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 by 張婉雯 | 2021-11-24

今年香港文學季以「親蔬」為主題,談如何發現歸屬,記憶緣份,張婉雯的小說教讀者出人意表,「山葵」的激辛落淚原來有著多重轉折,配以姚俊樺用炻器、泥、山葵蓉製成的藝術創作〈壹板〉,在進食與種植之中,尋找我們與土地、植物的深層關係。 (閱讀更多)

【無形・蔬泥】文學 × 視藝展覽——馬蹄

詩歌 | by 熒惑 | 2021-11-19

香港文學季的主題「親蔬」,所選的五種蔬菜都有相同特性,全是生長於地下,其中詩人熒惑以疏淡的筆觸,寫及每年教馬蹄類植物的生物課,寄託對於學生成長的情意,配上林磊剛的黑白照片打印,記錄師生之間的情誼。 (閱讀更多)

【無形・蔬泥】文學 × 視藝展覽——親愛的__

散文 | by 何秀萍 | 2021-11-17

今年香港文學季的主題「親蔬」,意在提倡親近蔬菜植物,在進食與種植之中尋找我們與土地、植物的深層關係。何秀萍以書信形式與一位朋友談起「紅菜頭」的記憶,記當年的鮮美口舌記憶,也是對友人的探詢關懷。「紅菜頭」吃過留痕,而飲食之中總是隱含親密性,同道中人,共聚一堂,不但分甘同味,也期許相逢之日,互道別來景況。 (閱讀更多)

【鄧小樺專欄:閃爍其辭】苦難世界連線

專欄 | by 鄧小樺 | 2021-10-27

2014年雨傘爆發之前,鄧小樺受邀去了美國愛荷華大學的國際作家工作坊(IWP)三個月。六年過去,世界變了樣子,一次zoom朗誦會兼聚舊,鄧小樺重遇阿富汗作家Mujib Mehrdad,眉目隱帶嬌嬈的躁動男生已有種乍經大劫後的疲憊與柔和。緬甸的作家San Mon Aung已為人父的發福樣,但眼神的銳利和堅定亦跟當年判若兩人。又HEA、又無組織、經常各自表述而善忘的IWP群體裡,竟也折射了這許多時代的命運。 (閱讀更多)

恐懼症

散文 | by 跂之 | 2021-10-24

「他解開魚鈎,左手持魚牌,右手拉出魚線。魚鈎在垂降,在它接近水面時,水面顯出了不安。水份子盡力把自己擠壓至地心吸力的方向。」跂之的〈恐懼症〉雖以釣魚為題,但其實釣者的動作、內心狀態,以及對魚群的觀察,都像是一種隱喻,「魚要保命最好還是拒絕信任:拒絕信任身處的地方安全,拒絕信任群游時同類不會把你擠出去。」 (閱讀更多)

【虛詞・共赴青山】長夏

散文 | by 陳韻紅 | 2021-10-21

陳韻紅形容,京都的分明四季使山有了爛漫、青葱、楓紅與雪妝等形態,但最令人深刻的卻是每年八月十六日晚上八時舉行的五山送火,在炎夏夜裏逐一燃起五座山上的篝火,把祈願和亡靈一起送往異界。首先是左京區淨土寺大文字山、然後是松崎妙法山、北區西賀茂船山、左大文字山,最後是右京區嵯峨曼陀羅山。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金魚

小說 | by 曾靜雅 | 2025-05-23

薄如焰火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5-23

【教育侏羅紀】蟻群

教育侏羅紀 | by 佘潁欣 | 2025-05-20

陰天 或有雨

小說 | by 楊在 | 2025-05-16

《行走的姿態》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5-16

奶奶的梔子花

小說 | by 陳巧蓉 | 2025-05-14

《貓貓的奇幻漂流》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5-09

代溝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