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絕望"

【DSE 2024】救救孩子,要看見絕望以前的情緒警號——學童精神健康專題訪問

教育侏羅紀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4-07

去年電影《年少日記》,借學童自殺問題一再戳中社會的教育制度和精英主義,引起公眾關注學生情緒問題。遺憾的是,學童自殺輕生情況愈趨嚴峻,教育局尚未予以適當的處理,對學童的心理狀況亦未有足夠研究。適逢DSE開考在即,編輯部邀請到陳志堅及曾繁裕兩位教育界作家,讓我們了解問題的普遍性,以至應對考試壓力的經驗和方法。教育界以外,也訪問到朋輩情緒支援社企Shelter的創辦人林詩詠(細C),從社福界角度透視現時制度的缺口,以較近的距離認識學生的心理面向,藉此說起情緒健康的重要性。在這個時代,新一代的成長至為關鍵,讓我們好好裝備自己,以同行者的姿態作陪伴,適時給予他人情緒支援,聆聽更多,讓學生表達自身,而不是說教、隨便拋下一句「加油」 作罷。在這吃人的教育制度下,救救孩子。

「要擁抱希望,必先了解絕望」——訪《白日之下》導演簡君晋

專訪 | by 王瀚樑 | 2023-11-14

電影《白日之下》的故事改編自2015至2016年間,香港傳媒揭發一連串殘疾護老院舍院友被虐待、性侵的真實事件。電影中余香凝飾演的偵查組記者曉琪,以臥底形式潛入院舍,揭發院舍內的非人道生活。由可見的肢體暴力,到無形的制度暴力,不公義的事情每天都在光天化日之下發生。電影的故事並不新奇,現實比電影更加荒謬。但《白日之下》導演簡君晋想透過電影說的,不是荒謬,而是堅持。「現實縱使是這樣,但仍然有很多人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繼續去追求真相,他們的堅持,是我最想寫的東西。」

跳線神經.絕望貝果.媽的第三眼:《奇異女俠玩救宇宙》狂想曲

影評 | by 蘇麗真 | 2022-06-08

不論你喜歡與否,《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港譯︰《奇異女俠玩救宇宙》)確實是 2022 話題作,雙導演 The Daniels 將近年被英雄片玩爛的多重宇宙套路,以實驗性的剪輯重新演繹,教人腦洞大開。儘管迷幻異色的糖衣包裝下,難免因為照顧主流商業片觀眾口味,以致電影離不開「一家人齊齊整整」的舊酒新瓶,不過無處不在的電影彩蛋,以及傾巢而出的性別、存在 vs 虛無主義、老莊哲學、各種東方宗教與神秘學符號,能帶領觀眾飛到另一個維度思索宇宙、存在等命題,不失為上乘之作。

【已讀不回#68】江康泉 X 鄧小樺:智海《The Writer and Her Story》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1-10-16

江記今次要談的本土製作動漫,是智海的《The Writer and Her Story》,據說它是本土文藝漫畫界中的傳奇。不斷重複的敘事風格,畫風罕見地沉重,一切的苦難,都返照我們創作的初心。與智海份屬好友的江記,同代人的解讀飽含感情,記得收睇。

【無形・一句到尾】還不夠絕望,尚可更絕望

散文 | by 雷暐樂 | 2021-08-26

在城市的不可測中,行行重行行。那麼刻意過好每天,那麼刻意選擇那首不得已一再循環播放的《絕》,卻無法馬上記得歌詞,取而代之,留下一個個遺民般的名字。文字未必擊出什麼啟迪哲思,也不一定能安慰任何生靈,但所有遺失的東西,將散落四周,一如既往。

悼念奧茲:黑暗中的愛與絕望

其他 | by 彭依仁 | 2019-01-02

2018年12月28日晚上11點,以色列著名作家及以巴和平鬥士阿摩斯‧奧茲,在與癌症短暫搏鬥後,與世長辭。消息是由他的女兒,作家暨歷史學家芬妮亞‧奧茲—薩爾茨貝格(Fania Oz-Salzburger)在推特公佈的,芬妮亞在推特上坦言,父親由於病情「迅速惡化後,於睡夢中去世。」

Project Keep Pushing:絕望中迎難創造

藝評 | by 安娜 | 2018-10-17

想用一個詞語去蓋括Project Keep Pushing,想了很久,卻找不到一個比廣東話「曬馬」更貼切生動的形容—原諒我的粗俗,而我在這裏也沒有貶意。Project Keep Pushing是本地樂隊tfvsjs鼓手Anton Fung聯同導演黃進策動的影音企劃,將六首tfvsjs的作品重新編排,配上六段全新攝製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