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從樓盤改名開始:曼哈頓從此曼哈屯

其他 | by  黃潤宇 | 2019-09-05

如果你存了十年首期、背上厚重的房貸,終於買下了「曼哈頓國際公寓」,樓盤卻一夜之間更名為「曼哈屯公寓」,你會不會感到崩潰?去年年底,中國民政部公告表示將要整治各地「大、洋、怪、重」的不規範地名,不少樓盤街道接連中招。今年七月,整頓之風更是吹到了大都市——即便是由三家大開發商在南京聯手打造的新樓盤「應天府」,也成為當地公開報導的第一起樓盤名整頓案例,面臨相同困局。

新華社的時評卻如此回應這項詭異措施:「不規範地名,割斷了地名文脈,損害了民族文化,妨礙了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也屢屢受到社會公眾詬病。」曾經紅極一時、人人爭用的洋化地名,如今看起來破壞力堪比生化武器,實在讓人啼笑皆非——是啊,冷戰年代,樓盤名也要歸邊站隊;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市場經濟又算得上甚麼呢?


成也取名,敗也取名

官方提出的「大、洋、怪、重」所涉及甚廣,而樓盤名遭殃的原因以「洋」和「怪」為最多。所謂洋,即崇洋媚外,例如海南的「洛杉磯城小區」、「海德堡公館」,連已經立足幾十年的「維也納國際酒店」連鎖酒店也不能倖免於難。而怪的涉及範圍就更廣了——基本上放在一起的中文字、你解讀不出意思來,就算是怪,例如深圳「花樣年家天下」、「保利24季」等等,其實不過標新立異,但都難逃魔爪。

有地產研究中心統計過,以北京為例,洋化小區名是在2000年至2008年開始興盛,而標新立異的樓盤名則要從2010年才開始出現。為何樓盤名要一直更新呢?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副研究員黃旭,曾就樓盤命名與價值進行比較研究,用數據告訴大家:「如果比較洋化樓盤與其周圍二百米範圍內的小區,洋化樓盤價格高出11592元;比較五百米範圍內的小區,價格高出5636元……」洋氣獨特的小區名,帶給業主的確實不只是「品味體現」,更是不斷攀升的樓價。

紅極一時的電視喜劇《愛情公寓》中,出名嘴賤的主角曾小賢就狠狠吐槽過:「水岸名邸,就是說挨著條臭水溝。」這聽起來像個笑話,卻是不能再現實的現實。如今這些樓盤名都將陸續遭到「整頓」,但傾盤重來之後,文化素養就會全面提高嗎?


挾洋自重?文化自信玻璃心

在一波又一波的改革中,溫州的「歐洲城」現已經改名為「矮凳橋小區」,「曼哈頓國際公寓」則變成「曼哈屯」,廣州「萬科歐泊」現為「新光城市花園」……這樣的改法,真的很難讓人相信市容市貌會因此有所改觀吧……「歐洲城」、「曼哈屯」,其實還算不上洋化,充其量是異地符號的簡單挪用,這到底是能帶來多大的「西方文化內化」、「傳統價值觀扭曲」、「中國文化底氣儘失」的後果呢?

回想幾年前,杭州「天都城」因山寨巴黎而聞名世界,除了一比一建起巴黎鐵塔、凡爾賽宮,「天都城」的路燈都與巴黎街頭相差無幾,令人咋舌。興建十幾年來,樓盤生意寥寥,前去參觀膜拜的人卻絡繹不絕,不難意識到這樣的山寨建築群,並不會讓人立刻塗上法國文化的印記,但卻為人們提供了一種異度空間的想象,讓遊客們覺得,片刻的逃離好像也不錯。但中國夢發得正盛,經濟貿易如此強盛之時,為何還會有人想要逃開呢?而如今那些自帶洋氣的小區名,撞正的不僅是中國不少中產階級對於西方世界、或對於逃離原本生活的渴望,也同時撞正了中美貿易戰乃至文化價值的對局,只能悲催地悄然犧牲了。




杭州「天都城」與巴黎比較圖


舶來品總是進擊者,時時刻刻巴望著、準備取代當地的一切既有物——這也是中國一貫緊張的事情。近日中聯辦主任王志民说香港人「挾洋自重」,這詞語的解释是依仗或依靠洋人勢力抬高自己,這麼說來更像是「挾洋自肥」。真正的「挾洋自重」,可不可以是在外來思潮之中增加自己精神的重量?張隆溪教授就曾在文中指出:「『西化』、『洋化』、『現代化』等觀念,與中國近代歷史有分割不開的關係,而反對者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對這些觀念的攻擊。清末的保守派用『夷夏大防』這類陳腐思想反對改革,民國建立後又以『愛國』和保存『國粹』等名義來反對者,一直到後來我們熟知的『批判資產階級人道主義』、『反精神污染』等各種控制思想意識的政治運動,一脈相承都是故步自封、抱殘守闕的保守和專制思想。」

近年來,中共大大聲要建立文化自信,口口聲聲說要「讓中華民族的文化理念走出國門,讓文化自身說話,使其成為不同語種、不同地域、不同國家和平交流溝通的媒介」,卻連一個曼哈頓國際公寓也容不下,實在是令人費解。冷戰局勢下,樓盤叫甚麼名字地產商不能做主,難保有一日我們自己的姓名也會受到波及(試想那些洋化的名字——張亨利或者王大衛——是不是有朝一日也會被認為崇洋媚外而遭到出生登記處的否決呢?)文化想象既陳舊又單薄,這才是致命弱點,奈何他人並不能看穿,只有緊緊捧著一顆玻璃心,繼續為中國夢增添幻象。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破.地獄》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編輯推介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1

略談香港中文考試之存廢及其他

時評 | by 淺白 | 2025-01-21

樂諾的番茄炒蛋煲

小說 | by 梁曉聆  | 2025-01-18

悼邵家臻

詩歌 | by 李金鳳 | 2025-01-17

美國著名導演大衛連治逝世 享年78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6

獨力湊仔兩日談

散文 | by 曾繁裕 | 2025-01-16

東尼瀧谷——貪戀村上春樹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1-15

《爸爸》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2

【2024年香港書店面貌變化小匯總】

現象 | by 漫遊香港書店 | 2025-01-07

「作者」的復活

教育侏羅紀 | by 任弘毅 | 2025-01-07

詩三首:〈阿修羅時間〉、〈意義〉、〈瀉湖〉

詩歌 | by 王兆基,王崢,王培智 | 2025-01-05

【2024回顧】告別逝去的人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他們想,反正我不作惡都改變不了世界

影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