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德的作品令人會心微笑,除了色彩繽紛,也因為畫中的幻想元素,被巨大化誇張化的高達模型(《我瞓先》)、天星小輪與鯨魚結合(《古渡口》)或是穿著舊武俠片造型的獅頭人(《快樂獅子丸》)。 在他最新畫展「好像在那裡見過你」中,二十多幅畫作在歡樂之餘卻流露陣陣唏噓、孤寂與對舊時代的鄉愁,被植被覆蓋的電話亭、公共屋邨(《你未打比我》、《長相廝守》)、海灘上孤單的馬嬲架、黑暗中兀自發亮的地鐵站口(《下一站係》),以及反覆出現在畫作中的舊巴士舊屋邨。 (閱讀更多)
弗朗索瓦.拉伯雷《巨人傳》剛出版便成暢銷書,為當時平民和精英階層所熱愛,卻受到教廷和貴族的批評和被禁。書不但被禁,出版商更要被燒死,作者逃走,可以說當時教廷的確「誰大誰惡誰正確」。 (閱讀更多)
香港文學生活館2014年成立而來,每年都會辦幾次賣舊書活動,收入支撐文學館日常運作。文學館總策展人鄧小樺指,賣舊書活動向來反應熱烈,吸引城中不少作家、愛書人參與,每次都有人提早幾個鐘頭排隊。 (閱讀更多)
有得揀先係老闆,而女人有得揀定無得揀,從來都唔係靠彩數。雖然夏綠蒂勃朗特喺《簡愛》序言寫道「並非驚天動地,盡可能謙卑的故事」,但讀到女主角簡既一句「SHUT UP!」,就發現原來呢一個女仔,居然係維多利亞時代女性憤怒(female rage)既象徵。就連作者都要用中性化名去出版嚟回避歧視既不平等年代,想知女人如何抵抗壓逼既命運?咁就要CLS(Like、comment、share)誠邀親朋戚友,坐定定一齊睇Serrini講《簡愛》啦! (閱讀更多)
2016年11月創立,三年多四年時候,在Facebook已經累積八萬追蹤,YouTube亦有兩萬,以哲學為招徠的團體,成績非常成功。成功背後有什麼因素,鹽叔不無謙虛地說:「可能在這個時代,大家覺得在物質追求以外,仍想追尋更多,而剛巧哲學,尤其在這個時代,對很多人來說有它自身的吸引力,所以如果我們很認真、有質素地講,本身內容已經是最好的marketing。」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