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與物件——國際級視覺藝術戲劇《Ink》

藝評 | by  王木木 | 2023-12-07

名聞遐邇的編舞師迪米特里斯・帕派約安努(Dimitris Papaioannou)在香港舉行了一連三場的Ink表演。11月10日更設有影後座談會。這是帕派約安努十年來首從親自踏上舞台。他在座談會上笑言說這是一個高估了自己的抉擇。他因為2015年進行國際巡迴演出,很羨慕表演者可以與全球的觀眾交流,於是他也好想自己可以有這個機會,便踏上了舞台,創造了這個動人心弦的演出。



1. 物件的運用


這並不如一般看到的舞蹈表演,又或應把他歸類為劇場表演。因為舞蹈表演的主角在於人的舞蹈,但人的舞蹈只是這個表演的其中一個構成部分,整個舞台上各種物件以及人的互動是同等重要。 帕派約安努更說,這些元素和物件,甚至比舞蹈員擔任更重要一位。


台上有水、一名身穿黑色西裝的中年男子、一名年輕裸男、光的倒影、覆蓋地面的膠板、水管、布幕、玻璃球等等。帕派約安努全面地運用台上的每一樣物件,可說是「完全劇場」(Total theatre)的教科書示例。沒有一樣在台上的東西被遺下。在這齣劇,沒有文字或對白所構成的文本,每樣東西都是文本,亦構成文本。


物品構成聲音,亦是文本的一大部分。劇中設有背景音樂,但並不多。主要靠台上的物件自然而生的聲音,例如水從左至右打在幕布上,幕布與水的距離從遠到近,水的聲音由小變大,步步進逼,越為緊張。然後再重新開始,再放鬆,再緊張。又例如年輕裸男首次登場,台上多了一個人,編者沒有播放音樂以表現兩人之間繃緊的氣氛,他在膠片下爬動時膠片所生的聲音,已經足以表現其張力。後來,兩人分別嘗試以膠片控制對方,膠片在推撞中所發出的「法法法」的聲音,也能表現兩人爭奪權力的緊張。


此劇作將台上的人和物看為同等重要,體現了格拉漢姆・哈曼(Graham Harman)「物導向本體論」,亦稱為OOO理論(Object-Oriented Ontology)。理論解釋人也是物,與其他物沒有高低輕賤之分,全部物都為平等,因此人類的經驗並非絕對,萬物與世界的經驗是同等重要。



2. 物件對編者的意義


座談的時候帕派約安努言道,表演萌芽於疫情時期,封城的時候,表演年輕裸男的舒卡・康(Šuka Horn)與帕派約安努同住雅典,於是一同訓練。起初他們只是拿起不同的物件和元素,與它們互動、嬉戲,用身體探索它們。那時候他們還未知道究竟會構成一個怎樣的故事,只是單純地一起去感受,一同發掘故事。最後就成了Ink。


至於為甚麼要用物件,他說他對人類和物件的關係感到著迷。當人移動物件,當人因物件而受挑戰,例如爬樓梯、控制正飛行的物件,都很吸引他。於是在他的劇中,常常會出現不同的物件。


被問到為甚麼用水,他第一句就是斬釘截鐵地說因為我喜歡,這種藝術家可愛的固執惹得全場大笑。後來他有再解釋,水能連結人類的起源,生命先從水誕生,再進化到陸上動物,再進化至人類。因此,他用水細說人類的根。



3. 淺論Ink的內容


3.1 四階段的演變


雖然帕派約安努在座談時常常提到他在作品看到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觀眾自己的解讀。他說明藝術的其一功能是為了他自己,另一功能就是為了觸發觀眾內在的自我。儘管如此,他在座談中對作品分為四個階段的解讀,的確更有助理解作品。


「第一階段:捕獵與誘惑——穿黑恤衫男的潛意識裡出現了某些東西,需要追趕並勾引它,但穿黑恤衫男最後再次回歸孤寂;第二階段:中性的;第三階段:年輕的成了獵人;第四階段:獸與馴獸師,馴獸師相信自己擁有一嬰兒,最後把嬰兒殺掉。」帕派約安努在座談會上分析道。


3.2 權力關係的起伏


劇中對於權力關係的描繪最令我動容,黑黑恤衫男和年輕裸男的權力關係不斷改變和對調,往往其中一位會作為支配(dominant)者,另一位會作為臣服(submissive)者。


第一階段最令人深刻的莫過於年輕裸男從地底膠板潛入,年輕裸男就是潛意識裡的念頭,又或應解讀為本我,而念頭/本我被膠板壓抑,只能在潛意識裡流動,久久無法掙扎而出。經過良久,年輕裸男終於從膠板中攀出,黑恤衫男第一次與本我相遇,他好奇亦緊張。明明是屬於自己的一部分,卻非常陌生。因陌生感而造成不安、不適、焦慮,於是黑恤衫男與本我藉著膠板展開權力的爭鬥,各自也想取得控制。


整個劇中,只要黑恤衫男專心地做一樣事情,例如擺放水喉、播放留聲機時,年輕裸男並不會出現,只是黑恤衫男一個不留神,他才會突然冒出,更能印證年輕裸男是潛藏在潛意識中的想法。


他們偶有和諧的時候,但幾秒後,又落入一主一從的權力關係。在第四階段,馴獸師理所當然地屬於獸的支配者,當中馴獸師以水管纏繞並吊起獸,容易讓人聯想到BDSM中的日本繩縛(Shibari)文化。但權力關係瞬速出現對調。獸在稻草叢中走出,獲得自然的力量。


總體來說,帕派約安努的舞台與物件運用令人讚嘆,深深地感受到編者強烈的情感,能夠一覽大師級的劇作實為有幸。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王木木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最近嘗試以不同形式的創作,以正視自己為人的事實。但終未能減低抱歉之感,甚至愈發羞愧。

熱門文章

《破.地獄》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編輯推介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1

略談香港中文考試之存廢及其他

時評 | by 淺白 | 2025-01-21

樂諾的番茄炒蛋煲

小說 | by 梁曉聆  | 2025-01-18

悼邵家臻

詩歌 | by 李金鳳 | 2025-01-17

美國著名導演大衛連治逝世 享年78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6

獨力湊仔兩日談

散文 | by 曾繁裕 | 2025-01-16

東尼瀧谷——貪戀村上春樹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1-15

《爸爸》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2

【2024年香港書店面貌變化小匯總】

現象 | by 漫遊香港書店 | 2025-01-07

「作者」的復活

教育侏羅紀 | by 任弘毅 | 2025-01-07

詩三首:〈阿修羅時間〉、〈意義〉、〈瀉湖〉

詩歌 | by 王兆基,王崢,王培智 | 2025-01-05

【2024回顧】告別逝去的人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他們想,反正我不作惡都改變不了世界

影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4-12-31