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 by 江俊豪 | 2021-09-30

述說大時代下的血淚不難,述說大時代的「難以述說性」才是困難。江俊豪形容,蘇苑姍的《一個可以活下去的世界,是可能的》卻是以直面的、自傳性的疾病書寫,把時代、疾病、「時代」的「疾病」中那「難以述說性」展開。即使當中因身體的艱難而難以建構一個完整的故事,誠如作者自述,只能以零碎的文字去憶述,因為「身體的痛,只能一個人去經歷。」 (閱讀更多)

至道從來不遠人:評《女仔館興衰:香港拔萃書室的史前史(1860-1869)》

書評 | by 陳躬芳 | 2021-09-29

由陳煒舜(主筆)和方頴聰(蒐集材料及審核文稿)所著的《女仔館興衰:香港拔萃書室的史前史(1860-1869)》,最近引起文化界廣泛的關注。到底「女仔館」(Female Diocesan School)是一所怎樣的女校?而1860年至1869年間,香港女性接受教育有何困境?在華洋社會文化衝突中,「女仔館」又何努力推動本地女子教育之發展? (閱讀更多)

《失落邊境》:食物與救贖

影評 | by 柴子文 | 2021-09-28

越南新生代導演黎豹的首部長片《失落之境》,今年榮獲柏林影展評審團特別獎的極高榮譽,在苦行解脫和反烏托邦退化之間,構建出一片穩定又不安的張力之地。導演說,人的本性被激發出來,人才能得到安息,才能相識。味道,不過是一種救贖的儀式。 (閱讀更多)

《魷魚遊戲》:莫名著迷的劇種,微觀人性的醜惡

影評 | by 林奕 | 2021-09-28

最近大熱的Netflix原創劇《魷魚遊戲》,林奕認為此劇起首聲勢緊湊,終集節奏卻突然拖慢,角色與角色之間的牽絆也偏向鬆散,但若摒除這些主觀感受的沙石,劇集帶出的反思仍值得細味咀嚼。 (閱讀更多)

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表演式紀錄片,從放映引伸至藝術展覽

其他 | by 蔡倩怡 | 2021-09-24

舞蹈影像作為一種電影的次類型,早已不再只限於記錄舞蹈律動,而是能通過對舞蹈的豐富想像來擴展影像的形態。在港舉辦多年、亞洲最大的舞蹈影像節之一的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本屆特設名為「表演與紀錄」(Performative Doc)的單元,從放映引伸至藝術展覽,形塑對舞蹈影像更流動的理解。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黛玉笑了〉:捻花而笑的林黛玉

其他 | by 余永曇 | 2025-07-03

編輯推介

放榜的那些事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7-16

「詩同讀·風格」 海自暗光中顯現,幽禁於琥珀中的顏面 ——讀曹疏影〈fragile〉、〈淡金路〉

其他 | by 畢如意, 季展伊, 張雅婷, 現三, 不與易, 謝曉陽, 李曼旎, 歐陽咻, 嘻嘻, 意寒 | 2025-07-16

2025書展活動推薦 獨立出版另起爐灶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16

Mackapär

小說 | by 徐竟勛 | 2025-07-12

離開拉斯維加斯

散文 | by ⿆卓穎 | 2025-07-12

慢慢游

散文 | by 小煬 | 2025-07-11

蛇美文蛇美人

散文 | by 惟得 | 2025-07-10

執拾遺傳症

小說 | by 彭慧瑜 | 2025-07-07

蘇苑姍詩三首

詩歌 | by 蘇苑姍 | 2025-07-04

散文 | by 俞宙 | 2025-07-04

一天

小說 | by Rudee |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