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度年華.廿八】蘇珊.桑塔格︰早熟早婚,青春期latecome

廿八 | by  虛詞編輯部 | 2018-11-04

1961年,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28歲。


1961年之前,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與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一直以女性知識份子的形象衝擊西方當代文藝界與思想界,作為後起之秀,桑塔格雖然成名較遲,但她慧根早熟,15歲中學畢業,三年後再從芝加哥大學畢業;在芝大讀書期間,她認識了社會學家菲利浦.瑞夫(Philip Rieff),二人十天後閃婚,兩年後,1952年,兒子大衛出生,桑塔格從人妻一躍成為人母。


桑塔格做甚麼都快人一步,她早婚,也早離婚。1957年,她從哈佛大學取得了哲學碩士學位,然後拿著獎學金歐遊,在巴黎住了一段時日,深受歐洲文化影響,1958年回到美國後,桑塔格隨即向菲利浦.瑞夫要求離婚。26歲,桑塔格回復單身,但她並未攜同兒子到其嚮往的歐洲生活,母子二人移居紐約,桑塔格靠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書及寫文來維持生活,她覺得自己十分幸運,更揚言︰「年紀輕輕就結婚生子,以後就不用再做這些事了。」


移居紐約的桑塔格,其實早已移情別戀。1957年她先跟海芮葉特.索默.茲沃鈴(Harriet Sohmers Zwerling)在巴黎同居,後來透過海芮葉特她認識了古巴裔美國劇作家瑪麗亞.艾琳.福恩斯(Maria Irene Fornes),二人自1959年開始,至1963年在紐約同居——顯而易見,瑪麗亞.艾琳.福恩斯是一個女性名字,桑塔格愛上同性,旁人看來是重生、是轉變,但只有桑塔格知道,那才是最初始的自己。


此話何解?桑塔格於2004年死後,兒子大衛.瑞夫發現她14歲至31歲期間所寫的日記,及後出版成《重生——桑塔格日記第一部》,揭穿原來早在桑塔格15歲的時候,已經認知到自己的同性戀傾向,決定下嫁菲利浦.瑞夫,既有「從良」與「修正」的想法,其實也為了經濟與學業著想,以現在的話說,年輕的桑塔格需要一位金主。


離婚後,桑塔格做回真實的自己,與瑪麗亞.艾琳.福恩斯開展了一段傾向苦戀的戀情,「艾琳和我不再真正交談。我們都累了,知道該說的早已說,或者至少說得比做得多」,「昨晚我告訴艾琳,我愈少做愛就愈不想要」,「艾琳說,這是她幾個月來第一次美妙的性高潮,但後來被我搞砸了」,諸如此類的句子,在她們同居期間一再出現在桑塔格的日記上,愈到後期,出現的次數愈是頻密。


苦戀無益,但桑塔格袒露對同性的愛,卻是對父權的痛擊——她的人自由了,思想也自由了。1961年開始,她將腦海中的意念整理成文章,逐漸寫出一篇又一篇具挑戰性的論文。她以權威的筆觸評論哲學、文學、歷史、電影,先後發表於《黨派評論》、《紐約書評》及《常青評論》等重要刊物上,幾年後文章結集成《反對闡釋》(Against Interpretation and Other Essays)一書,顛覆了與時代語境相違背的藝術闡釋行為,提出反對過度闡釋、尊重文本解讀的概念,迅即成為大學院校的當代經典,令桑塔格一夜成名。


離婚後的桑塔格,不但將自己「看作是一場非常古老的戰役中一位披掛著一身簇新鎧甲登場的武士」,她甚至指稱,隨著60年代來臨,她也正好踏入了個人的青春期,「我非常享受27歲到35歲這段時間內的青春期,它與60年代同步——我以年輕人的方式來享受這段時期」。桑塔格早熟、早婚,28歲才懂得對情慾坦白,反叛期和青春期都姍姍來遲,還是諺語說得好︰遲到好過冇到。


1961年,蘇珊.桑塔格,28歲,距離她出版《反對闡釋》還有五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關於爸爸的兩位小演員〉

影評 | by 毛曄穎 | 2024-12-12

編輯推介

迪士尼刪除新作的跨性別元素

報導 | by 虛詞編輯室 | 2024-12-21

飲江詩兩首

詩歌 | by 飲江 | 2024-12-19

Fahren

散文 | by 言水 | 2024-12-19

被時間觸碰的光之羽

散文 | by 賴志豪 | 2024-12-14

張愛玲與宋淇談瓊瑤 也談亦舒

歷史 | by 馮睎乾 | 2024-12-12

法協記憶與逝水年華

散文 | by 箋箋 |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