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煦斌《牛》:四十年前,香港與世界的側面

書評 | by 廖偉棠 | 2021-02-16

吳煦斌似乎天生擁有如此出世的心和文字,但也有跡可尋。她的山野靈氣氤氳,其實來自彼時香港青年(也包括其父親)的朝氣,在其同代作家西西的名作《我城》與也是她的伴侶梁秉鈞(也斯)《雷聲與蟬鳴》《山水人物》等詩文中可得知,他們常常結伴探索香港的郊外與離島;同時,他們關心社會改革與文學嬗遞,致力於建設香港的精神自我。 (閱讀更多)

【無形.忘不鳥】記憶與和解:從食物到城市的博物志──讀杜杜的《飲食魔幻錄》

書評 | by 勞緯洛 | 2021-02-10

最初出版於2005年,去年由香港文學館復刻再版的杜杜經典文集《飲食魔幻錄》,勞緯洛形容,此書不但是一部有關地方飲食的博物志,同時也是一部活化城市記憶的召喚書。故物重現,並體現在日常飲食中,是一份不想記起、卻又未敢忘記的深幽情緒,對於這座城市的一種奇特的愛。 (閱讀更多)

時代的詩——論崑南《天堂舞哉足下》

書評 | by 江俊豪 | 2021-05-03

崑南經典小說《天堂舞哉足下》復刻,江俊豪除了剖析其複調小說的特質,更提到作為一種裝置式的小說,「是先知已設定一切萬物皆為重像,任君如何重置,是個人、是國家、是世界、是宇宙,最後仍回歸至個人。」歷史與文化最大的衝突,或許正是「遺忘」,而小說的復刻,又是歷史與文化、自我與政治的再次對話。 (閱讀更多)

曖昧的距離:讀顧城的〈遠和近〉

其他 | by 李敬恒 | 2021-02-04

顧城的詩作不單用字淺白、篇幅短小,而且蘊含複雜互動,呈現出飽滿張力,李敬恒則以〈遠和近〉為例,從「我」對「你」、「遠」和「近」、主觀與客觀的感受,細談顧城如何以短短六行文字,引發無盡曖昧不明與模稜兩可的猜想。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2025書展活動推薦 獨立出版另起爐灶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16

編輯推介

粵劇音樂設計怎樣取得平衡

其他 | by 王勝泉 | 2025-07-24

放榜的那些事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7-16

「詩同讀·風格」 海自暗光中顯現,幽禁於琥珀中的顏面 ——讀曹疏影〈fragile〉、〈淡金路〉

其他 | by 畢如意, 季展伊, 張雅婷, 現三, 不與易, 謝曉陽, 李曼旎, 歐陽咻, 嘻嘻, 意寒 | 2025-07-20

Mackapär

小說 | by 徐竟勛 | 2025-07-12

離開拉斯維加斯

散文 | by ⿆卓穎 | 2025-07-12

慢慢游

散文 | by 小煬 | 2025-07-11

蛇美文蛇美人

散文 | by 惟得 |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