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策展"

以展場作為展品,凝視更替的瞬間——訪「情感幾何」策展人張海活

專訪 | by 陳芷盈 | 2024-03-27

一個空間要消失、變換,我們能否容許悼念、過渡的片刻?1998年,1a 空間於油街創立,2年後被政府收回,2001年搬到牛棚藝術村,今年將會經歷轉變。歷經四份一世紀,展示過形形色色的藝術展覽,這個展場可有被誰記住? 張海活於是想到,以1a 空間作為展品,舉辦一個甚麼也沒有,只有展場自身的展覽,取名「情感幾何」,展覽歷時近六個月,分三階段呈現 1a 空間翻新的過程。這天到訪,只見1a空蕩赤裸,顯露出原初充滿斑駁污漬的牆身、水渠,拆下來的白牆被切割成不同形狀挨在綠框窗邊,一大堆木條堆疊地上。訪問開始前,張海活送我一塊小小的白色圓塊,說這是1a的碎片,手感冰涼堅硬,我從未想過,展場原來有形狀有重量,可以觸摸,與人連繫。

機械複製以後,人工智能時代的奇點藝術——訪「藝術・科技」展覽 2.0「過化存神」策展人梁學彬、藝術家黃進曦、麥影彤二

專訪 | by 曾繼賢 | 2024-03-22

香港藝術發展局呈獻的「藝術・科技」展覽2.0的終章「過化存神」,於2024年3月16日至4月7日在黃竹坑藝發局的「展藝館」舉行。「過化存神」是香港首個以人工智能為主題的展覽,由藝術家、藝術文化研究學者梁學彬策展,參展藝術家則來自不同年代和藝術領域,深入探索人工智能紛繁多姿的面向、語言和潛能,剖析其對整個人類社會及文藝創作的深遠影響。此次與策展人梁學彬、其中兩位參與藝術家黃進曦、麥影彤二進行對談訪問,分享如何將人工智能融於藝術,以及探討人工智能在未來會如何影響藝術。

【無形・文學館在他方】寫字人視角的文學策展:臺灣文學館及其他文學館舍

其他 | by 朱宥勳 | 2023-10-16

​2019年,我接到一個讓我非常興奮的邀約:位於臺南的「國立臺灣文學館」,要更新下一個十年的常設展,邀請我加入策展團隊,負責展覽文字的撰寫。長年以來,我一直是臺灣文學館的擁躉,每到臺南必走一趟;同一時間,我也心知肚明,過往臺灣文學館的策展有強烈的「學院氣息」,難以擴大觀眾群。如果能夠加入團隊,豈不是剛好能為我熱愛的館舍盡一點力?

這時這地,在香港創作香港——訪「叱咤903 THIS THIS展」策展人急急子

專訪 | by 陳芷盈 | 2023-09-17

急急子希望展覽可引起共鳴,帶給觀眾力量,故她也很自覺地確保展覽不是純粹給藝術愛好者觀賞,而是開放給大眾。她舉例說Giraffe Leung曾讓她在兩幅作品中二選其中,她毫不猶豫便選擇了較具體的作品。「我希望大眾看展後會更有興趣接觸藝術,而非感覺藝術觸不可及,高深莫測。」說到這裡,不得不重提「THIS THIS 展」的名字由來,心水清的讀者或已猜到,這是由「THIS THIS RICE」(兩餸飯) 借用而來,正好呼應著急急子的策展宗旨:走進社區,讓任何人都能有所共鳴;手指指,指向開放多元的想像。

【策展序】與憂思糾纏──雜記游靜作品展的策展思路

藝評 | by 陳若怡 | 2022-11-12

作品展的標題框架了被討論、被解讀的視線範圍,那些家國的、移動的、性/別的,會否一旦命名便被設限了?於是,此次「非家非類」游靜作品展決計以「非」作為態度上的宣告,「非」是不然、不是、不對,不「只」是這樣,有抵拒定義的用意。最初的命題僅有「非家」,在仍必得窘迫地談論著的離與返、有家與無家、流動游離這些離散的家國命題之外,試圖以「非家」的「非」容納更多討論的可能,並且將「家」容納身分、性/別與各種在定義上難以歸類的討論。

【無形.中過又如何】面向社區,混沌裡重新發現——訪「2022港深城市 \ 建築雙城雙年展(香港)」策展團隊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10-13

由香港建築師學會雙年展基金會主辦,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規劃師學會及香港設計師協會共同協辦的本地建築界盛事「港深城市 \ 建築雙城雙年展(香港)」,今屆香港的四個展覽場地選址北角(東)渡輪碼頭、中環街市、中環與尖沙咀的天星碼頭進行,並以「集籽種城」作為主題,集合五十多個探討城市、建築及建構環境議題的參展單位,共同探索我城未來的方向。今屆策展團隊的其中四位成員何尚衡、盧韻淇、徐卓華與龍文菁,除了分享在碼頭舉辦「雙年展」的原因,也從「Resilience」蘊含的意義,談及今屆參展作品如何體現城市的韌性。

榮念曾創作50年展思考過去、現在與未來 策展人劉小康:是香港文化發展的參考

專訪 | by 蘇菲 | 2021-12-24

香港文化博物館現正舉辦的「實驗實驗展:榮念曾創作五十年」展覽,是藝術家榮念曾(Danny)過去五十年創作的一個小結,並由他的長期合作伙伴劉小康、胡恩威及黃裕偉共同策劃,從「過去」思考「未來」,在埋頭做藝術創作之外,我們是否也要對文化政策多多著眼?

