩三首

詩歌 | by 蘇苑姍 | 2025-07-04

散文 | by 俞宙 | 2025-07-04

一天

小說 | by Rudee |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