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侏羅紀】與孩子對話的文化:讚賞VS批評外的第三選擇

教育侏羅紀 | by  雅言 | 2020-05-04

筆者認識一位朋友,他一開口總沒好話,「得罪人多,稱呼人少」大概就是指他這類人,所以能長時間留在他身邊的朋友寥寥可數,吵架後老死不相往來的倒是不少。另一個朋友剛好相反,出口的總是稱讚別人的話,聽久了卻被人背後批評為「油腔滑調」及「空洞無物」。怪不得有言:「說話是一種藝術」,其中的分寸不易拿捏。成人之間的對話如此,成人與幼兒之間的對話,情況又如何呢?是衝口而出,不加思索?或要經過細細篩選,千雕萬琢?筆者繼上一次的文章討論「身教」,這次詳盡討論一下「言教」。


現今主流教育經常提倡「讚賞文化」,一昧地讚賞對孩子的長遠發展是否好事呢?


還記得筆者讀書的年代,參加學校的比賽通常只有冠亞季軍得獎,但前不久出席一個幼稚園的運動會,到最後竟發現「人人有獎」,除了多了第四名的「殿軍」外,只要參賽便可得到「優異獎」。筆者甚至聽到部分家長在孩子領完優異獎牌後對著孩子說「你好叻,攞到獎」。結果似乎滿場歡喜,唯我暗自沉思:「這種豬肉獎文化長遠來說對幼年兒童的心理發展造成什麼影響呢?」


在筆者看來,競賽制度有兩大功能,一是讓參賽者分出高下,換言之參賽者能真實地了解自己的能力處於什麼水平。二是實力處於下游的參賽者只要付出努力亦可透過公平的賽制力爭上游,這也是體育精神的一種貫徹。但「豬肉獎」將上述的功能全數破壞,幼年的小孩思維未成熟,獲獎自然開心雀躍,認為自己做得好,輕則失卻真實認識自己能力的機會,重則失去努力向上的動力,反正輸和贏都有獎。長此下去,孩子會深陷「自己真係好叻」的假象中。


由於「讚賞文化」的泛濫,所以幼兒永遠生活在假象中,當他長大後在真實的社會環境中碰壁時往往無法承受挫敗感。但生活在「批評文化」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同樣產生問題,他們往往缺乏自信心,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對他人亦欠缺同理心。


心理學家阿德勒(註1)提出了第三個出路,他提倡「不斥責、不稱讚」的教育方法。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包括未成年的兒童,在成長中各有自己的生活目標,即使身為父母亦不應介入或干涉子女進行中的生活課題。換言之,「斥責」和「讚賞」都是在一定程度上作了干擾。舉個例子,當子女偷懶不做功課被父母發現時,阿德勒不主張「斥責」,而是引導孩子回溯自己的成長任務,找出原因,繼而改變行為。反之,若子女自動完成功課時,成人亦不予稱讚,因為孩子只是完成了自己的成長任務,父母若予稱讚,得到「稱讚」可能變成孩子以後的學習動機,反而失去自發的學習動機。


阿德勒的學說營造了一種理性的對話文化,在實踐「不斥責、不稱讚」的對話中,成人應教導孩子了解行為和後果之間的關係。後果分為「自然後果」和「邏輯後果」兩種。「自然後果」指行為本身導致的自然結果,例如孩子踩入泥坑中,鞋子自然沾了泥漿。孩子在自然後果的經驗中可以學會內在自我控制的行為。成人使用此策略的原則是孩子若體驗到自身行為的自然後果,成人不應再加處罰,以免破壞孩子從自然後果所學到的教訓。下次孩子再出現同樣行為時,成人可提醒孩子回憶上次的經驗教訓。「邏輯後果」指經過人為安排而出現的結果,有助孩子逐漸學懂為自己負責。例如上文的例子,當孩子踩入泥坑、鞋子髒了後,成人和孩子討論後由孩子負責洗乾淨自己的鞋子。此人為安排需與孩子以平和的態度討論,被孩子所了解與接受後才實施,反之則變相處罰,孩子便無法學到行為與結果之間的關係,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註2)


當孩子建立了為自己負責的價值觀和行為態度後,他將真正成為獨立的個體,不依賴成人的「稱讚」或「斥責」而行動,繼而完成自己的成長任務。


由此可見,成人和孩子對話時,最好不以批判的態度和立場,而是理性和尊重。各位成年人實在有必要觀察一下自己平時對著孩子到底說了些什麼話,這些話又是怎樣影響了孩子的行為。


註1: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與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並列心理學上的三大巨頭。


註2:內文部份引用自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曾端真教授論文「兒童行為的瞭解與輔導—阿德勒心理治療學派的觀點」。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關於爸爸的兩位小演員〉

影評 | by 毛曄穎 | 2024-12-12

編輯推介

迪士尼刪除新作的跨性別元素

報導 | by 虛詞編輯室 | 2024-12-21

飲江詩兩首

詩歌 | by 飲江 | 2024-12-19

Fahren

散文 | by 言水 | 2024-12-19

被時間觸碰的光之羽

散文 | by 賴志豪 | 2024-12-14

張愛玲與宋淇談瓊瑤 也談亦舒

歷史 | by 馮睎乾 | 2024-12-12

法協記憶與逝水年華

散文 | by 箋箋 |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