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2-20

苦難中的痛感覺醒:記「無遮之鬼,災難之書——社運後女性書寫」座談會

報導 | by 李紹基 | 2023-02-20

在早前舉行的台北國際書展,謝曉虹和鄧小樺就著「無遮之鬼,災難之書——社運後女性書寫」為題,抒發作為女性作家,在社運之後,如何以當中的觀察為書寫題目,並分享當中虛構與寫實間的平衡處理,並與本次講座主持、也是一位女性作家的楊佳嫻,從橫跨港台兩地的視野,帶出兩地作者在不同的處境中,文學觀點和處理上的差異性。 (閱讀更多)

【新書】《重回舊地》序——重回(不了)舊地

書序 | by 亞然 | 2023-04-26

亞然在新書《重回舊地》記下來的,除了是書裡面想要記住的內容,更多時候,記下了讀書時的心情起伏和時代背景,變成一種另類的日記。回看這些書稿,彷彿就是重讀那兩三年的日記,這些文字正正記錄了變化的前後,捕捉著城市隕落的一刻。 (閱讀更多)

香港歷史在電光幻影中——陳慧X陳滅X顏訥:「虛構的,微小的,歷史:從文學電影觀照香港」講座紀錄

報導 | by 飛 | 2023-02-16

電影,無疑是香港文化重要的一環;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記錄了無數歷史故事,亦與香港文學緊密扣連。在2023台北國際書展舉行的「虛構的,微小的,歷史:從文學電影觀照香港」講座,兩位書寫香港文化的作家陳慧和陳滅擔任講者,並由台灣作家顏訥主持,來談談文學、電影和歷史如何勾勒出香港獨特的輪廓。 (閱讀更多)

【懶人包整理】聊天機械人ChatGPT全球爆紅 AI寫作能否取代人類原創再掀熱議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2-16

自從OpenAI的聊天機械人ChatGPT橫空出世,短短兩個多月已吸引全球逾億人使用,不少用家亦嘗試利用AI系統寫詩寫小說、撰寫電影劇本與學術論文等,在社會掀起一片熱潮的同時,也令大眾再次關注AI寫作是否能夠取代人類的原創性,以至人工智能將為人類帶來怎樣的影響與衝擊。 (閱讀更多)

求同存異,兩地文學人為時代尋找新出路:記「融合理性與感性,交換美好與感傷——香港作品在台灣出版」座談會

報導 | by 李紹基 | 2023-02-15

近年有多本香港作品選擇在台灣出版,這個現象促進了兩地出版界之間的交流融合,同時造就了更多合作上的新契機。2023年台北國際書展的第一場主題廣場之講座,以「融合理性與感性,交換美好與感傷——香港作品在台灣出版」為題,邀得「春山出版社」總編輯莊瑞琳和「2046出版社」總編輯鄧小樺就著香港作品近年在台灣出版的觀察,交換了關於兩地出版業的不同想法與實況分析,並提出展望,同場還有台灣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委員會召集人、藝評人謝佩霓擔任主持人。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黛玉笑了〉:捻花而笑的林黛玉

其他 | by 余永曇 | 2025-07-03

編輯推介

Mackapär

小說 | by 徐竟勛 | 2025-07-12

離開拉斯維加斯

散文 | by ⿆卓穎 | 2025-07-12

慢慢游

散文 | by 小煬 | 2025-07-11

蛇美文蛇美人

散文 | by 惟得 | 2025-07-10

執拾遺傳症

小說 | by 彭慧瑜 | 2025-07-07

蘇苑姍詩三首

詩歌 | by 蘇苑姍 | 2025-07-04

散文 | by 俞宙 | 2025-07-04

一天

小說 | by Rudee | 2025-06-30

詩三首:〈石身〉、〈春天〉、〈無題〉

詩歌 | by 王兆基, 黎喜, 潘國亨 | 2025-06-28

唐格朗(Tangerang)女子

小說 | by 悇愉 | 202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