文學 × 視藝展覽——「土有香,根有緣」策展前言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香港文學館 | 2021-11-16

香港文學季的「土有香,根有緣」展覽日前開幕,作家及藝術家選取了五種根莖植物,進行創作。展覽題目乃拆字而成,土有香則為香土,含蓄而有情,呼喚著自身土地之愛。文學所渴望的,無非在某種空間中鬆散生成。

【文藝follow me】推廣文學 離苦得樂——訪「週末文學」策展人方太初、項目經理劉平

文藝Follow Me | by 陳子雲 | 2021-05-29

文學在香港,不是沒有人創作、發表,但是「就是很難讓人看見」。出於要讓優秀的作者被更多人看見,作家、策展人方太初與項目經理劉平,一起籌辦「週末文學」。

悼好友張鐵樑——那年我們開展的紀錄片旅程

其他 | by 陳梓桓 | 2020-03-31

啊鐵會遠道而來我黃竹坑工作室看片,推我玩瀡滑梯一樣,給我很多意見、想像、對紀錄片的思考。

本地電影策展人、青年學者張鐵樑博士胃癌逝世 終年37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0-03-22

張鐵樑長年專注研究香港及中國獨立電影、紀實影像,曾協助籌辦大小本地獨立電影影展。

如果城市是圖紙,雙腳就是畫筆——訪「火花!城市行者日記」策展人黃志恆

專訪 | by 李卓謙 | 2019-03-20

以城市空間和步行作為策展方向的油街展覽「火花!城市行者日記」,意念源自保羅.奧斯特的小說〈玻璃之城〉,小說主人公昆恩隨著調查對象史堤曼走進錯縱複雜的紐約街頭,昆恩慢慢發現史堤曼的步行路徑中隱藏了一個秘密訊息。城市、步行、觀察,三者構成了這次展覽,策展人黃志恆(Sara Wong)既是藝術家,亦是園境設計師,創作大多圍繞空間與步行概念的她,這次更感興趣的是——人在甚麼狀態之下才會對身邊事物產生好奇?

等待景至:策展前中後的九項線索

藝評 | by Ivy Ma | 2019-01-14

我一直對一幅畫的生成非常感興趣。十多年前,培根(Francis Bacon) 的工作室被「移植重組」成陳列品,在都柏林美術館展出,我看過後印象深刻。之後我便認為工作室的種種硬件,以及畫家如何使用這空間,其日常性、勞動的模式及由此衍生的心理狀態等,這都跟畫家最後完成的畫作,有著微妙的密切關係。

一個博物館規模的攝影展——訪策展人劉清平

專訪 | by 李卓謙 | 2018-12-04

《PROVOKE》1968年創刊,來到今年剛好五十年。它就像中平卓馬與多木浩二聯手向日本攝影界投下的一顆響亮的震撼彈,卻又瞬間沉寂,一如曇花只一現。《PROVOKE》一共只出了三期,1970年便宣告解散,但它的後遺卻一直延續至今。以《PROVOKE》為主題策展的「挑釁時代——探索影像表達50年」,策展人長澤章生,挑選十二位攝影師作品,包括啟發了中平卓馬與森山大道的東松照明與細江英公,亦有受《PROVOKE》影響的攝影師野村佐紀子與SPEW。

Anacostia Community Museum︰服務社區,人人都是策展人

藝評 | by 丁穎茵 | 2018-12-02

如何建設理想社區?答案或許人言人殊︰有人相信社區少不了街坊交流的聚腳點,有人認為社區必須提供顧及長者與孩童需要的服務,也有人提議成立流動市集支持本地自家製產品。大抵沒有人想到一所鄰里博物館也可以對社區有所貢獻。平情而論,誰需要一座博物館收藏家裡藏不少了的陳年舊物?街頭巷尾的舊故事又何以改變社區?

Whitney Museum︰何謂「政治正確」的主題式策展?

藝評 | by 丁穎茵 | 2019-01-03

不同類別的博物館各自各精彩,但不同的論述框架、不同的藝術觀點如何交流互通,以至社會大眾也從中理解、欣賞、尊重多元文化所衍生的差異?為甚麼歐洲藝術家挪用非洲藝術元素被視為前衛創新,但非裔藝術家引用傳統方式創作卻鮮有得到迴響?為甚麼原住民藝術家的創作往往被撥入人類學,而非藝術史研究?藝術館如何將原住民、非裔、拉丁裔以至亞裔的藝術理念與創作手法融入主流的藝術書寫,建構出代表美國多元文化的藝術史觀?

【好想藝術】詮釋者與沒甚麼要說——郭瑛的策展與創作

好想藝術 | by 好想藝術 | 2018-07-17

「策展」這幾年變成熱詞,一方面策展人也成為入場看藝術展的理由,另一方面也出現「人人都是策展人」的現象。策展人需要為展覽作概念策劃,鋪陳說法,找合適的藝術家參與,也須考慮場地的佈局處理。在英國曼徹斯特和倫敦都有策展經驗的郭瑛,今次在「好想藝術」的專輯中,展現了策展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