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丘:藏於香港的隱世美學空間

字在食 | by  張欣怡 | 2019-09-19

就像反送中運動前並沒有多少人知道催淚彈的處理方法,到達「土丘」之前,你很難想像在香港仍有一群人用最謙卑的態度跟這片土地相處。


坐上的士,上水火車站一帶的市井喧囂漸漸在車窗上滑走,約十五分鐘後下車。復又行走,穿過野草蔓生,蜘蛛結網。村間小徑自有其延伸的規律,在將要迷失之際,兩層高的白色村屋連帶地下的開放式廚房猝不及防地出現於眼前。


「參加瑜伽活動?」臉上沒有太多表情只有很多鬍子的高先生開了門,邁著修長的腿把參加者們引上樓。但土丘並非一家瑜伽中心。


聚土成丘 依時而作

「這裡不是餐廰,不是陶瓷木工教室,不是農莊,只是一個生活實踐空間。」土丘的專頁簡介上這樣寫著。數年前,原職電影劇照攝影師的高先生租下這座位於上水華山村七號的建築,開啟另一種人生。隨後土丘陸陸續續住下不同的人:既會做陶瓷也負責烹飪的細沈、精於木工的 Wanho、土生土長的馬屎埔村村民 Becky 等等。願意把日子耕植於此的眾人背景各異,彼此間沒有金錢或權力的關係,有的只是實踐出生活更多可能的信念。


土丘總是有最「接地氣」的活動,依時而作。譬如在雞屎藤抽芽之際,或是蘿蔔豐收之時,舉辦雞屎藤茶果或蘿蔔糕製作體驗。附近空地有棄木,就拾回來製成大大小小的木器。晴雨霜霧,決定著土丘的一呼一吸。


像蟲子一樣品味自然

處暑這天,土丘聯同瑜伽老師 Gaelle Lam 舉辦了瑜伽活動與素食晚宴,意在為最近抗爭路上走累的人提供喘息的空間。


十數塊瑜伽墊在頂樓整齊鋪開,如屋旁錯落有致的農田。緩緩吐納間,風夾帶草香吹過房頂木架,轉又向遠山的稜線撫去。在拜日式的拉伸跪拜間,彷彿能溢出油香的太陽滑進起伏的綠林裡。山的影子在不知不覺中被拉得像整個世界那麼大。暗色中,棚架上暖黃的燈泡像巨大的螢火蟲點亮夜晚。我們也如飛蟲般聚於光下。


土丘的餐食簡直可以用炫目來形容。從 finger food、前菜、主食到甜品,蔬果的味道與擺盤都一絲不苟。光是米飯就有三種:產自台灣的池上米、香港本土種植的仙苗米以及黃薑飯。大米先要浸泡二十四個小時略微發酵,再放入瓦煲內以柴火烹燒。製作當天木柴燒盡,土丘的廚師們分秒守住瓦斯爐調降火候,模擬柴火的燃燒過程。這種絕不符合效率與時間成本的烹飪方法,讓所有食客都嘗到一份對食物的尊重。餐桌兩側再無食物鏈頂端高高在上的人類,我們也許是飛舞的甲蟲或鳴叫的夏蟬,細細嚼食自然的產物,一點不剩。


「我們曾在抗爭現場派青瓜」

宴上的每道菜都能追溯來源:阿 Yan 的花茶、平叔的蘋果,還有 Becky 自家種的絲瓜⋯⋯「這是我家種的。」澄黃的光線勾勒出 Becky 滿足的神情,「不過下個月我們家就要被拆遷了」她慢慢低下頭,表情因照不到光線而變得黯淡。


如果你走在近年本土的抗爭現場,像是反新界東北發展或雨傘運動,或許會看見來自土丘的身影。事實上,早從政府肆意踐踏新界東北一帶的土地開始, Becky 等人的抗爭就不曾停歇。多年社運的經驗使他們深諳眼前社會的齷齪,「像是元朗警黑勾結,都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每場運動都是把毫不留情的犁,將深深處那些惡腐污泥一點一點翻至表面。


當抗爭的種子被撒下,自會生出不同型態。高先生說起反送中運動初期,第一次去現場派發物資,「挺搞笑的,帶了一箱本地種的青瓜」沒料到抗爭模式已從雨傘革命的長據佔領演變成現在 be water 式的流動,「有個收到青瓜的啊叔,惡狠狠地問我們這是要幹什麼。」革命在進化,土丘眾人也不止息地實踐更多種抗爭形式的可能。他們用每一個日常來作出詰問:自給自足、回歸土地的生活方式,可不可以是另一種對抗的姿態?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周處除三害》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4-05

堂郎

小說 | by 李俊豪 | 2024-04-05

一個清明,和無數個

散文 | by 王崢 | 2024-04-03

臺灣現代攝影之父張照堂離世 享壽81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4-03

以後

散文 | by 黃戈 | 2024-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