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 by 彭礪青 | 2021-11-15

最近幾年間,卡繆著作的台灣譯本再版、重譯紛現,或者亦反映了這個政治動盪的「極端年代」。彭礪青認為,一般論者討論卡繆著作的思想軌跡時,會談到荒謬和反抗,但同時卡繆畢生也在思考殺人和被殺背後的合理性,探討透過謀殺實現革命正義的矛盾。卡繆並沒有提供一套教條,他看重的是每個人在這些困境中如何取捨。也許最後陪伴你的只是絞刑架,眾人都嘲笑你,你的革命正義、你的大愛也只能由上帝或者你自己來欣賞,明明希望懸民於水火但這些「民」卻無法明白,歷史也沒有因此而改變。真正的正義必然是矛盾而孤獨的,革命也是矛盾而孤獨的。 (閱讀更多)

救贖靈魂與重生——〈迴光物語〉

其他 | by 姚慶萬 | 2021-11-12

從大海到宇宙,到「物語三部曲」第二首〈迴光物語〉,宇宙究竟在哪裡?姚慶萬便從救贖去討論歌詞。承於文學作品的救贖各有意涵,譬如《懺悔錄》便蘊含基督教原罪與救贖的觀念,但不變的是,懺悔過程包含「罪人」、「救贖」兩個層面。而〈迴光物語〉透過個體的煎熬,透過懺悔,希望為三部曲故事的主角清洗所犯下罪得以重生。 (閱讀更多)

《沙丘瀚戰》:闖出敍事新宇宙

影評 | by 馮曉彤 | 2021-11-08

不少人批評《沙丘瀚戰》是「兩小時的預告片」,完場時只留下一堆未解開的懸念疑雲,馮曉彤這篇影評則認為,導演Denis Villeneuve似乎野心更大,希望重新定義甚麼是「值得看」的鏡頭,那是無畏、教人可敬的一股力量。 (閱讀更多)

在《森之廚房》,來一場靈魂餵飼

影評 | by 林兆軒 | 2021-11-04

香港亞洲電影節(HKAFF)日前正式開幕,南韓導演任順禮獲選為電影節焦點導演,其近作《森之廚房》在當地上映後,被觀眾視為「療癒」之作,四季分明的鄉村風景及地道美食,正好為香港影迷帶來一場餵飼靈魂的盛宴。 (閱讀更多)

婚姻的墳墓:觀香港話劇團《曖昧》

劇評 | by 李向昇 | 2021-11-02

香港話劇團的新作《曖昧》,李向昇形容劇本野心很大,想讓觀眾看的不是男女主角怎麼曖昧,而是你已然知道他們會發展出曖昧的關係,那這段曖昧在各自的生活中泛出怎樣的漣漪,甚或引起怎樣的波濤?所有的曖昧都是以日常為藉口展開的。人類其實是善於自欺的,和別人玩曖昧的同時就是在和自己的道德觀玩曖昧。如有機會人性這種狡獪的一面似乎也可以在戲裡呈現出來。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黛玉笑了〉:捻花而笑的林黛玉

其他 | by 余永曇 | 2025-07-03

編輯推介

放榜的那些事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7-16

「詩同讀·風格」 海自暗光中顯現,幽禁於琥珀中的顏面 ——讀曹疏影〈fragile〉、〈淡金路〉

其他 | by 畢如意, 季展伊, 張雅婷, 現三, 不與易, 謝曉陽, 李曼旎, 歐陽咻, 嘻嘻, 意寒 | 2025-07-16

2025書展活動推薦 獨立出版另起爐灶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16

Mackapär

小說 | by 徐竟勛 | 2025-07-12

離開拉斯維加斯

散文 | by ⿆卓穎 | 2025-07-12

慢慢游

散文 | by 小煬 | 2025-07-11

蛇美文蛇美人

散文 | by 惟得 | 2025-07-10

執拾遺傳症

小說 | by 彭慧瑜 | 2025-07-07

蘇苑姍詩三首

詩歌 | by 蘇苑姍 | 2025-07-04

散文 | by 俞宙 | 2025-07-04

一天

小說 | by Rudee |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