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作創意DIY書展:DIY 的不止是書,還有自己

報導 | by  張煒森 | 2019-02-09

凡事總有始有終,十年也彷佛成為一個年代與階段的代名詞,2005 年由 Sandy山地於 YMCArts 創辦「自發作書展」也不例外,一晃十年,「自發作創意DIY書展2019」也將會是自發作的最後一屆。二十位年輕的參與者真正自主發聲,集作者、編輯、設計、出版於一身,由去年9月開始透過大聚會與Tutorials,在短短幾個月便從無到有,出版了人生第一本書作。在第二站的尖沙咀商務展出過後,便要等到四月在灣仔艺鵠展出歷屆實體書創作,然後便會將所有書交給「香港迷你書協會」存檔接力,會寫上句號還是遍地開花?還是拭目以待。


為自己發聲的媒體


就算是多獨立的書店,也難免受主流的市場價值觀或目標讀者群的影響,又如獨立出版所樹立的鮮明性格成就了另一道風景,但總的來說,書店到出版,當中所講求往往是印刷專業、主題鮮明來吸引受眾時,「自發作」在書店中展出,便仿如一道奇葩,或可理解為主流與邊緣外的第三條道路——將自己化成小眾中最小的單位量詞,一個以自己為本的創作書本過程,繼而演化為小眾發聲的媒體——正如山地所說,計劃除了主導師教授書的各種藝術形式表達外,更引導參與者如何透過書本表達自己。以主流價值或部分消費者的角度而言,手作書或許未能登大雅之堂,但「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當我們不再視書為大量生產的商品時,放下故有對書的概念,「自發作」中小量發行的手作書,其實是袋裝尺寸的藝術品,也是自我表達的工具,在沒有商業市場拘束的想像下,當中迥異的主題、書的形式都藉此變得放任自由,手作書中的「Lo-Fi」美學,到成熟的出版書籍,既有文字主導,亦有繪本與「Pop-up」書,今屆書種的多樣化可算首屈一指。


主題的多樣性


創作主題由《荔枝角道373號》探索深水埗棚屋的社會議題,到個人內心的「私小說」《渡日》;在書的形式上,除了典型地以手藝入書,讓大家能一睹不常在大量生產的書籍中看到的手藝、物料、剪裁、書度外,又如《等你將相》,「書」不是用來閱,而是將書展示,讓讀者將書當成藝術品看待與策展,顛覆及擴闊了書的想像與維度,這樣俏皮的創作種子,在每一屆也得以發放。話雖如此,當山地問到年輕的作者們,如果人生只能出版一本書,會是一本怎樣的書時,他們還是守恆一些書藉中如翻頁書樣的基本形態,「今屆的參與者都喜歡傳統實體書樣」山地提道。也許,在這個數碼年代,實體書中油墨紙張與質感,在年輕人心目中仍然具魅力與迷思,在自由創作馳騁下,自發作中對書藉的典型與顛覆兩者不繼遊走,也是書展其中一個可觀的地方。


平等的交流平台


誠然,這種忠於自己的創作取向,當然最引人入勝的未必是成果本身,而是參與者在創作過程中的轉變,而那些轉變未必能在書展中展現。山地憶述她對近幾屆的年輕作家的觀察,其實他們往往面對信心低下的問題,或許是年輕人在習藝的過程中,時常受長輩批評。批判思考之於當代社會尤其重要,但一體兩面,過度及主觀的批評往往令人感到挫敗,因此,自發作的課堂中雖有導師,但實際上也是互相學習的過程,從來沒有上而下、惡意的批評,而是給予參與者喘息的空間重執自己。


《渡日》的重整


Ting Chan的《渡日》是今屆中其中一個無心插柳的例子,由原先只陪友人出席簡介會,最後獲得入選的機會,與他「早有準備」不無關係。翻開山地給我的新聞稿,作者介紹倒吸引了我,「生活過得並不愉快,但又未慘得可以放棄,懸在活著的線下搖晃不斷。」這是出於自嘲,還是現實寫照?Ting自言自己較為內向,沒有參加太多社交活動,然而一直都有將自己的生活逸事——「憂愁的日常和糾結的回憶」寫成文字,就算會發放到社交媒體裡去也只有自己能看到。因此,自發作其實提供了一次讓Ting 能集子成書的「東風」。Ting 對《渡日》的概念一直也很清晰,沒有多大的變動,由原先完成了差不多九成的文字內容,加上分成三部及縫紉的概念,在幾個月的創作期中,足有時間漫漫醞釀及發展書的設計模樣,嘗試及取捨不同的設計方法,最後創作成三本小書加上縫紉手作的設計,加插了如仿製折舊了的個人八達通等元素,成就了一本完成度高的手作書。


《Pigeon Sadness》的重新


Sadness Cup的《Pigeon Sadness》是一本走漫畫風的繪本故事,講述主角阿鴿、阿貓從對立的偶遇中尋找自我的故事,畫面以水彩與木顏色穿插想像與現實的世界。書名將「Summertime Sadness」中的Summertime 打了交差換成Pigeon,原來是Sadness Cup畢業歐遊時友人亨起Summertime Sadness這歌曲,因此換成了Pigeon 藉此提高繪本的玩味。這不為人知的處理,卻使繪本就如一面鏡子一樣,同樣反應作者的情況。曾修讀藝術的Sadness Cup憶起之前所患的抑鬱,差點令她無法完成畢業作品,最終都能捱過,卻萌生起重新起步的想法,放下過往不快的經歷。因此出發,《Pigeon Sadness》是一本輕鬆向的繪本,借鑒了作者自己畢業歐遊的經歷成為這本書的藍本。當初Sadness Cup 只想以抒情的遊記與帶點寫實的手法成書,結果在tutorials 後演化出漫畫的風格,敘事成份亦更加強,由原本只有白鴿,到後期加插了阿貓這角色,當中加入了作者一些內心的想法。在原來的遊記中加插了更多過往輔導的對話,使內容更加豐富之餘,也是一種打開心扉,建立自我內心對話的過程。


手作書是一種易於理解的表達媒體,當中不拘一格的形式與平等意識,有效地讓作者能直面自己,因它的欣賞門檻其實很廣,當中沒有權威,我們不需學富五車才能讀懂,年輕的作家們就以直率的創作態度來吸引讀者,當中可以是私密的,也可以具社會話題的,透過多向的發展來引起讀者的共鳴。在這水過鴨背的數碼年代中,或者實實在在的一本書,所留下的是心靈結晶,而不是data。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張煒森

從事藝術評論、創作及策展等工作。關注藝術空間、展覽與作品在詮釋上的關係,發掘當代藝術中的絮絮私語。專題文章見《香港藝術視覺年鑑2015》,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2016藝術新秀獎(藝術評論)」。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2024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詛咒

時評 | by Àlex Vicente(翻譯:印卡) | 2024-10-11

還有什麼能療癒你

影評 | by 鄧小樺 | 2024-10-10

不丹,並不簡單

影評 | by 穆純 | 2024-10-07

家訪

散文 | by 孫樂欣 | 2024-10-02

黑吧敬酒

書評 | by 惟得 | 2024-10-02

張愛玲金句,有時比周星馳更好笑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4-10-02

《只是影畫》的溝通與失效

影評 | by 搬金字塔的螞蟻 | 202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