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文學館在他方】文學館當刻:實現、想像、時間線

其他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10-26

潘耀明宣佈明年開幕之「香港文學館」詳情:



  • 選址:灣仔茂蘿街7號三樓,前身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綠屋」,約2,000餘呎的空間現於準備裝修階段,及在日本訂購專門書櫃。


  • 主要功能:建立資料檔案,收藏香港作家手跡、手稿、出版物版本、簽名本;以及有關香港作家的報道及評論等歷史紀錄;並將此作為研究資料,成立學術委員會研究本地作家。


  • 將成立董事會,成員包括文化界及商界等具影響力人士;而潘耀明及作聯人士不會加入董事會。


  • 潘出外考察後認為文學館需要由官方主導和支持,「這些年我們爭取的是一個正規而非業餘的文學館」。


  • 因為空間不大,文學館只能作為收藏的展示廳;至於館藏作家,潘認為需要通過學術委員會討論甄選,藏品也會公開徵集,如透過拍賣行和民間藏家收購。潘亦表示歡迎民間人士捐獻藏品。


  • 將研究作家的生活和創作過程。潘表示以前政府不重視南來作家的生活足跡,很多有價值的地標未能保留。


  • 未來計畫在學校推廣香港作家及其作品、在大學開短期課程、邀請海外作家來港交流。


( 資料來源:2023/8/9《文匯報》和2023/8/4 《明報》訪問等)



曾有熱烈的文學館想像:


  • 董啟章:文學館需要發揚文學自身的歷史性和公共性,文學館作為建築物,可建構本地文化身份,鼓勵民眾反思歷史;文學館亦應具備視覺藝術的觀賞性,見諸於出版物設計和跨媒體創作,可有助建立文學的公共形象和公共性質;文學館可以成為文學行動的舞台,與表演藝術互為表裡,讓不同參與者公開而活躍地進行創作和交流。


  • 盧瑋鑾:「文學館有內涵,有感情,有研究,有管理,就是永恆了。」建立文學館最重要是思考「放什麼」;公務員的輪替制度會造成傳承上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這個地方有沒有以某一些文學,某些作家為傲呢?當中一定要有愛,不是光為了做一件事。」


  • 陳雲、胡恩威:文學館應照顧文字使用的每個面向,如公共生活、應用方面、文學創作、社區運用,並尤其重視口頭文學中的民間歷史,可思考為「民間故事館」,以故事傳承。


  • 何慶基:文學館的功能可以更多更廣,它是教育、交流、創意互動、研究、資料搜集和收藏的中心,比圖書館更能夠聚集於一個空間內,有系統地針對不同相關議題作研究、搜集和討論。21 世紀文化機構出現空前變化, 文學機構為吸引觀眾需要不斷探求新的可能性,緊扣公眾的生活和文化經驗。


  • 李照興:文學館放在香港,對不同文學名家的評價,ホ可有別內地主流的大路論述方向,以此突顯香港的角色在於它有機會衝破現中國意識形態選擇文學經典的框框,用邊緣的角度去講另一種故事,讓文學不致於流為樣板及為政治服務,可望公允。


(資料來源:《文學是一場寧靜的奮鬥——香港未有文學館》,香港文學生活館編,香港文學生活館 X KUBRICK出版,2015年)



爭取文學館的平行時間線



第三期《香港作家》「關於「香港必須建立文學館」的討論」專題,包括曾敏之與璧華兩文,以及文化界知名人士34人〈設立香港文學館倡議書〉

2004/6



2009/5

司徒薇於「西九文化區民間論壇」建議在西九增設香港文學館


2009/6

董啟章於《明報》發表〈文學是要「館」的!〉,香港文學館倡議小組成立


2009/7

董啟章 x 葉輝 x 司徒薇 x 李榮勝 「西九的下一個關鍵工程:建設香港文學館」書展講座,馬家輝主持

作聯舉辦兩場關於文學館的討論會;組團往日本時參觀當地文學館。「作聯」又聯同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明報月刊》、《香港文學》,合辦「倡議建立相關文學館」座談會

