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大埔故事》——〈吐露港〉 (節錄)

書序 | by  孔慧怡 | 2023-10-09

我一生前後差不多有二十年不是居住在大埔,但除了在香港大學和英國唸書的時期,可以說一直都靠近吐露港而居。


童年時的家在吐露港海岸邊,每天晚上可以看到漁民亮起大光燈,敲打漁船來吸引獵物。開始工作時選擇住在沙田,眼前的城門河其實就是吐露港填海剩下的水域,「河水」是鹹的。往後住在中大教職員宿舍,彷彿回到童年光景,不過距離遠了點,漁船變得罕有了。到了現在,吐露港像幅山水畫,漁船和大光燈早成了歷明日黃花 ,只是每年冬天在濃霧的晚上或清晨聽到巡邏船上傳來鳴號聲,提醒我們往昔的歷史:吐露港是個交通樞紐。


名從何來?


「吐露」,讓你想起晨光曦微時,霧氣在海面升起的美景,又是疊韻,是哪位高手起的好名字?沒有人提及。關於大埔的命名,倒流行一個以訛傳訛的解釋,說這兒以前猛獸多,因此途人「大步走過」,「大步」諧音演變為「大埔」。按清朝康熙年間的《新安縣誌》記載,縣內的墟市除了大步頭墟之外,還有下步墟,可見這個「步」字跟腳步沒有關係。


其實只要明白吐露港曾經是個交通樞紐,大埔的名字來源就很清楚了。遠在唐朝就已經有以「步」為名稱的地方:柳宗元的〈永州鐵爐步志〉就有解釋,說「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就是說「步」是停船上下客貨的地方。 老一代的廣東話,說抵達一個地方叫做「到埠(音步)」,我還記得外婆愛說「到埠就打個電話返嚟啦。」古代遠行依賴水路,「埠」是碼頭,又叫做「埠頭」,大埠就是這個水域的大碼頭。當年大埔的地理環境讓它成為交通樞紐,隨後更帶來墟市生意的商機,環顧整個吐露港,大埔最有商業地位,自然當得起大埠的名堂。「埠」和「埗」在古代是相通的字。


相對來說,吐露港的名字很有一點謎團的味道,跟周邊的地名判若雲泥。且不說俗得有趣的馬料(尿)水和馬屎洲,即使黃魚灘、三門仔和汀角也都是按著地理和生態環境起的名字,一聽就知道曾經與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吐露」這個名字太詩意了,讓我生出許多幻想。因為知道在清朝管轄這片水域的是大鵬灣守將,我給自己編了這麼個故事:不知哪一個年頭,清朝的大鵬灣守將是個文雅之士(這樣的人才在科舉年代並不罕見,很多武將都飽讀詩書),坐著戰船巡邏轄下的水域,看著晨霧從海面升起,詩興大發,就為大埔海取了「吐露」這個 美名。


可惜歷史不是說故事。為了真相,只好放棄美好的幻想;我唯一猜對的是戰船。饒玖才在《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新界》一書中,說到英國海軍曾經在1830 年代闖入中國水域,進行地理探測,當時負責這項任務的是「HMS Plover」,他音譯為「寶華號」。


從17世紀開始,英國海軍總共有過11艘名為「HMS Plover」的戰船,1830年代來港這艘是第三代,屬於雙桅船系列,1820 年在Portsmouth(樸茨茅夫)海軍船塢建造,1821年下水,這期的戰船很多艘都以雀鳥命名,Plover (鴴鳥)是其中之一。它最有名的兄弟船是「HMS Beagle」(獵狗號),也就是把達爾文載往Galapagos 群島的那艘船,他在那兒收集的標本造就了《天演論》。


據饒玖才說,這艘「鴴鳥號」來到大埔海,船長把這片水域命名為「Tolo Harbour」。這個說法可信,因為有旁證:大埔船灣淡水湖的英文名字是「Plover Cove Reservoir」,名字來自當年海岸綫上一個中文叫做船灣的小港灣「Plover Cove」;明顯地,HMS Plover 的船長把自己的船名用作小灣名,作為探測之旅的印記。因此,說同一個人在同一旅程把大埔海命名為「Tolo Harbour」,很合情理。


