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島來臨前,讓我們再理解自然——記「台北詩歌節」羅貴祥 X 劉克襄講座

報導 | by  沐羽 | 2018-10-19

在微風之中我來到了台北紀州庵文學森林,那是周末,十月六日,庭院綠意盎然。歷史悠久的紀州庵承載著台灣的跨文化意義,它於日治時期建立,本為料理店,國民黨政府接管後將其改造為宿舍,孕育了作家王文興的成長故事,臨近千禧年政府進行社區改造,將紀州庵漸漸變成今日我們所熟知的文藝空間。而那周末,又是一場跨文化活動的實踐:台北詩歌節舉辦的講座,「鄉土香港,記憶香港」由香港浸會大學教授羅貴祥及台灣自然書寫作家劉克襄對談,並由移居台灣的詩人廖偉棠主持,詩人陸穎魚口譯。那天,我尚不知道香港政府要投放一萬億建立一個人工島,否則我想這場討論應該更為火花四濺。


羅貴祥教授長久以來關注香港經驗,尤其是現代化及亞洲論述等,都有在浸會大學裡開課講授;劉克襄則常於香港踏青,對香港郊野極為熟悉,於是寫成《四分之三的香港》,指出香港除了城市化外,仍有四分之三的面積是郊野。這次講座在紀州庵裡舉辦別有風味——紀州庵作為鬧市裡一座森林般的庭院,其實與講者們提及的香港鄉土概念,有不少可比對之處。那就是,在香港裡,城市與鄉土並非對立的,而是彷彿混為一體。


本土與鄉土,遠在域外的附近

其實我們平常不會用鄉土這個概念去把握香港這個地方,羅貴祥首先提出他的觀點,首先是地理方面,香港的城鄉距離不過短短半小時到一小時車程,那與傳統意義上理解的「鄉下」其實存在很大差異。在鄉野裡抬頭一看,就看到遠處有城市了,在城市舉目看去,鄉土又近在眼前。在香港,這兩個概念是極其密切地連結在一起的。然而,為甚麼我們不覺得香港的鄉野在附近呢?這是羅貴祥在講座裡提出的主要問題意識。


他從東亞歷史建構開始講起,一個民族的誕生,其實離不開鄉土,「以魯迅的話來說,鄉土與懷鄉這兩個概念,其實都必然牽涉到懷念與改造。」羅貴祥說,當現代國家將鄉土改造了,將其工業化或城市化後,它就比較符合現代發展觀,而人們在這個過程中意識到自己的家園正在發展,從鄉土轉移到城市後,就覺得自己的民族進步了,已經從一組概念轉移到另一組新的概念上,那就是從傳統、宗族、封閉、落後轉移到自由、平等、改造、開放、包容。那是現代史上對於城市鄉土關係的理解。


然而香港卻走上了另一條現代化道路,羅貴祥說,香港是個植根於鋼筋水泥的城市,由殖民地時期開始,鄉土就不被用於民族論述上,因為香港人就是城市人。即使香港有自然書寫,它也不會成為「鄉土」——Native Place——的創作或論述,因為城市與鄉土的界線模糊得幾可不辨了,香港會講「本土」而不講鄉土。甚至,鄉土在五六十年代時的大陸難民潮時期被形塑成一種落後蠻荒的想像,「鄉下仔」等概念都在那時污名化嚴重,而香港就是現代化城市的代表,恰好與鄉土對立起來,只是這個鄉土是疆域以外的大陸。


時間來到70年代,鄉土被殖民地政府收編利用,殖民政府開始發展新界,而原居民、丁屋等概念開始發展起來,並根據男性勞動力的觀點,修訂了男性原居民有丁權的條例。這問題延綿至今仍未解決,新界大量土地仍被原居民佔有。那是香港鄉土問題的其中一個面向。羅貴祥用Developmentalism(發展主義)一詞去定義香港的發展思維,意思是,在西方世界以外的地域在進行現代化發展時碰上的問題,它涉及政治、經濟、地理等等方面的因素,而在香港裡不同的習俗與慣例使得城鄉之間彷彿兩個世界。香港的鄉土儘管就在新界,但與城市的距離,因政策的關係彷彿變得遙遠,那是概念上遠在域外的眼前。