2009/8



2009/9

「文要有學,學要有館——支持於西九文化區創設香港文學館」聯署刊登於《明報》,聯署支持者三百餘人,包括香港及各地作家、學者、文化人、藝術家、學生、市民等;小組成員鄧小樺在立法會西九監察小組會議上發言


2011/1

香港文學館工作室註冊為社團,其後與大學及藝術單位合作,策劃各種文藝活動


2013/5

「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成立


2014/3

「香港文學生活館」落戶灣仔富德樓,開張後迄今舉辦逾五百場活動


2015

第一屆香港文學季「書在人在」開幕


2016

首屆「香港文學季」獲得2015年藝術發展獎的「藝術推廣獎」;成為西九文化區「自由約」項目夥伴


2017

策劃「何止何紫——作家何紫專題展覽X講座X導賞」


2018

紙本月刊《無形》及文學網絡平台「虛詞」創刊;受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舉辦「過去識」+「香港文學季」;首度成為香港書展參展商

潘耀明代表作聯,致函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倡議在西九興建文學館。時任西九文化區行政總裁栢志高回覆,指香港已有發展成熟的文學設施,認為沒需要再在西九發展

2018/1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訪港,鐵凝和潘耀明均向時任特首林鄭月娥指出香港需要文學館。潘耀明憶述時任民政事務局長劉江華跟進時建議選址元朗古蹟祖屋,「之後不了了之」

2018/11



2019

季刊《方圓》創刊;「過去識」獲2018年藝術發展獎「藝術推廣獎」


2020

主編《我香港,我街道》,由台北木馬文化出版,迄今已銷逾八千本;獲民政局「藝能發展基金」資助,以影像短片推廣閱讀


2021

出版《我們走過軒尼詩道街頭》,由灣仔區議會贊助;香港文學生活館遷至新蒲崗;主編由南豐集團「世界之約」贊助的《樹心邊・新蒲崗》

潘耀明受《紫荊》訪問呼籲成立香港文學館

2021/11



2022

香港文學季「水字部:文學X視藝」於深水埗獨立書店中舉辦


潘撰寫公開信給李家超,促盡快興建「香港文學館」,指建館「可以讓更多的人認識香港文學的過去、現在及未來,和與中華文化不可割裂的關係」。9月時潘耀明表示政府已有正面回應

2022/5


在立法會施政報告答問大會上,馬逢國議員質詢特首李家超成立香港文學館之事,李家超表示支持; 香港藝術發展局選舉,香港作家聯會執行會長羅光萍當選文學藝術代表

2022/10


會長潘耀明在書展的「大灣區文學交流講座暨大灣區文學徵文獎頒獎禮」上宣布,在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的關注支持下,「香港文學館」近日通過馬會的贊助,終於正式籌建,擬明年4月開幕,「香港文學館」商標面世

2023/7/22



2023/7/23

潘耀明宣佈「香港文學館明年於灣仔開幕」之新聞一出,引來不少傳媒及網媒報導跟進。《獨立媒體網》的報導中,廖偉棠表示不要「粉飾太平的所謂香港文學館」;前藝發局文學組主席甄拔濤表示支持成立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由民間主導的香港文學館,而以有十多年活動及出版實踐的「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更為大眾及兩岸三地文壇熟悉


2023/7/26

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發表聲明,表示從未得悉潘耀明稱「香港文學館」將開幕之事,亦從未與作聯有過任何形式的合作;文學館之建立應確保業界的知情權與參與度;重申自身由2009年以來的倡議與實踐工作,並強調建立香港文學館必須由下而上、立足於民間,彰顯民間的平等多元精神

