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 by 李薇婷 | 2020-03-04

從策劃的概念開始,《我香港,我街道》的作者群便有意從地區「發現」風景,書內共十六篇小說過半數提及香港的房屋,大量掌故、歷史、風俗的添加,小說的敘事雖然容易受到阻礙,但這種有意為之的資料的充實,卻使這些作品擁有強烈的建立民俗志的意味,將「發現」的風景進一步脈絡化與歷史化。 (閱讀更多)

五大接龍缺一不可 推理小說集《筷》港、台、日作品各顯神通

書評 | by 沐羽 | 2021-09-27

畫一條橫線做比例尺,假如最左方是日常用語,純文學就會拼命往右逃越遠越好,因為純文學就是要做語言實驗,就是要到達遠方,挑戰日常,這就是純文學的使命。但類型的挑戰並非跑得越遠越好,它們的比例是不一樣的,類型會在某個地方停下來,改頭換面,扭轉日常,刺激思考。恐怖小說突出日常的不可知,推理小說帶來細節觀察,愛情小說帶來日常不可能發生的愛情(當然可能只是我沒經歷過)。 (閱讀更多)

《別告訴她》:孝大於病的醜陋美德

影評 | by 紅眼 | 2021-09-27

肺炎圍城,政府無道,中國億元票房大片紛紛擱淺之際,正好換來一部關於中國的小品電影《別告訴她》(The Farewell)。世故之人總能體會,有些謊言是出於善意的,然而,有些善意,湊近看來像一塊裹屍布,包覆著虛偽、畏縮和野蠻的惡臭。紅眼這篇影評以此觀照今日嚴峻疫情,正好反映一個見微知著的中國社會生態。 (閱讀更多)

【時代抗疫】倒霉的愛滋病與得寵的武漢肺炎

時評 | by 梁偉怡 | 2021-09-27

「病毒面前人人平等」,但在人面前,病毒卻不平等。曾經參與預防愛滋病計劃的性教育工作者梁偉怡,將它與近期肆虐的武漢肺炎作比較。愛滋病毒天生倒霉,初登場時已處處被小心提防;武漢肺炎則得天獨厚,先有中國政府保佑俏俏出場,再有WHO和一眾著名醫學專家為它護駕,有此非凡待遇,一切皆因含著「金」鎖匙出世-它的防控與「錢」和其近親「政權」相關。 (閱讀更多)

如果美夢成真有多好?-談《首相失憶了》

影評 | by 鄧志堅 | 2020-05-15

提到政治電影,大多人都會聯想到嚴肅及沉悶,但《首相失憶了》這部政治喜劇(導演說是「狂想曲」),澳門「戀愛.電影館」特約影評人鄧志堅,認為跳脫傳統框框,以一波波笑料顛覆觀眾對政治電影想像,即使觀眾對日本政治不了解,亦能對電影產生共鳴,畢竟混蛋領袖在世上,比比皆是。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2025書展活動推薦 獨立出版另起爐灶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16

「詩同讀·風格」 海自暗光中顯現,幽禁於琥珀中的顏面 ——讀曹疏影〈fragile〉、〈淡金路〉

其他 | by 畢如意, 季展伊, 張雅婷, 現三, 不與易, 謝曉陽, 李曼旎, 歐陽咻, 嘻嘻, 意寒 | 2025-07-20

編輯推介

表達空白

散文 | by 釅釅 | 2025-07-25

粵劇音樂設計怎樣取得平衡

其他 | by 王勝泉 | 2025-07-27

放榜的那些事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