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我香港,我街道2》的兩個關鍵詞

書評 | by  葉嘉詠 | 2021-06-15

2020年出版的《我香港,我街道》(台北:木馬文化),書中以地區劃分:「港島」、「九龍」和「新界」,作者都是香港作家,名符其實屬於「香港」的書,不過,主編「香港文學館」並不滿足於此。一年後《我香港,我街道2》(台北:木馬文化,以下頁數據此版本)出版,眼界開闊了,不論是香港還是外地的作家,只要熱愛香港,誰都可以寫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發生的事。


本文嘗試從書名的兩個關鍵詞:「街道」和「香港」,來談談這本書,看看這些作家和這些作品的特別之處。本文討論書中「街道」和「香港」的次序,剛好與書名相反,所以我們是從「小」到「大」閱讀這本書,了解由「街道」組成的「香港」,再進而了解香港的故事和歷史。


首先說「街道」。輯一「我的城裡有你的街」邀請了曾在港居住或當時居於海外的作家,寫一條與外地街道同名的香港街道;從「外地人」角度觀看香港,不是很有意思嗎?有些作家視香港為暫居地,遊歷一遍便要離開了,有些則住在香港,以月計以年計,感情看來要厚重一些。在十二篇作品中,六篇是寫港島街道的,另外六篇是寫九龍街道的。如果用「大數據」的說法,似乎都不足以為據,但就是這些難以量化的感受,讀來記憶猶深。


有些篇目沒有明確點出街道名字,這樣的書寫策略注定讓讀者再三重讀。游靜〈路上〉開首便是金句:「我們總忘記大部分走過的路;有些卻是每天要走,不得不走。此生註定,綁在一起。」(頁54)這是寫蘭秀道還是人生路?路的隱喻成為游靜與母親的重要回憶,寫來自然又一語雙關,但親情不是只有溫暖,因為死亡從來都是沉重的。李智良〈渡日若渡海〉是一篇「學者散文」,特別愛用註釋是其一大特點。有的來自專家專著如蘇尼爾、阿姆瑞斯《橫渡孟加拉灣:浪濤上流轉的移民與財富》,也有維基百科、google查找的書,這對讀者來說是挑戰,但李智良並不考慮這些;註釋在李智良眼中是補充也是正文,成為了新加坡廟宇和油麻地廟街共同築構的風景。這篇作品也為「閱讀」開啟了一扇門:誰說文章不用讀,那十八個連續不斷的「不准」(頁108)所營造的壓迫感,便是從「閱讀」中叫喚出來的。


房慧真〈一頭虎斑貓藏身熱帶水果叢〉的引用當然不及李智良的多,但她說早年跟家人來港探親住在旺角的故事,實在吸引,因為那是個值得懷念的年代。尤其她引述董啟章《地圖集》的文字,旺角的通菜街和西洋菜街是同一條街的想像歷史,今天我們還能在旺角看到這些菜蔬,還有鮮豔奪目的水果和夾雜黑灰啡白的虎斑貓嗎?


講到全文都沒說過街道名字的,首推輯三「我城漫遊」的馮敬恩〈石圍角的那條斜路〉。文中所寫的都是你與我在中學時曾發生過的事,例如用Nokia電話、去網吧打遊戲、參加公開試等。如果這條斜路記錄了這位年輕學者如此珍貴的經驗,為何用「那條斜路」輕輕帶過呢?如果你看到這句祝願:「人人有飯開,家家有屋住」(頁219),便會知道這種看似不著緊的技巧,正是作者有意為之的。因為熟悉,所以未有點名已心領神會,而且一點都輕。


然後談「香港」。2021年的上半年出版這本書是剛好的,為何這樣說呢?2020年新冠肺炎情況嚴峻,現時疫情好像有緩和的趨勢(寫這篇文章時,台灣、新加坡、印度等地的疫情變得嚴重了!)。雖然出門旅行是難的,但紙上旅行也許可以暫時取代吧。我們看著昔日的旅遊照片,回味從前的吃喝玩樂,以及愉快和疲乏,以及悠然和急迫,又或來一場更合時勢的google地圖旅行,google地圖跨越了空間限制,想去就去!言叔夏〈維多利亞港的梨〉開首便提到google上的香港大樓,但我更感興趣的是由「士多啤梨不是一種梨」(頁121)引起的聯想,讀來真是耳目一新。生活在香港多年的我們,可以試試如言叔夏考究這些翻譯名字的意思。李顥謙〈擊壤待渡〉對於「熟食市場」的命名(頁204),認真得要google研究一番?作者故意將「擊壤路」寫成「擊壞路」,以反語令讀者思考「香港」的未來。


