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映嵐專欄:火宅之人】土沉香港

專欄 | by 查映嵐 | 2021-12-28

查映嵐翻查「香港」這個名字的由來,覺得相比洋紫荊,沉香或許更能象徵香港,一點一滴的結痂,奮力掙扎,但求在世上遺留轟烈而蠻橫的香,任誰都不可或忘。 (閱讀更多)

【教育侏羅紀】鍵——寫給中大生物化學系

專欄 | by 熒惑 | 2021-12-21

中六畢業後去了布魯克林讀書,熒惑至今還記得中大教授那一通越洋電話把他從紐約一下子拉回來香港,分割出了平行宇宙這一邊的自己。大學和研究院的生涯提供了寫作的養分,而對生命科學及其本質的好奇,讓他直至今日仍然在書寫和出版。很多人奇怪為甚麼一個讀科學的人會寫文學,其實兩門學問本來就有相通的地方,都是為了追求真理和美學而存在。 (閱讀更多)

【佬訊專欄】講錢傷感情

專欄 | by 佬訊 | 2021-12-06

朋友之間,一牽涉金錢,就有機會有糾紛。佬編分享他的真人經歷,談與相熟朋友常見的錢銀糾紛。數還數,路還路,一切明碼實價,是對雙方的尊重。值不值得為了少少錢影響友情,諸君自己衡量。 (閱讀更多)

【何福仁專欄:時宜篇】眾聲複調的《論語》

專欄 | by 何福仁 | 2021-11-29

何福仁專欄「時宜篇」的收結篇,重讀《論語》,這位偉人的聲音其實很複雜,後人聽到的,只是他許多許多年前喟然而歎的迴響,而渾忘了我們看到水中孔子的倒映,似幻似真,亦幻亦真,那亦是今與古微妙的相遇。 (閱讀更多)

【鄧小樺專欄:閃爍其辭】願望的真實,完整的療癒——《淺田家!》的精巧

專欄 | by 鄧小樺 | 2021-11-22

看攝影師真人真事改編的《淺田家!》,鄧小樺入場前已猜到是溫情向小品,但原來比想像更精緻。「以攝影回應現實」的方式往往指放棄藝術取向,進入新聞寫實取向;電影卻超越了這個層次,由「家」切入,以溫情和殘酷反覆展現了「家」的意義。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樺加沙日記(擬淮遠三則)

散文 | by Greenly, 羊格, 麥景琪  | 2025-10-01

光之帝國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9-26

詩三首:〈念尼泊爾〉、〈失控練習〉 、〈臺北寫真〉

詩歌 | by 王培智, 俊奇, 徐竟勛 | 2025-09-26

靈感獵人

小說 | by 勞國安 | 2025-09-26

計劃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09-23

藍移吧!

小說 | by 黎喜 | 2025-09-19

當代的某些關係

小說 | by 苦橙蒿 | 2025-09-19

智慧腐蛀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