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by 崔舜華 | 2020-05-13

說到貓,楊牧確是像極了貓──厚積薄發,候機而動。在他寫及貓的那些詩句裡,能夠明顯看出他放鬆了緊繃的語言的肌肉,交付給身段如水的貓咪們去延展、去舞蹈、去自在跳躍與變形。我不知道楊牧究竟有沒有真的養過貓,但我想他必定曾面對著夏午的日光、蹲下身驅伸掌撫滑一條柔若無骨的貓背,從那渾然的無防備無欲求之中,他允許自己褪開一切必要的示範,以低音呢喃「貓貓」去征服(我私自揣想的)一切禁錮他僵硬他規定他需索他之物。 (閱讀更多)

無盡的酷刑鏡像: 讀劉綺華的《失語》

書評 | by 謝曉虹 | 2021-09-24

在香港這個殖民社會裡,語言不過是被使用(use)的工具,卻從來不曾被擁有(own)。 (閱讀更多)

《追擊黑水真相》:追擊真相,還是追擊揭露真相的人?

影評 | by 陳津明 | 2021-09-24

小人物面對龐大的勢力,想要利用朽壞的制度去爭取公義,注定是徒勞無功。Robert痛切地認識到,正如一位只完成了基本教育的受害工人所說:平民百姓不可能跟大財團鬥爭,我們只能依靠自己、保護自己。 (閱讀更多)

《無痛斷捨離》:無物最易惹塵埃

影評 | by 方嘉欣 | 2020-05-10

閉關期間,整理舊物,或會勾起不少回憶,好的苦的痛的,無法割捨,伴隨終生,如何與回憶共存,也是學問。趁著戲院重開,再看這部泰國電影,份外感觸。 (閱讀更多)

《北京零公里》: 一部讀懂中國的北京城歷史

書評 | by 亞然 | 2021-09-24

讀這小說,實際上讀的就是陳冠中對中國的一種判斷。 (閱讀更多)

方梓《誰是葛里歐》書寫花蓮風貌——台灣女子收集的夢剪貼簿

書評 | by 沐羽 | 2020-05-08

細描也許是一種老套的方法,甚至可以馬上使人聯想到無聊與瑣碎,但在《誰是葛里歐》裡卻能變化出另外一種味道,那是意外之喜。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看《貓貓的奇幻漂流》雜感

影評 | by 泊泉 | 2025-05-07

編輯推介

《貓貓的奇幻漂流》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5-09

代溝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