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告別過去的書法展 馮以力《關於書法的二三事》傳統中隱藏暗湧

專訪 | by  黃桂桂 | 2024-09-24

平時多舉辦當代藝術展覽的九龍灣藝術空間WURE AREA正在舉辦一個書法展,是藝術家馮以力的個展《關於書法的二三事》。展廳靜謐無聲,超過二十件書法作品在兩旁排開,緩步走進,像一條通往馮以力思考深處的隧道。




「這個展覽是一個告別,告別以往(理解書法)的方法。」馮以力說。


臨摹


整個展覽的起點是展廳中間的書法裝置〈這是我的靈魂,為你們寫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馮以力將書法經典王羲之的《蘭亭序》作另類「臨摹」——將書法的視覺部分完全去除,以超寫實文學方式,把《蘭亭序》中324字拆解,寫成超過24萬字的純文字指令(文本),指令完全不提本身的文字,而是從下筆角度、闊度、線條長度等「教」人臨摹出《蘭亭序》。當寫一個字的指令可以過千字,該文字本身已消融於其中,而冗長的指令亦顯得虛無且徒勞。甚麼是文字?甚麼是書法?


5072799193812734


馮以力寫了書法二十多年,中學時多臨摹古帖,那時的書法老師經常叫他寫傳統的直幅參加比賽,他也奪過幾個獎。馮以力難為情地擺擺手。直至大學時期,他第一次以藝術角度閱讀書法,反思甚麼是臨摹?甚麼是書法?他開始厭棄直幅,避而不寫,「當我想脫離舊有的一套,而又未建立到自己的風格的時候,是最尷尬的時候,橫看豎看都不滿意。」


8569259259159954


然而,是次《關於書法的二三事》展出的作品中,大部分是直幅。「直幅是整個展覽中最傳統的部分。」從以往「摒棄」直幅到今天「擁抱」直幅,馮以力經過一段長時間的思考與沉澱。


創新


大學首次以當代藝術的方式重新思考書法後,馮以力面對的第一個困境就是:如何創新?「從事傳統藝術的人往往都有一種不安,就是當外面的世界不斷變、不斷創新,你就會怕自己被left behind(落在後面),於是你也想求變。」在追求書法創新的過程中,馮以力有種渾身不對勁的感覺,好像背脊發癢,卻總搔不著癢處。當困惑醞釀到頂點,馮以力決定到中大藝術系唸藝術文學碩士。


20556604401363754


近年,馮以力覺得他解開「如何創新」這個問題了。「中國藝術、西方藝術也好,歸根究底只是一個名字,我們以系統化的方式將其分類作藝術的一個分支,但這不是它的本質。」美國藝術家Barnett Newman曾說過:「美學不關藝術家的事,就像鳥類學不關鳥類的事。」因此創新不是向外看有甚麼是前人未做過的,而是向內的自我搜尋。「書法本身並沒有要創造新東西,它是一種理想人格的達成,只要你達成了,其實有沒有人做過都不重要。」馮以力說,「所謂創新,其實首先是你是否相信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是甚麼使人獨一無二?我覺得是你對世界的看法。只要你不是拾人牙慧,那麼你創作的作品就是全新的、獨一無二的。」


形式


不再追求所謂的「創新」之後,回到書法本身,就得面對更根本的問題:甚麼是書法?


189510449423671


展廳門口兩旁掛著馮以力〈書法之形式即內容〉系列作品其中一對書法,「書法形式即內容」是書法其中一個派別,形式指筆墨、線條、構字等,過去大家看書法的「內容」均留意文字內容,而文字內容是文學的事,書法的內容應該要看它的形式。因此在〈書法之形式即內容〉系列作品中,馮以力以七種不同的書法風格書寫類似的文本內容,把文本的可讀性減至最低,當觀眾想透過文本了解書法作品的內容時,會發現根本無從入手,因為藝術家把這條路封掉了。


展覽最盡處有〈這不是書法——仿瑪格列特和西西(行草此非書法/此法非書)〉。藝術家以否定句去反思書法的定義。馮以力原本想寫更大幅的紙張,但在真正下筆前,信手拈來一張35.5x28.5cm的宣紙試試,起個草稿,沒想到效果奇佳,字與字之間中宮集中,每一筆的粗幼、彎曲、枝節都恰到好處;他再用大紙寫,中宮便散開了。「所以寫書法時,人可以控制的其實很少。」


暗湧


在〈書法之形式即內容〉系列作品對面是另一系列作品〈它是它不是甚麼〉。筆者剛開始時很認真閱讀各作品上的文本內容,「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書法是中華文化瑰寶⋯⋯」、「漢字和以漢字為載體的中國書法⋯⋯」馮以力抄錄了古今不同權威對書法的定義,不斷往內走,會發現其實每一件作品的內容大同小異,去到某個位置,筆者才被當頭棒喝:其實不斷閱讀作品中的文字是沒意思的。這11件作品似乎在告訴大家甚麼是畫法,可是越往文字裡鑽,最終只落得一個虛無,根本無法得知何謂書法。只有從文字中甩出身來,仔細觀看藝術家的用筆、構字、筆墨深淺,才能意會書法之境。


2589770882921758


馮以力指著其中兩件作品,一件是習近平對書法的定義:「書法是中華文化瑰寶﹐包含著很多精氣神的東西,一定要傳承和發揚好。」另一件是唐太宗李世民論書法:「書學小道,初非急務,時或留心,猶勝棄日。」兩位當權者一位說書法是「瑰寶」,一位說書法是「小道」,那麼書法究竟是重還是輕?這兩個定義相撞,又似乎互相抵銷,最後只餘下書法本身。


曾有朋友建議馮以力在展覽中加入錄像、影像,但他覺得這太「當代」了。「我想這個展覽以傳統的方式展出,不混合其他媒體,那麼觀眾才會以傳統的方法去觀看,不會把它當作當代藝術。」另一方面看,這個看似傳統的書法展覽,其實整個展覽、超過二十件書法作品就好像一組裝置藝術,探討「何謂書法」。


「我想這個展覽表面上看起來是個穩定的系統,但內裡其實隱藏暗湧。」馮以力說。


《關於書法的二三事》展覽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9月30日

時間:星期五至星期二(逢星期三、四及公眾假期休息)

地點:WURE AREA(九龍灣宏照道11號寶隆中心B座7樓707室)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破.地獄》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編輯推介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1

略談香港中文考試之存廢及其他

時評 | by 淺白 | 2025-01-21

樂諾的番茄炒蛋煲

小說 | by 梁曉聆  | 2025-01-18

悼邵家臻

詩歌 | by 李金鳳 | 2025-01-17

美國著名導演大衛連治逝世 享年78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6

獨力湊仔兩日談

散文 | by 曾繁裕 | 2025-01-16

東尼瀧谷——貪戀村上春樹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1-15

《爸爸》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2

【2024年香港書店面貌變化小匯總】

現象 | by 漫遊香港書店 | 2025-01-07

「作者」的復活

教育侏羅紀 | by 任弘毅 | 2025-01-07

詩三首:〈阿修羅時間〉、〈意義〉、〈瀉湖〉

詩歌 | by 王兆基,王崢,王培智 | 2025-01-05

【2024回顧】告別逝去的人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他們想,反正我不作惡都改變不了世界

影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