問題是,「Plover」的名字有來歷,那「Tolo」又從何而來呢?想知道的話,得查看英國海軍的歷史。從17世紀起,英國海軍以地中海艦隊為主力,東地中海艦隊的巡邏範圍直達巴勒斯坦,主要目標是保衛往東方的航道。但在1820 年代,這艦隊卻意外地捲入了一場海戰,原因是有名的希臘獨立戰爭。(記得英國詩人Byron拜倫支持希臘獨立的豪情嗎?)這場獨立戰打了超過十年,到了1827 年10 月,支持希臘行政自主的英、法、俄三國聯盟在希臘水域的Navarino 港灣陳兵,和奧圖曼帝國的艦隊對陣,據說原來誰也沒打算開戰,只是有一艘戰船無意中開了炮,雙方才打了起來,史稱「Navarino 之役」,頗有名堂,因為是以帆為動力的戰船作最後一場大戰。當時聯盟戰船只有30 艘,奧圖曼帝國則有上百艘戰船,可是設計和武器都屬於老式,結果大敗。但聯盟也有點灰頭灰臉,因為傳出消息,法國戰船竟然趁亂 向俄國戰船開火,以報拿破侖往日在俄國慘敗之仇。


希臘獨立戰爭始於1821 年,正是HMS Plover 新船下水的年份,一眾新式戰船自然都曾經參與東地中海艦隊的活動,那一代的海軍將領對Navarino 港灣相當熟悉。這個海域包含了很多小灣,其中之一稱為「Tolò」或「Tolon」,是個歷史悠久的漁港,荷馬的史詩就曾經提及它。這是個良好的避風港,希臘獨立戰爭之後,不少Crete(克里特島)居民逃難到這兒,捕魚為生。


像HMS Plover 那樣的雙桅船,後來經常被委派運送郵包,又或是做地理探測的工作。英國顯然在鴉片戰爭之前已經對香港有興趣,因此1830 年派Plover號到香港海域各處探測,而Plover的艦長看見大埔海一帶的風景,回憶起希臘Navarino海域的Tolò 灣,就把這個港灣叫做Tolo Harbour。


到了19世紀末,英國租借新界之後,Tolo Harbour成了正式的名字;至於中文的「吐露」,應該歸功於當時政府一位翻譯好手。


走私和偷渡


港英政府租借新界以前,吐露港的治安有不少問題,基本上是受廣東省南部匪幫橫行影響。在邊陲地區,海盜和山賊猖獗不是新鮮事,官府每每沒奈何。就像清朝初期,1647年,大鵬灣的南投縣丞城樓被賊人圍攻,結果失守。那可不是開玩笑的事:在海軍駐軍地區的地方政府核心大樓被賊人佔據了,而且九年也搶不回來,《新安縣誌》有清楚記載,由此可以想見整個大鵬灣地區的治安真的糟糕得很。


港英政府拓界以後,吐露港依然流行走私,很多鄉村甚至建造小酒廠來釀私酒,冒充中國品牌運到香港島售賣,收入豐厚。除了酒,私鹽和鴉片也是主要走私貨品。香港政府終於在1909 年成立緝私隊,走私客才沒有那麽猖狂。日本侵華之後,香港成了供應大後方的樞紐,特別是汽油和各種零件,都是以走私方式進入大陸,日本不斷要求英國大力禁止,英國雖然力圖避免和日本開戰,但港府堅持睜一眼閉一眼。


到了1942 年底,日本佔領了香港,能夠制止走私嗎?其實日治時期的吐露港情況極為混亂,既有不同的賊幫橫行,也有平民百姓為了生計而做「水客」,被不同的賊幫「抽水」;加上本地人協助中國文化人和英國義勇軍人員偷渡離境,這片海域真的很繁忙。據說當時情況那麽亂七八糟,連賊幫也看不過眼,其中一些受了義氣鼓動,決定要在吐露港維持一定程度的安全。(從集中營逃出來的英軍也見證了匪幫的義氣:他們拿著一張簡陋的地圖,日間躲藏,黑夜上路,希望走到廣東未淪陷的地區,中途遇上劫匪,要把他們僅有的物資搶去。但劫匪弄明白他們是英軍之後,不但物歸原主,而且一直護送他們到達惠州。)


