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已知・拋棄已知的多元劇場實驗———《害獸》

專訪 | by  Cliff Freya | 2024-04-24

生活在香港,時間寶貴,多數人傾向以既定印象認知事物,對大自然和動植物的認知亦然,一見到飛蛾入屋,你想起甚麼?想起是不是家中先人的魂魄回家?又或是,想起飛蛾天生喜歡撲火?


若果有以上聯想,那你可能需要進場看看由電影導演許雅舒(Rita)﹑編舞家黃碧琪﹑藝術家黃嘉瀛(KY)的最新創作《害獸》。


驟聽《害獸》一名,似指有害的禽獸,實是批判人類自以為是萬物之靈的想法,長久以來,以人類的利益為中心,肆意奪取大自然的資源。


從《千高原》到《害獸》


黃碧琪、Rita和KY各是獨當一面的藝術家,卻並非首次合作,三年前,她們曾於西九自由空間創作《千高原》,筆者也是觀眾之一,猶記得場內滿是裝置﹑道具散落各處,多重視點同時發生:主場館的錄音,有觀眾對鏡靜默﹑有人玩燈、有觀眾拿著手提電話一邊跑來跑去一邊錄影……是非常難忘的觀賞經驗。


《千高原》結束,Rita向兩位夥伴介紹台灣小說家張貴興著作《野豬渡河》,內容有關四十年代被日軍佔領的砂勞越,華人移民的生活,作品讓她們了解到馬來西亞人對大自然的崇敬,原住民和歷史之間的關係。這本小說,讓她們想起香港野豬的生存狀態,明明牠們很久以前就住在香港,少有野豬襲擊人類的新聞,同時,不斷因著基建工程而改變覓食路線,跟香港人共存。不過,獵殺野豬的政策卻屢屢出現。


人們對大自然的理解很淺薄

真菌和樹的溝通網絡有其智慧


在《害獸》的創作過程中,三位藝術家有各自發現,黃碧琪認為,人們對動植物淺薄的理解,導致很多人不懂生態系統的重要,她指出飛蛾播種的作用:「就如常常在香港看到的飛蛾,牠習慣晚上採花粉,會選淺色花朵採花粉,好喜歡採椰菜花。」


KY和Rita研讀《人類世》,逐漸了解到,當我們從反人類視覺中心看大自然,植物之間有些人類也比不上的智慧。Rita以真菌和樹為例,它們有個共同網絡,於是,真菌有向樹木發問的能力,又有五十個生字去通訊。


Rita笑說:「反而人類手上有很多溝通工具,但互相卻溝通不到,哈哈!」


《害獸》的創作者希望,人類能夠放下對大自然的既定印象,多點理解大自然。她們也身口一致,希望在黑盒劇場理解觀眾,黃碧琪、KY和Rita將在劇場飾演不同角色,與到場的觀眾一起創作。KY強調:「除了成年人,家長和學生也歡迎到場一起玩,在香港我們學到太多規訓,有個空間一起玩,一起unlearn(拋下舊習)也很重要。」


誠邀讀到這裡的你,五月初到葵青黑盒劇場,親身到場介入《害獸》,看到自身的無知,也試著理解大自然的無限。


演出名稱:《害獸》

日期:2024年5月9至12號

時間:晚上八點/下午三點

地點:葵青劇院黑盒劇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破.地獄》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編輯推介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1

略談香港中文考試之存廢及其他

時評 | by 淺白 | 2025-01-21

樂諾的番茄炒蛋煲

小說 | by 梁曉聆  | 2025-01-18

悼邵家臻

詩歌 | by 李金鳳 | 2025-01-17

美國著名導演大衛連治逝世 享年78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6

獨力湊仔兩日談

散文 | by 曾繁裕 | 2025-01-16

東尼瀧谷——貪戀村上春樹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1-15

《爸爸》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2

【2024年香港書店面貌變化小匯總】

現象 | by 漫遊香港書店 | 2025-01-07

「作者」的復活

教育侏羅紀 | by 任弘毅 | 2025-01-07

詩三首:〈阿修羅時間〉、〈意義〉、〈瀉湖〉

詩歌 | by 王兆基,王崢,王培智 | 2025-01-05

【2024回顧】告別逝去的人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他們想,反正我不作惡都改變不了世界

影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