寫作位置:孤島及其「他者」

羅貴祥發言後,劉克襄接過麥克風,說述他對於香港鄉土的印象。別出心裁地他以「周潤發」作為分享的開頭,他說,來香港行這麼多次山,最希望是某天可以在山上野生捕獲發哥。然而他仔細想來,發哥熱愛行山,以作為他親民形象的其中一部分,表現出香港的鄉土是個發哥建構形象時可以利用的資源,可以表現出他的生活價值觀及接地氣。而劉克襄也極其熱衷到香港行山,在《四分之三的香港》裡他以外來者的角度去觀看香港郊野,重新審視自己40年來在台灣進行的自然書寫工作。


隨後,劉克襄提到1970年代時,也斯與西西曾結伴到台灣環島旅行,看見台灣鄉土與當時的藝文活動,展出了好奇與仰慕。這在當時的政治環境及科技水平來說,的確是一場大旅行,是他們在「文青年代」的寫作啟蒙之旅,劉克襄這樣形容著,他們在環島時尋找了自己寫作的位置,以台灣這個他者來定位自己的寫作位置。而台港交流,劉克襄認為需要進入郊野,在多次來到香港後,他覺得香港是一座被海洋與森林所包圍的孤島,在這樣特異的環境裡,出現了許多奇特的作家,上述的也斯與西西就是其中最突出的兩位。


廖偉棠補充道,談及香港的自然書寫時,不得不說也斯的妻子吳煦斌,她的《牛》顯出了香港的自然氣息,更重要的是她顯出了港台交流的密切性,其一是她的書籍都在台灣出版,其二是劉克襄所沒提及的,1970年代也斯與西西的大旅行中,吳煦斌也有參與其中,在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中就有提及。在三位作家的這場大旅行,以及劉克襄頻繁來到香港的鄉土,顯出鄉土與港台交流的密切關係。


無可替代的香港自然書寫

在對談進行時,羅貴祥與劉克襄討論到鄉土概念在香港最近迎來了更多的關注,當然,講座進行時施政報告尚未出爐,也未有大嶼山填海計畫的任何徵兆,否則發展主義與踏青及建構的衝突可能會討論得更為深入。羅貴祥從「保衛菜園村」運動開始講起,指出反高鐵等運動讓香港年輕一代開始關注到香港鄉土與土地主權的重要性,而劉克襄更說,他甚至有前往參與重建菜園村的活動,與年輕人們一起種田,希望香港人更能關注到自然的重要性。


從台灣的視野看香港鄉土,或從香港角度看台灣鄉土,其實都能獲得不少參考之處,無論是雙方如何通過鄉土來建立自身的民族性,香港經過了忽視鄉土到重新發掘土地重要性的過程。台灣的話,蕭阿勤的《重構台灣》一書認為台灣現今的民族性為197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時期開始建立,都顯出民族與土地之間的關係。倘若回到劉克襄的談話脈絡上,那西西、也斯、吳煦斌前往台灣時,豈不就是台灣民族主義活動的起源時期嗎?羅貴祥更指出,香港與台灣就像一條島鏈,互有連結,不能失去彼此,我想這種想像更是當今亞洲研究的主要論述。


在結尾時,羅貴祥提及香港文學館出版的《自由如綠》,指出自然書寫最近在香港的發展,並說出他的觀察:假如在香港特定去寫一個鄉土環境,反而可能失真,但如果我們書寫時,順應香港本身的城市結構去寫,就會發現,郊野就在我們城市裡頭,那恰恰正是香港書寫的,無可替代的獨特之處。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沐羽

來自香港,落腳台北。著有短篇小說集《煙街》,獲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首獎(小說組)。散文入選《九歌111年散文選》。香港浸大創意寫作學士,台灣清大台灣文學碩士。一八四一出版社編輯。文章見網站:pagefung.com

3體同病相連雪豹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誰偷走了我的意象

小說 | by 陳芷盈 | 2024-04-24

【無形・◯】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散文 | by 王瀚樑 | 2024-04-24

【無形・◯】桃緣

詩歌 | by 羅貴祥 | 2024-04-22

【無形.同病相連】太空漫遊

詩歌 | by 陳康濤 |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