1940年代的戰亂時期,有點「三不管」味道的吐露港曾經造就了不尋常的貿易:塔門這個小島繁榮了好幾年,除了商店林立之外,多的是賭場,所有日用品和食糧都從大埔墟進口,運輸的小帆船就停在元洲仔邊上。


歷史記載,那是吐露港走私和偷渡活動最厲害的年代,而走私重地是今天的大美督:水客在大埔墟買來火水、火柴和香煙等走私到大陸的貨品,徒步兩小時到大美督,從那兒坐船到大滘村(現在淹沒在淡水湖下),再走30分鐘的路到紅石門,然後坐船到遊擊隊控制下的小梅沙,再走路到平山把貨物賣掉;為了躲避日軍,總是在晚上開船。這樣的旅程來回需要三、四天。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港英政府面對人手問題,一時未能恢復正常運作,曾經邀請抗日遊擊隊幫忙維持治安,組成自衛隊,與英軍合作;直到1946年9月香港警隊恢復編制,遊擊隊才功成身退。港府的水警輪再次在吐露港一帶水域巡邏,可是走私的活動並沒有根絕,只是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傾向。比如1950年代韓戰的時候,中英兩國是敵方,英國對中國實行禁運,就有人組織從香港把槍械走私到中國。


到了大陸實行改革開放,香港的走私幫又興旺起來了,他們熱愛的還是吐露港。1990年代香港天天有名牌汽車被偷,據說偷車幫收了大陸訂單之後,才按單到街頭覓取獵物,然後從海路運到大陸。走私船叫做「大飛」,馬力比港府海事處的緝私船強多了,而且有些還配備「裝甲」,常讓緝私隊奈何不得。


在那匪幫和政府競技的年頭,Plover號又在吐露港出現了(這是第十一代的戰船)。1991 年3月一個晚上,香港水警在吐露港緝私,走私幫把鐵甲大飛直撞向水警輪,船上三名水警受傷,馬上向駐港的英軍求助。當時應召出動的正是和吐露港甚有淵源的HMS Plover,結果捕獲一個匪徒(另外兩人跳海逃走了),走私船上有好些電視機和一輛日本吉普車。這艘是最後一代的Plover號,駐港直到1997年,然後賣了給菲律賓海軍。


上面說到,日本佔領期間,中國文化人和英國義勇軍曾經從水路偷渡離港,那是少有的偷渡方向,一般總是從北往南,投奔香港。最高峰期是1960 至1970年代,即文化大革命那十年間,大陸偷渡到香港的人難以細數,除了攀山和冒險橫渡深圳河之外,還有不少人選擇海路,抱著殘破的汽車輪胎投身大海,溺斃的屍體隨水漂浮到吐露港。年復一年,大埔滘的水警碼頭默默見證了這些悲劇:負責巡邏的水警從海上撈起屍首後,會送往水警碼頭,再由警車轉送殮房。


說到偷渡和難民,不能不提歷史上品位最高的那一位:宋朝最後一位皇帝宋帝昺。大家熟悉九龍城宋王臺的故事,也許要問:小皇帝跟吐露港有何關係?原來吐露港可能是世界上唯一還在紀念宋帝昺的地方。


吐露港的漁民有蜑家和鶴佬之分,他們來自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語言習俗,而每年都舉行儀式紀念宋帝昺的是鶴佬氏族,原籍海豐和陸豐。據說宋帝昺兄弟被元軍追殺,在陸秀夫等人保護下南逃,在海面遇險,是鶴佬氏族的祖先及時救了他們。宋朝滅亡後,他們把宋帝昺供奉為氏族的保護神,每年端午的深夜,他們把神像放在龍舟上,在海面巡行,以作紀念 ——深夜才進行儀式,保持了皇帝逃難和偷渡的影子。


後來鶴佬氏族遷移到新界,落腳的地方就是吐露港的元洲仔,因此宋帝昺龍舟夜遊的傳統也就成了吐露港的傳統了。除此之外,他們也在元洲仔山腳下建成了大王爺廟,大王爺誕的時候在舊墟搭棚演神功戲,抬著神像遊行進大埔墟。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説好不丹故事

影評 | by 亞c | 2024-09-11

雨中的香港 見山還是山

散文 | by Sir. 春風燒 | 2024-09-06

路殺

散文 | by 曾友俞 | 2024-09-07

管他紅杏還是南北杏

散文 | by 惟得 | 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