以上兩文都談到「吃」這個重要主題,香港不愧有「美食天堂」之譽。此外,洪昊賢〈蛻皮──觀塘‧宜安街〉以蛇比喻觀塘,觀塘重建尤如蛇的蛻變重生,暫未知「重建」孰好孰壞,但文中加插有關蛇的鬼故事,滋補的食物添上靈異之說,令人聯想到香港的盧亭傳說,實在是神來一筆。黃麗群〈林在蘇杭街〉雖然只有很少篇幅寫鱸魚湯,但最感人的是蘊藏其中的超越血緣的關愛和念想,相信這必然不限於香港和台灣,還有世界上的其他地方。所以,綜合這幾篇談吃的文章,香港不只有「美食」,還有人情和世態的細緻觀察。


有讚賞當然也有批評。有說香港是「文化沙漠」,寂然、廖偉棠和楊佳嫻都寫香港的書店,應可為香港平反了。我們不妨視三位作家筆下的是書店的三個階段:理想書店(森記書店)、經營書店(洪葉書店)、閒逛書店(旺角二樓書店)。寂然〈理想的書店──英皇道的小事情〉開宗名義就點名「森記書店」,文青當然不會忘記讀書會、親炙作家的感動故事,不過,作者沒有太過理想化「理想」,反之淡然地說:「她只是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麼」(頁143)。廖偉棠〈西洋菜南街尋人記〉經常用「他」、「她」、「我」幾個代名詞,似乎有意隱去真人真事。事實上,經營書店是如此浪漫的事,何況這個「人」還影響「他」開設另一家書店,作者這樣寫的目的在於頌揚香港人的不計回報嗎?由此可見,香港不但不是「文化沙漠」,還是文化承傳的重要地方!有了「理想」的書店原貌,才會「經營」書店,並由讀者的角度「閒逛」書店,發現更多好書。看看楊佳嫻〈世界小得像一條街〉,書店老闆便會知道,除了文學書,文青還需要「如何選好食店」、「如何購買化粧品護膚品」、「如何乘搭舊式電梯」等實用指南;楊佳嫻以一個又一個小故事小人物,來帶出文青生活是如何煉成的,很值得我們參考。


若然說google,美食和文化都是現今社會缺一不可的東西,那麼「廣東話」便能突顯香港的特色了。黃大徽〈堅道以下荷里活道以上〉的「檐蛇」、「不好相與」、「杰撻撻」等詞語,能夠構成怎樣的「半山」美景?或許可以在蘇偉柟〈上斜落斜〉找到答案。〈上斜落斜〉恰巧也是寫堅道和荷里活道,「我」與母親的對話全由廣東話寫成,讀者隔著紙張也能聽出九聲六調的悅耳之音:「得啦得啦你話細個毫半子兩個菠蘿包,我聽到識背!」(頁264)祖輩父輩的「想當年」,還可上溯至北京歷史,例如盧燕珊〈赫德道與台基廠頭條──Her Majesty and Chinese H(e)art〉。這篇名中英夾雜,一看便是香港本色,當然亦隱含廣東話,例如「陀地」、「劈友」、「古惑仔」等。這些黑幫術語難以翻譯為書面語,或翻譯後便不易理解用詞的來源了。故此,從這幾篇包含廣東話的文章來認識香港,應該是不為過的。


輯二「那裡的香港人」和輯三「我城漫遊」分別是居於外地的作家寫香港一條實存街道上的人,和身份各異的作者寫他們對香港街道的所思所感。本文沒有再計算各自描寫哪個區的街道數目最多,原因是同為愛護香港的人,應該不用分得那麼仔細了,唯一需要認真的是,好好地閱讀《我香港,我街道2》,發掘更多香港的面貌和風景。


《我香港,我街道2》編者序:他地在地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葉嘉詠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哲學博士,現於原校任講師。研究興趣包括台灣文學、香港文學、電影等。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著名作家瓊瑤今午去世 享年86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2-04

隱世生活不隱世

書評 | by 亞C | 2024-12-02

方方與新寫實小説

書評 | by 黃子平 | 2024-12-02

投資學

散文 | by 雷根 | 2024-11-29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