貝鈞奇向《獨立媒體網》表示,他個人支持作聯推動香港文學發展、建立文學館,同時表示「撞名」會引起尷尬,建立文學館需要得到大家認同

2023/7/27

作家韓麗珠於《明報》專欄表示對潘耀明所提之「香港文學館」聞所未聞


2023/7/31

作家陳子謙於《明報》專欄暗諷撞名;評論人鄧正健於《端傳媒》發表長文,其中論點包括批評潘耀明「香港文學館」之成立過程黑箱作業,潘耀明提出的文學觀是將香港文學視野倒退半個世紀;這個由「作聯」主持的「香港文學館」先天上已跟真正實踐於民間的香港文學脫節,無法呈現香港文學的豐富面貌

潘耀明於《紫荊》訪問中重申香港於大灣區文學的重要性和位置,重提須有香港文學館

2023/8/1

學者黃念欣於《明報》專欄〈大餅經濟學〉,提倡「不分彼此」的廣闊視野,讚揚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的數個策劃

潘耀明接受《明報》訪問〈涉龐大資源 民間難營運〉 中談及其文學館的進度及詳情,並指香港文學「是屬於中國文學的一個組成」,有地方特色,香港文學的特色是吸收中西文化,融會貫通

2023/8/4

黃念欣受《明報》訪問〈最好文學館 應訴說藏品背後故事〉與潘耀明訪問同日刊出,強調藏品要配合研究和策展


學者葉蔭聰於《明報》寫道,在一個共同成立文學館的目標之下,文學館正當性在於如何讓不同「山頭」的人都能參與,但政府沒有扮演好中間人的角色,欠缺業界及公眾參與的機制、解釋和程序,予人「一邊倒支持某山頭立館」的感覺


2023/8/6

作家張婉雯於《虛詞》發表〈同名.冒名.張愛玲〉,諷喻撞名


2023/8/7

吳靄儀於《明報》專欄表示香港文學容身於作者、讀者、出版商心中,「文學永遠不會受制於官方的認可或禁制,永遠會以自己的方式呈現。」

潘耀明接受《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文學館不是私器,也不打算壟斷文學館,歡迎其他團體各自做,讓社會大眾判斷,不要互相攻擊

2023/8/9


潘耀明受《中國僑網》訪問時表示希望特區政府更加重視文學

2023/8/10



2023/8/11

鄧小樺於《明報》發表〈建立香港文學館,須以實績面對質疑〉,分析潘耀明的文學館架構既非屬政府官方,又未立足民間,如果沒有創意策展、開放多元的思維,只展示年代久遠的作家照片、資料和手稿,只會令普羅巿民感覺益發遙遠

《明報》論壇版發表署名「夢迪」文章〈也論香港文學館之糾結〉,內容資料及論點大致與潘耀明多個訪問相同;文中諷刺香港文學生活館的「名家」不夠份量,並指區分官方及民間的文學館是「要人為造成對立、分裂」

2023/8/23


《明報月刊》2023年第九期中刊出「海內外文學館大觀」特輯,包括談及中國現代文學館、臺灣文學館、日本文學館、澳門文學館及廣東文學館的文章

2023/9

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開始製作本期《無形》「文學館在他方」專題,十月出版

《信報》刊登〈香港文學館鬧雙胞惹爭議〉一文,披露了潘耀明於8月底向公司註冊處登記成立「香港文學館管理有限公司」以及該公司的成員名單

2023/9/30



IMG_1520

(以上年表資料整理自書籍報章雜誌及網絡;因篇幅有限有所取捨,敬祈理解。)


延伸閱讀

3體同病相連雪豹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誰偷走了我的意象

小說 | by 陳芷盈 | 2024-04-26

【無形・◯】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散文 | by 王瀚樑 | 2024-04-24

【無形・◯】桃緣

詩歌 | by 羅貴祥 | 2024-04-22

【無形.同病相連】太空漫遊

詩歌 | by 陳康濤 |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