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by 鄧小樺 | 2023-10-16

鄧小樺覺得人到中年,便愈來愈相信直接內心的簡潔寫作,卻同時會面對很多難以言喻的狀況,不知是中年的軟弱,還是心靈被渾濁,周遭看似沒有善意接收話語的環境。時間過去,終可以自己的語速談及已下畫或「過氣」的電影,說起如何繼續抱有信念、如何振作、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忍耐浮淺的話語,暗地裡卻有種希望自己過時的心態。 (閱讀更多)

【小克專欄】關於填詞的100件事(十五)

專欄 | by 小克 | 2023-09-25

小克續談J1M3的作品,由《雪崩》的創作靈感說起,聽過英文版《Avalanche》後想像著人類攀登梅里雪山的神聖畫面及其詛咒,寫下了《雪崩》的副歌,但小克認為它不應該只涉及愛情,於是又聯想起波蘭詩人斯坦尼斯洛的名句、電影《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以及淨空法師的開示DVD,便決定「共業」這兩個字必須要入詞。 (閱讀更多)

【佬訊專欄】竊書不能算偷,唔還書就是狗

專欄 | by 佬訊 | 2023-09-11

「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猶記得因為偷書而被打斷了腿的孔乙己,是出自魯迅筆下,而佬訊竟真被朋友竊了書,他甚至否認借書的事實,令佬訊得以用一本書看透了一個人。但他沒打算放棄追問,決定和朋友來個鬥長命的遊戲,對方扮忘記,他也可以扮忘記。 (閱讀更多)

【查映嵐專欄:火宅之人】小對話

專欄 | by 查映嵐 | 2023-09-04

美國各處鄉村文化迥異,但在查映嵐居住的北加州,日常小對話(small talk)是必備的技能,但對於來自亞洲的內向型人也是日常無預警微小恐懼的來源。經過一些糾結和奇妙的偶遇後,今夏回港她確切感受到自己開始異變成加州人的體質,同時發現缺席別處的「家」所帶來的牽掛和不適會變得必然,但有時候還是會生出妙趣。 (閱讀更多)

【小克專欄】關於填詞的100件事(十四)

專欄 | by 小克 | 2023-09-21

小克此次談及近日為電子音樂人J1M3包辦其新專輯《Terra: LandeScape》的歌詞,除了沿用自然現象外,大都涉及形而上精神層面,正當小克想減少寫玄虛的題材,宇宙卻給他機會多寫五首。當中《樹海》的韻腳處理是希望把愛情建構於流動電話及社交網絡之中,讓歌曲更有時代感,他亦再三感謝黃浩琳對他的提點:創作人在表達理念之同時,也應顧及受眾的反應。 (閱讀更多)

【鄧小樺專欄:閃爍其辭】天道酬勤李敬恒

專欄 | by 鄧小樺 | 2023-08-21

李敬恒早前出版了第一本著作《尋常與作樂——關於哲學與文藝的25則思考》,卻缺了編者序,同為普及知識夥伴的鄧小樺在此為他補上一個編者序。她認為以哲學觀念闡釋人生與藝術的書並不普遍,而Roger的書寫態度甚至是謙退的,以平等和欣賞的態度去看評論對象,更透露了定書名和封面的一波三折。此書得到跨界讀者的注意,皆因Roger日常的辛勤付出,是為天道酬勤。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唯一的大同

其他 | by 林喜兒 | 2025-03-18

編輯推介

佛洛伊德的最後一天

小說 | by 阿元 | 2025-03-28

街市記

小說 | by 陳巧蓉  | 2025-03-26

白卡之城

小說 | by 洪綺蔓 | 2025-03-24

撓腳

小說 | by 姚金佑 | 2025-03-21

這些日子以來

散文 | by 小煬 | 2025-03-19

我以為你十七歲

小說 | by 李曼旎 | 2025-03-14

嘴與臉

小說 | by 黎柏璣 | 2025-03-14

詩三首:〈日光以後〉、〈等一杯咖啡〉、〈十一月〉

詩歌 | by 石堯丹, 潘國亨, 鄭子健 |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